目錄高中物理創意小實驗 108個趣味物理實驗 100個高中物理趣味實驗 物理小實驗100例簡單 物理評選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有以下8個:
實驗一:楊氏彈性模量的測量;
實驗二:物體轉動慣量的測定;
實驗三:惠斯通電橋;
實驗四: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五:牛頓環干涉現象的研究與測量;
實驗六:邁克爾遜干涉;羨判
實驗七:旋光儀原理及使用;
實驗八:不同電極的電流場描繪。
擴展資料:
物理實驗注意事項
(1)未進實驗室時,就應對本次實驗進行預習,掌握操作過程及原理,弄清所有儀器的性能。估計可能發生危險的實驗,在操作時注意防范。
(2)做實驗時,實驗設備和電路按要求連接好后,經檢查無梁皮誤,方可進行實驗。使用電器時要謹防觸電,不要用濕的手、物接觸電源。
(3)若發生觸電現象,首先切斷電源,采取必要的救護措施。
(4)燈火加熱時要注意安全。
(5)實驗完畢要細心洗手兄渣改。離開實驗室前,要認真檢查門窗和水電,一切無誤后方可離開實驗室。
參考資料:
-大學物理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亮頌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么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扎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毀者紅色吸管松開時,由于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后,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后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對氣球吹氣并且綁好
2、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來
4、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后,杯子內有什么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后,燭火就熄滅了。2.燭火熄滅后,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么,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并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由于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擴敬余鄭展資料: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參考資料::物理實驗教學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腔橋譽樓現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消源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伍段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一、比較法
將待測物理量與選做標準單位的物理量進行比較的方法叫比較法。如測量物體長度,用天平稱量質量,用電橋測電阻等。有時光有標準量具還不夠,還需要配置比較,使被測量量與標準量實現比較。如:測量金屬在某溫度下的比熱容。因為金屬的比熱容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可以找一個在該溫度下比熱容的金屬材料,用比較法測,把兩者做成形狀相同的樣品,加熱到一定溫度讓其自然冷卻,作降溫曲線(T-t曲線)由牛頓冷卻定律即可得解。比較法是物理實驗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實驗方法,也是實驗設計中設計對照實驗的基礎。
二、替代法
用已知的標準量去代替未知的待測量,以保持狀態和效果相同,從而推出待測量的方法叫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各部分電阻,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壓力等。
三、累積法
又稱疊加法。將微小量累積后測量求平均的方法,能減小相對誤差。實驗中也經常涉及這一方法。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需要測定單擺周期,用秒表測一次全振動的時間誤差很大,于是采用測定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從而求出單擺的周期T=t/n(n為全振動次數)。
四、控制法
在中學許多物理實驗中,往往存在著多種變化的因素,為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到導體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五、留跡法
有些物理現象瞬間即逝,如運動物體所處的位置、軌跡或圖像等,用留跡法記錄下來,以便從容地測量、比較和研究。如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驗證牛頓第不運動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實驗中,就是通過紙帶上打出的點記錄下小車(或重物)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對應的時刻,從而可從容計算小車在各個位置或時刻的速度并求出速度;對于簡諧運動,則是通過擺動的漏斗漏出的細沙落在勻速拉動的硬紙板上而記錄下各個時刻擺的位置,從而很方便地研究簡諧運動的圖像;利用閃光照相記錄自由落體運動的軌跡等實驗都采用了留跡法。
六、放大法
在現象、變化、待測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況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據實驗的性質和放大對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異。例如:在《測定金屬電阻輪森率》實驗中所使用的螺旋測微器:主尺上前進(或后退)0.5毫米,對應副尺上有5n個等分,實際上是對長度的機械放大;許多電表如電流表、電壓表是利用一根較長的指針把通電后線圈的偏轉角顯示出來。
七、補償法
補償法是找一種效應與之相抵消,從而對被測物理量進行測量的方法。由于被測量的作用在測量中被抵消,故表示標準量與被測量作用之差的儀表示數為0,所以又稱零示法。
八、轉換法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測量,或某些現象直接顯示有困難,可以采取把所要觀測的變量轉換成其它變量(力、熱、聲、光、電等物理量的相互轉換)進行間接觀察和測量,這就是轉換法。如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測定萬有引力恒量實驗》:其基本的思維方法便是等效轉換。卡文迪許扭秤發生扭轉后,引力對T形架的扭轉力矩與石英絲由于彈性形變產主的扭轉力矩這就是等效轉換,間接地達到了無法達到的目的。又如轉換法還應用于石英絲扭轉角度的測量、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上。轉換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方法,是對事物本質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產生的一種飛躍。
九、理想化法
影響物理現象的因素往往復雜多變,實驗中常可采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設一些理想條件的辦法,以突出現象的本質因素,便于深入研究,從而取得實際情況下合理的近似結果。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假設懸線不可伸長)懸點的摩擦和小球在擺動過程的空氣阻力不計,在電學實驗中把電壓表變成內阻是無窮大的理想電壓表,電流表變成內阻等于0的理想電流表等實驗都采用了理想化法。世桐渣
十、模型法
有時受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對某些物理現象進行直接實驗和測量,于是就人為地創造一定的模型,在模型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但要求模型和原型必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電場中等勢線的描繪》實驗中,因為對靜電場直接測量很“困難”,故采用易測量的電流場來模擬。又如在確定磁場中磁感線的分布,因為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我們就用鐵屑的分布來模擬磁感線的存在。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搜悄。以上僅是中學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有時在一個實驗中同時會用到多種方法。同時,具體用運中還會遇到實驗設計的方法、實驗結果的處理方法等,在此不再贅述。
一、車超重報警器
工作原理:
利用重力能使彈簧變型的原理,讓重力使彈性電鍵接通從而啟動報警器。
制作材料:
音樂集成電路一塊,滾棗導線若干,喇叭一只,電池若干,電鍵一只,硬紙板,小膠輪四只,膠水紙等。
制作方法:
1、 組裝好報警器;
2、制作好汽車模型;
3、把組裝好的報警器隱藏在汽車模型里;
4、用導線連接好報警器與電鍵即成。
二、自動給水器
一、工作原理
利用大氣壓自動控制出水量從而達到自動給水的目的。
二、制作方法
材料準備:
1000ml可樂瓶一個,礦泉水瓶一個,直徑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
組裝步驟:
1、在礦泉水瓶蓋處鉆2個直徑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長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為供水水管,分別插入,其中一條長的插至瓶底,另一條至瓶口。
3、把可樂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鉆一個直徑0.5厘米的孔。
4、給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
5、用鐵線把供水瓶和接水盆連接固定即成。
三、聲、光嬰兒報尿器
一、工作原理:
利用電子觸摸片的感應性能來控制音樂集成塊和指示燈,從而產生聲、光報尿的功效。
二、制作方法:
材料準備:
電池2對、音樂集辯山成塊、電子觸摸片、指示燈、電線若干、方形紙盒一個、模擬小尿片一塊等。
制作步驟:
1、制作一個電路。
2、制作一模擬小尿片。
3、把電子觸摸片放入模擬小尿片中。
四、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材料:
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制作步驟:
1、 對氣球吹氣并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五、瓶子癟了攜備中
材料:
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制作步驟: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并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工作原理:
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