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歷史? 那么,黃山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山原名黟山。唐天寶六載(747),唐玄宗根據軒轅黃帝在這里采藥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改其名為黃山。過去,由于關山阻隔道路不通,一座奇秀絕頂之山,養在深閨人未識。當它一露崢嶸,即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藝術大師、著名畫家劉海粟不顧年高體弱,93歲十上黃山。香港攝影家羅蘇民,不顧迢迢路遠旅途只辛,20次上黃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公元1616、1618年,在登山要冒生命危險的極端困難條件下上黃山,而且兩次都登上頂峰。嘆而贊之,昭示后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等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原名黟山。唐天寶六載(747),唐玄宗根據軒轅黃帝在這里采藥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改其名為黃山。過去,由于關山阻隔道路不通,一座奇秀絕頂之山,養在深閨人未識。當它一露崢嶸,即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藝術大師、著名畫家劉海粟不顧年高體弱,93歲十上黃山。香港攝影家羅蘇民,不顧迢迢路遠旅途只辛,20次上黃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公元1616、1618年,在登山要冒生命危險的極端困難條件下上黃山,而且兩次都登上頂峰。嘆而贊之,昭示后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等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原名黟山。唐天寶六載(747),唐玄宗根據軒轅黃帝在這里采藥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改其名為黃山。過去,由于關山阻隔道路不通,一座奇秀絕頂之山,養在深閨人未識。當它一露崢嶸,即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藝術大師、著名畫家劉海粟不顧年高體弱,93歲十上黃山。香港攝影家羅蘇民,不顧迢迢路遠旅途只辛,20次上黃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公元1616、1618年,在登山要冒生命危險的極端困難條件下上黃山,而且兩次都登上頂峰。嘆而贊之,昭示后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等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原名黟山。唐天寶六載(747),唐玄宗根據軒轅黃帝在這里采藥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改其名為黃山。過去,由于關山阻隔道路不通,一座奇秀絕頂之山,養在深閨人未識。當它一露崢嶸,即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藝術大師、著名畫家劉海粟不顧年高體弱,93歲十上黃山。香港攝影家羅蘇民,不顧迢迢路遠旅途只辛,20次上黃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公元1616、1618年,在登山要冒生命危險的極端困難條件下上黃山,而且兩次都登上頂峰。嘆而贊之,昭示后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等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圣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黃山生態保護完好,是中國的標志。
黃山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攝氏20度左右,它是一處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觀。尤以冬季景觀更為奇特。冬日黃山玉砌冰雕、銀妝素裹,不僅有冰掛、霧凇等奇景,更有云海、佛光等幻像。據資料記載,冬季是黃山云海生成最多的季節,有時茫茫云海,一連數日竟不消散。正因如此,國內外旅游者對黃山冬游的興趣頗濃,東南亞各國以及我國南方粵港澳同胞元旦、春節多有舉家來黃山過節的喜好。大年之夜瑞雪飄,整個風景區成了晶瑩世界,登高望去,銀崖冰峰脈脈,玉龍瑞黃山市具有優越自然條件,蘊孕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市自然分布著七百 多種樹木,加上引種培育的樹種,共有1000多種之多。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約有1000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香果樹,紅楠,花櫚木,紅椿;省定保護木種有金錢松,南方鐵杉,三尖杉,銀杏,掌楸,黃山木蘭,樟樹,天目木姜子、連香權、領春木、天女花、青錢杉和中華獼猴桃等15種;還有黃山松、華東黃杉、紅豆杉、光皮樺和青檀等樹種、都很名貴,屬于優良建筑用材的樹種,約有一百余種,主要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杉木多分布在休寧流口和溪口,松樹多分布于祁門、黟縣和黃山區,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寧、黃山區和祁門,其它雜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涼峰,以及祁門、黟縣、歙縣和黃山區。全市森林覆蓋率為73%,木材蓄積量為2400萬立方米,毛竹約5000萬根,年產茶葉2.5萬噸左右,是華東木材的重要產地和著名的茶葉產區。鱗瀟瀟,真是其樂無窮。
