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杰的主要數學成就?朱世杰除繼承和發展了北方的數學成就之外,還吸收了當時南方的數學成就,比如各種日用、商用數學和口訣、歌訣等。朱世杰在經過長期游學、講學之后,全面繼承了前人數學成果,既吸收了北方的天元術,那么,朱世杰的主要數學成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應該是朱世杰吧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漢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杰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此外他還創造出“垛積法”,即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與“招差術”,即高次內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鑒》。
元代朱世杰受李冶《測圓海鏡》和楊輝著作的影響,著有《四元玉鑒》,他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即四元高次聯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歐洲到1775年法國人別朱才提出同樣的解法。
朱世杰還對各有限項級數求和問題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高次差的內插公式,歐洲到1670年英國人格里高利和1676年牛頓才提出內插法的一般公式。
朱世杰的《算學啟蒙》也是當時的一部啟蒙教科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直到當時數學比較高深的內容。
宋元算書中所記載的輝煌成就再次證明:直到明代中期之前,我國科學技術的許多方面,是處在遙遙領先地位的。
應該是朱世杰吧,和楊輝(南宋末)、秦九韶(南宋末)、李冶(元初)同為宋元時代的著名數學家
朱世杰(1249年---1314年) 元朝數學家。
對數學的主要貢獻是
1.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消未知數方法(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四元術”)、
2.高階等差數列求和方法(“垛積法”)、
3.高次內插法(“招差術”)。
朱世杰,生平不詳,字漢卿,號松庭,燕山(今北京)人,元朝杰出的數學家。他長期從事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主要著作有《四元玉鑒》和《算學啟蒙》。
13世紀末,中國為元朝所統一,遭到破壞的經濟和文化又很快繁榮起來。蒙古統治者為了興邦安國,開始尊重知識,大量選拔人才,把各科學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當時忽必烈網羅了一大批漢族知識分子組成智囊團,其中就有王恂、郭守敬、李治等人,這個智囊團中的人物,對數學和歷法都很精通。
這時的朱世杰也繼承了北方數學的主要成就——天元術,并將其由二元、三元推廣至四元方程組的解法。朱世杰除了接受北方的數學成就之外,他還吸收了南方的數學成就,尤其是各種日用算法、商用算術和通俗化的歌訣等等。
在元滅南宋以前,南北之間的交往,特別是學術上的交往幾乎是斷絕的。南方的數學家對北方的天元術毫無所知,而北方的數學家也很少受到南方的影響。朱世杰曾“周游四方”,經過20多年的游學、講學等活動,他終于在1299年和1303年,在揚州刊刻了他的兩部數學杰作——《算學啟蒙》和《四元玉鑒》。
《算學啟蒙》包括了從乘除法運算及其捷算法到開方、天元術、方程術等當時數學各方面的內容,由淺入深,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體系。
朱世杰,字漢卿,號松庭。燕山(今北京附近)人,生卒年不詳,中國元代著名數學家。
中國在兩漢時期就能解一次方程,古時候稱為“方程術”。到了宋元時期又出現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天元術。那么,當未知數不止一個的時候,如何列出高次聯立方程組求解呢?有這樣一道古代數學題:“直田積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長闊共六十步,問闊及長各幾步?答曰:闊二十四步,長三十六步”。這就是說,長方形田地的面積等于八六四平方步,長與寬的和是六十步,長與寬各多少步?此題列成方程式即是:xy=864,x+y=60,其中x、y分別表示田的長和寬,這是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問題,此題選自我國南宋數學家楊輝所著《田畝比類乘除算法》一書。這說明,我國宋代數學家就已結合生產實踐對多元高次方程組有了研究。那么,有沒有三元三次方程組,四元四次方程組呢?當然有。早在宋、元時期,我國數學家就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元代數學家朱世杰,在與他同時代的數學家秦九韶、李治所創立的一元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和天元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四元術”,創造了用消元法解二、三、四元高次方程組的方法。
朱世杰這一重大發明,都記錄在他的杰作《四元玉鑒》一書中。
所謂四元術,就是用天元(x)、地元(y)、人元(z)、物元(u)等四元表示四元高次方程組。
以上就是朱世杰的主要數學成就的全部內容,朱世杰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消未知數方法,稱為四元消法.這種方法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直到18世紀,法國數學家貝祖(Bezout)提出一般的高次方程組解法,才超過朱世杰。除了四元術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