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5、郭村有180棵桃樹,去年共收桃2700千克.平均每棵桃樹收多少千克桃?6、光明小學有1020人去自然博物館參觀,有780人步行,其余的人乘車,如果每輛車坐60人,那么,四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四年級數學應用題經典練習一(附答案)
1、四年級三班34個同學合影。定價是33元,給4張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張2.3元。全班每人要一張,一共需付多少錢?平均每張相片多少錢?
2、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駛580千米,用了6小時。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時行80千米。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多少千米?
3、小華家距學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學,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鐘80米的速度前進著,一抬頭看見路邊的鐘表發現要遲到,他馬上改用每分鐘150米的速度跑步前進,途中共用20分鐘,準時到達了學校。小明是在離學校多遠的地方開始跑步的?
4、84千克黃豆可榨12千克油,照這樣計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黃豆多少千克?
5、一根繩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長38.7米,第二、三段長 41.6米,第一、三段長39.7米.求三段繩子各長多少米?
6、三筐蘋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從第一筐取出18.6千克,從第二筐取出23.5千克,從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則三筐所剩的蘋果重量相同,原來三筐蘋果各有多少千克?
7、小明和小華都是早上7:30從家里出發去上學,小明每分鐘走120米,小華每分鐘走80米,小明到達學校5分鐘后發現忘了鋼筆,就回家拿鋼筆,7:55分和小華在路上相遇。
作為四年級數學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應用題,要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我在此整理了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目,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1
1.用一根150厘米長的繩長圍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是多少厘米?
2.等腰直角三角形兩條相鄰的邊分別是8米、5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3.用20分米和50分米的木條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
4.等腰三角形頂角度數是一個底角的一半,這個三角形頂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
5.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正方形的邊長是12厘米,等邊三角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6.幸福小區內建了一個正三角形的花壇,在花壇的每一邊都擺了15盆菊花(每個頂點都有一盆),一共擺了多少盆?
7.下圖中的a、b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下面四個三角形中底邊上的高,長度相等嗎?為什么?
8.一種果汁每瓶的容量是650毫升,一箱這樣的果汁一共重多少毫升?
9.孫軍把1升牛奶倒入2個相同的杯中,如果每個杯中的牛奶都是300毫升,那么牛奶瓶中還剩多少毫升牛奶?
10.一毫升水大約有5滴,全班50人,每人每天節約1滴水有多少毫升?
11.6月14日為“世界獻血日”。
唉我建議你別用答案啊 我的多但是沒答案1.學校買來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還剩下多少只?
2、學校買來3個籃球,共花了96元;又買來一個足球,花了40元。買一個籃球和一個足球需要多少元?兩種球的單價相差多少元?
3、王霞買來一本14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86頁。剩下的計劃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頁?
4、一把椅子的價錢是25元,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3倍。買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圖書角有58本故事書、34本科普讀物。要放在一個4層的書架上,平均每層要放多少本書?
6、李麗和王敏同時做紙鶴,李麗每小時做12只,王敏每小時做14只,做了3小時,兩個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紙鶴?
7、同學們參加爬山比賽,女同學分成了4組,每組有15人。參賽的男同學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爬山比賽?