相傳,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最初見到黃山時,便被它秀麗的風景所傾倒。這兒的山峰很高很高,高出云頭,這兒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云象綢子一樣,繞著山峰飄來蕩去,恰是人間仙境。黃帝帶著術士容成子和仙人浮丘到這里游玩,他們感到這里有仙氣,是煉神丹妙藥的好地方,就住在山上煉起丹來。他們先在一座山上煉,后來又在溫泉附近的山澗里煉,他們在溪水里的一塊石頭上,煉呀,磨呀,研呀,竟把這塊石頭磨出了個洞,像一口小小的石上井。最后,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終于把神丹練出來了,據說煉出的神丹如果吃下去,人就可以長生不老。他們吞了仙丹后,果真長生不老,就像現在的軒轅峰、容成峰、浮丘峰,不都是永遠站在云端里嗎?上面還長著四季常青的不老松。當年煉丹的那座山峰,現在叫做煉丹峰,當年煉丹的那塊石頭上的小洞,現在叫丹井。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黃山82峰,崔嵬雄渾,峻峭秀麗,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最高峰峰蓮花峰,海拔1864m。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于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云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圣潔之美。
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云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云海,特別奇絕。漫天的云霧和層積云,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云海大觀。每當云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云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云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
黃山雄距于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于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后,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游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岳旅游風景區,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游人嘆為觀止。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山中奇峰匯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艷,煙云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巖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里匯聚,在這里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語)的崇高贊譽。
在黃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區不一樣,在氣候學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氣溫在22℃-10℃之間為春季和秋季,22℃以上為春季,低于10℃的為冬季。如果按這個標準,黃山的4-6月份為春季,7-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冬季較長)。
黃山不僅平均氣溫較低,而且由于黃山地勢高聳,其溫度又隨地勢升高而遞減。半山寺、云谷寺一線以下,四季還比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頂、玉屏樓、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余皆為冬季。黃山季節還比平原來得遲,“高處不勝寒”,黃山冬冷,歷時又長,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從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約推遲三天。溫泉區4月3日進入春天,而光明頂則要推遲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樂天在《游廬山大林寺》詩中寫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人描寫的就是山區與平原在季節上的差異。
現在由于地球的溫室效應,黃山冬季的時間有所減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時那般寒冷。
黃山四季皆勝景,黃山的景色不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時,都有不同,黃山的美,就是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中讓游人著迷,如果您想了解黃山的全貌,那么,就應該選擇一年的不同的季節,在這自然造化中去領略黃山,感受黃山。
黃山四季:
黃山春光
“山外春歸百卉闌,山中四月春初度。”黃山四月的平均氣溫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這時,山麓已經芳草萋萋,野花艷人,秧苗茁壯,桃花落盡,山腰卻澗草猶短,杜鵑始華,桃花初開。大約需要推遲一個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邐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獻麗,一片粉紅。那時,正像詩人王寅春游此峰時所吟誦的:“河風吹初服,正值桃花時,花開十萬樹,峰似絳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興。而在那時,黃山的高山峰頂,氣候尚寒,春意姍姍來遲,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氣息已經來到了游人中間。黃山春光是以嫵媚動人見長。全身著綠,青翠欲滴;萬花盛開,嬌艷無比;百鳥歡唱,悅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黃山的公路兩旁,田野里滿目金黃的油菜花,山嶺上點點的映山紅,讓游客還沒有到黃山,就已經陶醉于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游覽黃山最佳的季節之一。
旅游提示:
1、黃山現在從每年的3月16日開始進入春季旅游(在價格上與冬季旅游不同了,執行一年中的平季價)
2、春夏兩季黃山雨水較多,是觀賞瀑布溪流的好時節。
3、春游,還可以去黃山周邊的鄉野看看,會有另一種感覺
-------------------------
以上就是黃山歷史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