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嘉貴人?.那么,歷史上的嘉貴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珍妃 (1876-1900年)
清光緒帝妃。滿洲鑲紅旗人。他他拉氏。侍朗長敘女,1888年(光緒十四年)被選為珍妃。得光緒帝寵愛,進珍妃。旋因忤懊慈禧太后,降貴人,逾年仍封珍妃。其兄志銳,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為主戰派,弟志锜同維新派關系密切,“嘗偵宮中密事,輸告新黨”。珍妃傾向變法,支持光緒掌握政權,引起慈禧太后的忌恨。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逃離北京時,派太監崔玉貴將她推入井中溺死(珍妃井)。一位伺候過慈禧的何姓老宮女曾對這一事件做了如下回憶:
“逃跑是光緒二十六年,即庚子年的七月二十一日。頭一天的下午,老太后在樂壽堂屋里睡午覺。我和往常一樣,陪伴在寢宮里,背靠西墻,坐在磚地上,面對著門口。這是侍寢的規矩。突然,老太后坐起來了,撩開帳子。平常撩帳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嚇了我一跳。老太后匆匆洗完臉,一聲沒吩咐,竟自己走出了樂壽堂。我們跟隨老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間,老太后說:“你們不用伺候。”這是老太后午睡醒來的第一句話。我們眼看著老太后自個兒往北走,進了頤和軒。大約有半個多時辰,老太后從頤和軒出來,鐵青著臉皮,一句話也不說。我們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來的。晚上便有人偷偷地傳說,老太后賜死珍妃,讓人把珍妃推到井里了。我們更不能多說一句話。”
這位何姓宮女所講,與唐冠卿所講完全吻合。這位何姓宮女還說,民國初年,崔玉貴曾到她家串門,親口講了處死珍妃的經過,與唐冠卿所講也基本一樣。這表明唐冠卿所講的珍妃遇害的情節是真實的。
珍妃個人小檔案
姓氏:他他拉氏
出生:光緒二年(1876)二月初三日
屬相:鼠
父親:長敘
丈夫:光緒帝載湉
子女:無
入宮:光緒十五年(1889)正月二十五日
封嬪:光緒十五年(1889)十月初五日
封妃: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
降為貴人: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初一日二十九日
恢復妃號: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1895)
最得意:深受夫君寵愛
最失意:長期囚禁 未能幫助夫君匡扶朝綱
最痛心:被慈禧所害,屈死井中
最大遺憾:與夫君無真正的夫妻生活,無子女
卒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一日
享年:25歲
入葬:1913年12月13日
陵寢:崇陵妃園寢
謚號:恪順皇貴妃
你好!
嘉懿兩字,應該是取嘉言懿行之意,多為女子名字。
歷史上有名的女子不多,即便真有,估計也難找到史料證實。因為女子未出嫁前,閨名多半不顯,外人很難知曉,嫁人后又會冠上夫姓,閨名也只有家里人才知道。
只能說這個名字較為符合古代家族取名的方式,應該會有其人的。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為能夠在史籍中留下姓名的人都是社會頂尖人物,能夠進入記史者和編史者的視野,并且還必須有需要記錄、值得記錄的事情。廣大普通人是不會進入史籍的,只能理沒隨百草。也許史料中找不到名叫薛嘉懿的人,但不能因此就肯定歷史上沒有薛嘉懿這個人。
奉孝為曹操謀劃北征烏桓,回軍時在柳城過世,時年38歲。三國演義上郭嘉遺計定遼東并非史實,平定遼東的計謀是曹操自己想的,因為與奉孝曾用過的相似(估計是學奉孝的),所以羅貫中寫小說時把這筆功歸給了奉孝。
郭嘉
字 奉孝
個人資料
性別:男
生卒 170 — 207(38歲)
籍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
民族:漢族
官至:軍師祭酒 洧陽亭侯 司空(追) 謚曰貞侯
子女 郭奕
以上就是歷史上的嘉貴人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