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語文導學答案?6.用一句話概括上邊選文的內容。7.“杰姆從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東西,把它扔在桌上。”一句中,“一包東西”指什么?為什么把它“扔”在桌子上?8.“他兩眼盯著德拉,有一種她捉摸不透的表情,這使她大為驚慌。那么,九上語文導學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出師表原文及翻譯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 21:16出師表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里有你要的整本答案: https://www.kuaidu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2a81f1afe300d107bd4411fb52c0c401
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
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運用四個四字詞語,表現了聞一多先生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刻苦,鍥而不舍的治學精神。運用了比喻,寫出了聞一多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研究成果的來之不易。
晏子的本意是(指責)景公,說他(重鳥輕人) ,但是晏子卻以(譴責)燭鄒的姿態出現。這種以(委婉)語言進行諷刺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1. 9年級上冊語文名校課堂有關古詩中的習題與答案
1、《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夕。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云夢】本是二澤,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為夢,江北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稱云夢澤。
【撼】搖,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陽城下。【端居】指隱居,因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報國,感覺有愧,故曰“恥”【羨魚】《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后兩句皆暗喻想從政而無人援引。
5、《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以上就是九上語文導學答案的全部內容,1.概括短文的大意。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2.聞一多研究唐詩宋詞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