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周報答案?跟你說說我的經驗吧高一下主要是力場吧,還算簡單,主要是弄清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各作用的物體上,要理解性記憶概念,最好根據圖形來記,反正我是這樣的,物理其實很簡單,你要仔細分析題目給出的條件,不要讓沒有作用的條件蒙蔽雙眼。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冷靜!不要急,那么,物理周報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語文你是基礎知識不夠好還是作文方面扣分多呢?從你的分數來看你語文還差一點點就可以達到標準,你想拿600分語文上120分就足夠了~
你數學考得挺好的,尖子生吧!可是同樣是理科的物理考得太差勁了,我跟你恰恰相反我數學才剛及格多一點,可物理我就挺好90多,我們可以互補!物理其實只要上課認真聽,把老師布置的功課做好,錯了的弄懂就可以拿高分,畢竟初中階段的還挺簡單!
化學才剛學怎么就不及格了呢??況且剛學這一單元十分基礎也十分簡單,是粗心還是真的不懂呢,不懂的問題一定要重視,畢竟這才剛開始,我想你也不想剛開始就結束吧!
加油(*^__^*) ~一起加油,為理想的高中奮斗!
——跟你同齡的人
吳健雄(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原籍江蘇省蘇州太倉,生于江蘇省上海縣(今上海市閔行區)。
[編輯] 生平簡介
曾先后就讀于蘇州太倉瀏河小學、明德學校、蘇州女子師范學校。1929年以蘇州女師第一名的成績獲準保送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按當時師范生保送上大學需先教書服務一年的規定,任教中國公學。1930年入中央大學數學系,一年后轉入物理系,師從近代物理學家施士元、光學家方光圻、天文學家張鈺哲、電磁學家倪尚達等教授;1934年畢業,先后在浙江大學、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年進入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師從勞倫斯,塞格瑞(E.Segre),奧本海默等教授,194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史密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44年起一直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從1973年起多次回國講學訪問,1982年在南京大學開辦系統講座,論述了β衰變、宇稱不守恒、穆斯堡爾效應等方面的課題。199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其論文演講集《半個世紀的科學生涯》。
..數學這個樣子是夠了(最好能一直維持下去。),數學這東西,我真的覺得不是勤奮就能學好的。有些人再怎么做題目,還是不會。當然,如果你成績本來就不錯的話,題海戰術是有用的。24題以前的題目一道都不能錯。填空選擇一道就是4分,錯兩道,就相當于一道大題目沒了。24一般是函數幾何什么的,25一般都是動點幾何。這兩道是大難關,多做題目,總結方法(例如,怎么添加輔助線。)還要掌握基本圖形。
如果24、25實在是做不出來,就回頭去檢查前面的,保證前面全對。這樣的話,即使最后兩道都沒做出來,還是能保證120+的分數。當然,我相信你不可能連一題、一小問也做不出來的。
【數學最重要的還是方法,輔助線、基本圖形什么的一定要掌握好。因為中考的時候,你不可能做到一樣的題目。所以,那時候就是看你的能力了!】
化學也還OK,化學最好能上58,因為第一個月學的東西不是很難。初三的化學,說真的,是真心的簡單,該背的背,成績好的話,就做實驗題、推斷題這種拉分題。
【我覺得化學沒什么好說的......真的....】
相比之下物理就差太多了...我比你大一屆,現在高一。我初二的時候物理很好,但是初三剛學壓強的時候退步的超級厲害(第一次測驗100分制才62...嚇死人……)。
看你的情況,首先應抓自己薄弱的學科,分清重點和非重點,你的英語好,就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英語上,現在主要抓數學,畢竟是大分值學科!
雖說快要中考,但不能太急,欲速則不達。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節奏也是至關重要的。晚上的話復習兩科應該是合理的。鑒于語數外為三大科,分配的時間應該是最多的。物理中的電學,占了物理的很大一部分(除了力學),應當給予重視。所以計劃可以這樣,每天早起被英語,單詞,詞組堅持不斷。周一晚上數學語文,周二回家后看英語,不用做題,背背就可以睡覺了,前提化學復習時專心。周三回家背化學方程式,典型例題。周四數學語文。周五物理化學。周六上午英語物理(僅電學),下午物理化學,晚上數學語文,周日上午數學英語,下午物理,晚上語文化學。這樣安排突出弱項,強化強項。一直到考前就要再調整成與考試安排一樣的計劃了。在期間一定要休息效率!!休息也是必須的。
以上就是物理周報答案的全部內容,1.覺得想學好初中物理,力學是關鍵。力學是學好經典物理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當然,也是拉高分數的必經之路。初中打好力學基礎,在高中肯定是有優勢的,不少高考壓軸題都是力學題。2.你覺得周報的題目難以理解,那么應該多問老師和同學,最重要的是要多看書,對教科書的理論要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