8、王大伯進縣城賣了9只兔子,每只22元。還賣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賣了多少錢?(2)王大伯用賣兔子和羊的錢買了4瓶農藥,每瓶13元。王大伯還剩多少錢?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種瓶裝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條褲子28元。
(1)有1800個乒乓球,每6個裝一筒,每20筒裝一箱,這些乒乓球需要裝多少箱?(15箱)
(2)風扇廠某車間每天裝配電風扇125臺,多少天才能裝配完3500臺?(28臺)
(3)倉庫有汽水250箱,現在用車運走,如果每車最多裝30箱,能裝多少輛車?還剩多少箱?(8 10)
(4)小華身高132厘米,小英比小華高13厘米,兩人身高一共多少厘米?(277)
(5)光明小學四、五年級師生接受上山植樹任務,四年級去了38人,五年級去了26人,兩級共植樹640棵,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10)
(6)某糧倉運進大米320噸,相當于原來存糧數的4倍,原來存糧多少噸?(80)
(7)一塊正方形地周長是3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64)
(8)一個商店運進8箱運動衣,每箱50件,每件賣60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24000)
(9)育強小學有20個班,平均每班40人,他們共向窮困地區小學捐獻圖書3200本,平均每人捐圖書多少本?(4)
(10)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往丙地,每小時行35千米,行了3小時,離丙地還有86千米,乙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01)
(11)一輛汽車3小時行駛120千米,照這樣計算,要行駛480千米,需要幾小時?(12)
(12)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往丙地,每小時行60千米,要8小時到達,如果需要6小時到達丙地,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80)
(13)修路隊要修一條94千米的公路,修了5天后還剩69千米,修路隊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5)
(14)王力從家到學校要走1700米,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筆盒,這樣他從家到學校共走了多少米?(2500)
(15)某水果廠運來18筐蘋果和8筐雪梨,每筐蘋果重25千克,每筐雪梨重18千克,運來蘋果和雪梨共多少千克?(594)
(16)學校圖書室有故事書562本,比文藝書多208本,少兒科技書一本數正好是文藝書的2倍,學校圖書室共有科技書多少本?(708)
(17)一輛汽車,3 小時支貨物18噸,照這樣計算,這輛汽車從上午8時開始運貨,一直到下午5時,共運貨多少噸?(54)
(18)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進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時,離乙地還有128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492)
(19)第一車間原計劃用48小時生產2736個零件,實際每小時生產75個,比原計劃每小時多生產多少個?(18)
(20)一輛卡車用35千克汽油可以行駛175千米,照這樣計算,行駛700千米要用多少千克的汽油?(140)
(21)一輛小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時,離中點還有128千米,甲乙兩地總長多少千米?(984)
(22)人民劇院一樓有620個座位,二樓有座位22排,每排有40個座位,這個劇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1500)
(23)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4小時行了240千米,用同樣的速度,一共行了9小時到達乙,甲乙兩相距多少千米?(540)
(24)商店運進106筐雪梨,賣出2065千克后,還剩下47筐,平均每筐雪梨重多少千克?(35)
(25)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8千米,要用5小時,如果要在4小時內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60)
(26)食堂運來大米500千克,用了7天后還剩17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69)
(27)水果店運來2車蘋果共重3150千克,如果每車裝45筐,那么平均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35)
(28)給一塊48公頃的水田插秧,24天插完,按同樣的速度,給一塊14公頃的水田插秧,要用多少天?(7)
(29)商店運進雪梨350千克,賣出80千克后,剩下的正好是蘋果重量的3倍,蘋果有多少千克?(90)
(30)朝陽小學四年級的男生比女生多8人,已知男生有86人,四年級全級共有多少人?(164)
(31)一次捐款活動中,三年級學生共捐款924元,四年級有132人,平均每人捐款10元,三、四年級一共捐款多少元?(2244)
(32)豐華電風扇廠今年計劃生產風扇15000臺,已經生產了8480臺,余下的要40天完成,平均要生產多少臺風扇?1
【 #四年級#導語】數學教學中,把含有某些數學關系(例如:數量關系、幾何圖形的位置關系等)的實際問題用語言或文字敘述出來,這樣所形成的題目叫做應用題。以下是 無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1.四年級下冊應用題及答案 篇一
1、6個乒乓球裝一袋,每4袋裝一盒。600個乒乓球要裝多少盒?(你能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嗎?)2、灑水車的速度是每分鐘50米,灑水的寬度是6米,灑水車行駛32分鐘可以給多大的路面灑上水呢?
3、用一個杯子向空瓶中倒水,倒進三杯水,連瓶共重440克;倒進五杯水,連瓶共重500克,一杯水重多少克?
4、馬戲團小羊表演節目,6只小羊站成一排,每相鄰的兩只小羊相隔1米。小羊表演節目的隊伍有多長?
答案
1、方法一:600÷6÷4=25(盒);方法二:600÷(6×4)=25(盒)
答:600個乒乓球要裝25盒。
2、50×32×6=960(平方米)
答:灑水車行駛32分鐘可以給960平方米的路面灑上水。
3、(500-440)÷(5-3)=30(克)
答:一杯水重30克。
4、1×(6-1)=5(米)
答:小羊表演節目的隊伍有5米長。
2.四年級下冊應用題及答案 篇二
1、一輛貨車每次運貨5噸,16輛這樣的貨車運640噸貨物,一共要運多少次?2、每6個玩具小熊裝1盒,8盒裝1箱。
以上就是四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的全部內容,4、700÷(60+25)=8(套)……20(元)5.四年級下冊應用題及答案 篇五 1、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照這樣計算,一個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個月按30天計算。)2、學校開展花香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