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必背公式?數學公式初中必背公式是如下:一、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2(a+b)=(a+b)×2 二、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4a 三、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πd=圓周率×半徑×2=2πr 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五、那么,初中數學必背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學公式初中必背公式是如下:
一、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2(a+b)=(a+b)×2
二、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4a
三、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πd=圓周率×半徑×2=2πr
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五、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2
六、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八、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九、直徑=半徑×2d=2r
十、半徑=直徑÷2r=d÷2
十一、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十二、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十三、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十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十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十六、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十七、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十八、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c
十九、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二十、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
初中生學習數學一定要注意公式的背誦,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初中數學全部公式大全,僅供大家參考。
常用數學公式
1、乘法與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 -|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4、根與系數的關系 X1+X2=-b/a X1*X2=c/a 注:韋達定理判別式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b2-4ac〈0 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5、三角函數公式兩角和公式
6、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7、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8、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9、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10、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數學重點公式
11、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12、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13、cos(A/2)=√((1+cosA)/2) cos(A/2)=-√((1+cosA)/2)
14、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15、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16、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17、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18、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19、+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20、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初中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17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 初中數學 全部公式大全,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數學公式和知識點,幫助你在學習數學時更加方便和高效:
1. 平面幾何公式:
- 面積公式:矩形面積(長×寬)、三角形面積(底×高÷2)
- 周長公式:正方形周長(4×邊長)、長方形周長(2×長+2×寬)
- 圓的面積公式:π × 半徑2
2. 代數學公式:
-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 ± √(b2-4ac)) / 2a
- 因式分解公式:a2-b2 = (a+b)(a-b)
- 勾股定理:c2 = a2+b2 (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于兩直角邊平方和)
3. 百分數與比例:
- 百分數轉換為小數和分數:百分數÷100
- 比例:a:b = c:d 表示 ad = bc
4. 變量和代數式:
- 變量:用字母表示一個未知量
- 代數式:由變量、數字和運算符組成的式子
5. 數據與統計:
- 平均數:一組數據的和除以數據的個數
- 中位數: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列后的中間值
- 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值
1.面積公式
長方形面積=長×寬 ,S=ab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S=a2
三角形面積=底×高÷2
2.一次函數公式
一次函數為直線,表達式有以下幾種
點斜式:y-b=k(x-a);已知斜率k以及過點(a,b)
兩點式:(y-b)/(x-a)=(b-d)/(a-c
3.二次函數公式
二次函數為拋物線,表達式有以下三種。
一般式:y=ax2+bx+c;(a≠0)
頂點式:y=a(x-h)2+k; [a≠0定點(h,k)]
4.三角函數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學習細則
數學概念是初中數學的基石,是數學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載體。很多學生遇到的數學解題困難,追溯根源,往往發現是由于他們在某個數學概念處產生了問題,致使解題受阻。
概念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于感性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體的感性認識。
初中數學背熟48個公式介紹如下:
一、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二、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四、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五、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七、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八、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九、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十、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十一、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公式S=a×h÷2
十二、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公式S=a×a
十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公式S=a×b
十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S=a×h
十五、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十六、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十七、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公式:V=abh
十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公式:V=abh
十九、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公式:V=aaa
二十、圓的周長=直徑×π公式:L=πd=2πr
二十一、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公式:S=πr2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必背公式的全部內容,十七、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公式:V=abh 十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公式:V=abh 十九、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公式:V=aaa 二十、圓的周長=直徑×π公式:L=πd=2πr 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