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歷史故事?那么,唐太宗的歷史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展開全部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十八歲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征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征還是扣住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說:“我聽說,把湖水弄干捉魚,雖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無魚可撈了;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會捉到野獸,但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強力壯、不到十八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后還從哪里征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又由誰來負擔呢?”良久,唐太宗說道:“我的過錯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書,免征不到十八歲的男子。
貞觀二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進入園子看糧食(損失情況),看到有蝗蟲(在禾苗上面),捉了幾只蝗蟲念念有詞道:“百姓把糧食當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這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過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靈的話,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將要吞下去。周圍的人忙勸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說道:“我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說完)馬上就把它吞了。
貞觀初年,唐太宗除了重用房玄齡、杜如晦等秦王府舊人,還先后起用王珪、魏征、戴冑等大臣。中年以后,又先后重用劉洎、馬周、岑文本等賢臣。 房玄齡房玄齡在隋朝做過縣尉,后被免職。唐太宗在渭北作戰的時候,見到房玄齡,一見如故,便讓他擔任秦王府記室參軍。每次戰爭結束,眾人競求金寶,房玄齡則忙于為李世民的幕府搜羅人才。同時結交謀臣勐將,使他們為李世民效力。唐太宗即位后,他被任命為中書令,后調任尚書左僕射。 房玄齡擔任宰相以后,參與典章制度的制定和政府機構的調整,并主持法律的修定。同時,他也非常重視各級官員的選任,不論貴賤只根據各人的能力、才識加以任用。有一次戶部尚書空缺,由于沒有合適的人選,他便自己兼管戶部。房玄齡盡心竭力,時刻關心政府的各項事務,唐太宗因而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左右手。 杜如晦杜如晦在隋朝時做過縣尉,唐初為秦王府兵曹參軍。房玄齡對李世民說,杜如晦有王佐之才,如果想要經營四方,非此人不可。于是李世民奏請高祖李淵,以杜如晦為秦王府屬僚。杜如晦經常跟隨李世民征戰,軍國之事,剖斷如流。唐太宗即位后,杜如晦先后任兵部尚書、檢校侍中、尚書右僕射。他和房玄齡一起,悉心竭力輔佐唐太宗,唐初的政府機構及典章文物多為二人所制定。他們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當時被稱為房、杜。
唐太宗很怕魏征,有一次,他捉了只小鳥玩,突然魏征來了,唐太宗怕魏征說他不務正業,馬上把小鳥藏在袖子里,然后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其實魏征早就看見那小鳥了,便故意羅里啰嗦地漫天漫地說了好長時間,然后才告別而去,等唐太宗把小鳥從袖子里拿出來時,小鳥早就窒息死了。 后來魏征死了,唐太宗很傷心,他說:“人以青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塊位明鏡啊!”
★唐太宗小故事:
1、唐太宗有一次在后花園賞玩一只鷂鷹,結果魏征到了,他十分害怕就把鷂鷹藏到懷里。魏征其實早已看到,但故意說了很長時間的問題,結果鷂鷹竟然憋死了。李世民很傷心,但他卻嘉獎了魏征,因為魏征是為了他和他的王朝所著想。
2、太宗有一匹他非常喜歡的馬死了,太宗便遷怒于養馬的人,欲殺之,長孫皇后便以古之晏子諫景公,景公納諫的故事,勸諫太祖,最后太祖終于赦免了養馬的宮人。
以上就是唐太宗的歷史故事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