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半衰期公式?一級反應半衰期t = ln2/k,其中k是反應速率常數。二級反應半衰期 t = 1/[k(A0)]。在物理學中,尤其是高中物理,半衰期并不能指少數原子,它的定義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那么,高中物理半衰期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N=No*(1/2)^(t/T) 其中:No是臘世指初始時刻(t=0)時的原子核數 t為衰乎神變時間,T為半衰期,N是衰變后留下的原子核數。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長短差別很大,短的遠小于一秒,長的可達輪頃肢數百億年。
m=M(1/2)^(t/T)(其中M為反應前原子核質量,m為反應后原子核質量,t為反應時間,T為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叫半衰期(Half-life)。隨著放射的不斷進行,放射強度將按指數曲線下降,放射性強度達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叫做同位素的半衰期。
原子核哪歷的衰變規律是: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時刻(t=0)時的原子核數 t為衰變時間,T為半衰期,N是衰變后留下的原子核數。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長短差別很大,短的遠小于一秒,長的可達數百億年。
擴展資料:
衰變: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種粒子而變為新核的現象.原子核是一個量子體系,核衰變是原子核自發產生的變化,它是一個量子躍遷過程,它服從量子統計規律.對任何一個放射攔緩激性核素,它發簡襪生衰變的精確時刻是不能預知的,但作為一個整體,衰變的規律十分明確。
若在dt時間間隔內發生核衰變的數目為dN,它必定正比于當時存在的原子核數目N,顯然也正比于時間間隔dt .衰變不受任何條件的影響,是物質特有的性質。
衰變有3種:α衰變、β衰變、γ衰變
參考資料來源:——半衰期
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半衰期是指在大量某元素的原子經過一定時間后,只剩下其原原子數的一半(理論上)那個時間就是它的半衰期。但是每次半衰期后就要重新記時了。也就是說第一次減一半,第二次又是一半,只不過是后來的一半,不是原來的一半也就是說是原來的1/4。
理論上過了五天后還剩70.7%沒有衰變。從上面所說的半衰期的定義來看:每個原則并不是到了半衰期才衰變的它隨時可能衰變,但半衰期公式是n=n·(1/2)^x,所以還剩70.7%是理論值,極端的說已經全部衰變了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就每個原子來說它隨時可能衰變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半衰期 英文名稱:half-life;radioactive half-life 定義1:放射性原團卜子核數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統計塌困穗期望時間。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會隨外部因素而改變。 應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核電(二級學科) 定尺喚義2:放射源的強度衰減到它的原來數值的一半所用的時間。 應用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試驗機(二級學科);無損檢測儀器-射線探傷機(三級學科)
半衰期計算公鏈滑式:m=m`(1/2)^(t/τ);m為剩余質量;棚哪臘mO為原有質量;t為衰變時間;τ為緩輪半衰期。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半衰期公式的全部內容,半衰期的計算公式是m=M(1/2)^(t/T)。其中M為反應前原子核質量,m為反應后原子核質量,t為反應時間,T為半衰期。在物理學上,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穩定,每顆原子發生衰變的機會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