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的來源和歷史?郭姓的起源始祖 (1)源自任姓。黃帝與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蒼林、禺陽。禺陽(也作禹陽,一說為黃帝之孫顓項之少子陽)也稱禺虢,受封于任,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lǐng),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為侯伯。郭來自虢,古代二字通用,郭姓出自古郭國。夏王御臣郭哀,夏王大臣郭支是歷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2)出自姬姓。那么,郭姓的來源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郭 這個姓氏的由來?郭姓起源參考之一 郭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姬仲被封在東虢(今河南滎陽東北)。公元前767年,鄭武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賞給他。這時南方的楚國正想向中原擴張勢力,就以周王無故滅虢為借口,興師問罪,一直打到京城洛邑附近。周平王很害怕,就把姬仲的后裔姬序找來,封在北虢(今陜西東南李家窯),以平息矛盾。公元前 655年,晉國借道虞國滅掉北虢。姬序的后人稱為虢氏。古時虢與郭二字通用,虢氏后來轉(zhuǎn)為郭氏。郭子儀,唐朝大將,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為平定“安史之亂”最主要將領(lǐng)。唐肅宗即位后,郭子儀任關(guān)內(nèi)河東副元帥,他聯(lián)合回紇兵馬收復長安、洛陽,因功升中書令,進封汾陽郡王。他一生為國家屢建戰(zhàn)功,唐德宗尊稱他為“尚父”。郭守敬,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shù)學家,順德邢臺(今屬河北)人。他與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了比過去準確的《授時歷》,施行達360年,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歷法。他擅長制造儀器,創(chuàng)造和改進了10多件觀測天象的儀器,并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土地測量工作,重新觀測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測定了黃赤交角,達到較高的精確度。 郭姓起源參考之二 郭氏是中國的大姓之一,在全國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擁有人中占漢族人口的1%以上。
這個十分有名的姓氏,是從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來的,追本溯源,也是最為光彩的黃帝姬姓后裔。關(guān)于郭姓的來源,唐人所著的《姓纂》一書很明白地記載說:“周文王季弟虢叔,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為氏。望出太原、華陰、馮翊。”另外,《公羊傳》也指出:“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
然而,《姓氏考略》一書卻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郭氏的歷史還要更早,同時指出他們是以郭字的字義為氏。該書是這樣說的:“夏有郭支,見抱樸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jīng),此郭氏之始。風俗通,氏于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這么說來,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而他們的得姓,是由于“氏天居者”,因為郭字原本是代表外城或四周及外部的意思,換言之,郭姓的始祖是由于居住于外城才會以郭為姓的。
以上兩種對于郭姓姓源的考證,都是言之成理,所以都被歷代的學者所同時采認,也就是說,大家一向認為郭姓至少有兩種源流,較早的一支由于“氏于居者”而得姓,出現(xiàn)于周初的一支,則分自姬姓后裔太原郡的虢叔西虢,改號為郭,支子以郭為氏的郭。后世的郭姓人,不管是系出那一支,都可以當“源遠流長”四個字而無愧。
頭一位在歷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是郭隗,他以讓燕昭王“筑臺而師之”,為燕國召來許多奇人異士,終于使得燕國富強的故事,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傳誦不絕。
郭姓的人口數(shù)量
當代郭姓的人口已達1382萬,是全國第十七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15%。
郭姓的起源始祖
(1)源自任姓。黃帝與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蒼林、禺陽。禺陽(也作禹陽,一說為黃帝之孫顓項之少子陽)也稱禺虢,受封于任,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lǐng),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為侯伯。郭來自虢,古代二字通用,郭姓出自古郭國。夏王御臣郭哀,夏王大臣郭支是歷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
(2)出自姬姓。源自軒轅黃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位封公爵,為西虢公。周平王東遷時,西虢東遷于今肆碰河南陜縣東南,改稱南虢,春秋時公元前655年滅于晉。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公元前687年為秦所滅。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東虢,也封公爵,為東虢公。公元前767年鄭國滅東虢,周平王東遷后,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北遷山西南的平陸,史稱北虢,公元前658年滅于晉。東、西虢盡滅后,另封虢叔之孫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陽曲,仍封公爵,號郭公。四個虢國和郭公之后均有郭姓,郭公之后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姬姓郭已有3000年的歷史。
(3)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屬于以居邑名稱為姓。
郭氏的由來和歷史主要如下:
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郭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
得姓始祖:
東周初年的虢序被尊為郭姓的得姓始祖。
在《百家姓》中的位置: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
源于地名:
郭姓部分源自地名,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郭,意為外城,是古代在城墻外加筑的一道城墻。居于外城的人遂以為郭氏。
此外,還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的,其后代多改姓為單姓郭氏。這類郭姓主要發(fā)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qū)。
綜上所述,郭氏是一個歷史悠久、來源多樣的姓氏,其由來和歷史涵蓋了多個方面。
郭氏的由來和歷史主要如下:
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郭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來源多元化。
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郭姓的主要起源包括姬姓和任姓,以及部分少數(shù)民族改姓郭。
得姓始祖為虢序:東周初年的虢序被尊為郭姓的得姓始祖。
在《百家姓》中的位置:在宋版《百家姓》中,郭姓位列第144位。
源于地名:部分郭姓源于地名,即古代城墻外的一道城墻稱為“郭”。居于外城的人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為單姓郭氏。這類郭姓主要發(fā)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qū)。
郭氏的歷史悠久,其族源和姓屬在部分支脈中已難以確切追溯,但郭姓作為一個重要的姓氏,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以上就是郭姓的來源和歷史的全部內(nèi)容,郭國因郭姓而得名,郭姓出自古郭國,位于今天的山東聊城西北一帶。夏朝的后御臣郭哀和夏王孔甲的大臣郭支是歷史上最早的郭姓名人。商朝時,郭國降為子爵,商王的大臣郭崇是杰出的代表。郭姓歷經(jīng)夏商周三朝,春秋時期公元前670年滅于曹,子孫因此以國為姓。任姓和郭姓至少有4000年歷史。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