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歷史?蘭州大學創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1952年,蘭州大學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1954年開始研究生教育。2001年,那么,蘭州大學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蘭州大學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889年之“學吏局”。然而1909年成立之“甘肅法政學堂”開始按照現代大學模式設置系科,故被認為蘭州大學建校之始。
1909年,“甘肅法政學堂”成立。
1913年,革命之后,學校改名“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校長蔡大愚。
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
1931年2月,時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國各地除廣東中山大學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蘭州大學遂更名甘肅大學。
1931年5月,更名為“省立甘肅學院”。
1944年3月,改為國立。
1946年,在原基礎上成立“國立蘭州大學”,由教育部委任辛樹幟籌辦,并為校長。上任之前,辛校長先赴全國四處網羅人才、圖書、設備,奠定了今日蘭州大學系科基礎。其所募圖書,數量超過當時甘肅圖書館,歷史學家顧頡剛贊譽:“卓然西北巨藏矣”。
1949年,蘭州解放。辛樹幟校長率蘭州大學迎接解放,蘭州大學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國各地學校一律丟掉居首的“國立”、“省立”等字樣,國立蘭州大學更為蘭州大學,沿用至今。
1952年,院系調整中,蘭州大學俄文、英文、少數民族語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藝術學院文學系并入。被確立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歷史學算是蘭大文科的王牌專業,師資力量比較雄厚,但在歷史這個就業難的大背景下,蘭大歷史的就業情況只能算一般。更多師兄師姐選擇讀研深造,而就業的方向則在各行各業都有。總的來說,蘭大的歷史還是值得就讀的。
歷史學屬于蘭州大學文科的領先專業,我院的老師與教授都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名聲,但這幾年因為地區劣勢與學校領導層的換血,師資外流情況比較嚴重。專業來說男女比例還是比較失衡的,男生數量雖每年逐漸增加,但總體來說還是較少。專業主要以升學為主,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讀研深造,有個別同學會選擇就業,其中以博物館專業數量較多。
蘭州大學創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
1952年,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蘭州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1985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蘭大成為全國首批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高校。1996年,首批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成為國家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高校。
2000年6月,教育部批準蘭州大學試辦研究生院。 2001年,進入“985工程”建設行列,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省部重點共建協議,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支持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高校之一。2002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并入蘭州大學。
擴展資料
蘭州大學意義
110年前,在甘肅蘭州一個叫府侯街的地方,蘭州大學的前身“甘肅法政學堂”成立,中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高等學校就此誕生。從那一刻起,這所學校與時代相連、與家國共進,開啟了她篳路藍縷、歷久彌新的奮進之路。
國家教學名師錢伯初教授孜孜以求、傳道授業,80余歲依然躬耕講臺;鄭國锠院士與師生們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為中國植物細胞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馬背上的科學家”杜國禎教授40多年奉獻藏區草原,成為牧民眼中“草原上最美麗的格桑花”;校友劉銘庭研究員將畢生心血傾注沙漠治理和紅柳繁育,被國內外尊稱為“劉紅柳”。
蘭州大學歷史
蘭州大學位于歷史名城蘭州,是西北地區最早的高等學府。
清末,甘陜總督左宗棠在蘭州萃英門設立甘肅貢院舉辦鄉試。
1909年甘肅貢院更名為甘肅法政學堂,這就是蘭州大學的前身。
1929年2月,鄧春膏應甘肅省 *** 之請擔任蘭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教務長,7月又改任校長。
1930年蘭州中山大學改名為甘肅大學,1931年又改為省立甘肅學院,鄧春膏一直擔任校長、院長至1936年5月。
1946年,教育部委派辛樹幟在甘肅學院的基礎上籌建國立蘭州大學,并擔任該校第一任校長
20世紀50年代初,中央 *** 做出了開發大西北的決定,隨即把蘭州大學確定為布局在祖國西北地區的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蘭州大學是“蘭州形象”的最好代表。
2003年蘭州大學國際論文被引排名全國高校第13位。
蘭州大學學科實力雄厚,涵蓋理學、工學、農學、文學、歷史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
現有23個學院,64個本科專業,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地理學、歷史學6個國家級和大氣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2個省部級基礎理論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蘭州大學校園面積近3000畝,有盤旋路校區、榆中校區等8個校區,有蘭州大學4所直屬醫院。
學校創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新中國成立后,蘭州大學迅速發展壯大,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一所大學。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科教興國”
“人才強國”戰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歷史機遇,全面提高辦學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后并入和回歸蘭州大學,學校迎來了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
2017年,蘭州大學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A類),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4個一流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擴展資料
蘭州大學原校長辛樹幟曾說:“西北諸省為我國古文化發祥之地,亦今后新國運發揚之所,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設蘭州大學,意義蓋極深遠。”因此,創建蘭州大學“足以永奠建設西北抑開發西北的始基”,這是蘭州大學與生俱來的責任和使命;
而這也正是蘭州大學始終能夠扎根西部、克服各種困難,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精神動力和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蘭州大學歷史的全部內容,歷史學屬于蘭州大學文科的領先專業,我院的老師與教授都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名聲,但這幾年因為地區劣勢與學校領導層的換血,師資外流情況比較嚴重。專業來說男女比例還是比較失衡的,男生數量雖每年逐漸增加,但總體來說還是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