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物理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初二物理課本電子版人教版

  • 物理
  • 2023-11-28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1、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2、那么,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二物理教材

學習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勤奮刻苦是前提,學習方法是關鍵,心理素質是保證。我整理了關于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人教版1-2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6、特殊方法測量

(1)累積法

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簡單的運動

1、機械運動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2、參照物

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1) 參照物并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

(2) 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對靜止

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4、勻速直線運動

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單位

國際單位 :m/s 常用單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叫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7、測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測理: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計時器)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人教版3-4

三、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噪聲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四、熱現象

1、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4、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構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體溫計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35—42℃ 0.1℃ ① 離開人體讀數

② 用前需甩

實驗溫度計 無 —20—100℃ 1℃ 不能離開被測物讀數,也不能甩

寒暑表 無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6、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迷熔點相同

7、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8、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9、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10、升化和凝化現象

(1)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 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

11、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物理物態變化思維導圖

初二上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部分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 聲的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 真空不能傳聲.

3.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聲納)

4.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 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 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 聲音等級的劃分

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 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10.聲的利用:(1)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如B超、聲納、雷達等)(2)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潔牙、超聲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 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8、理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

9、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 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后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 凸透鏡成像規律

①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

②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③離焦點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距(u) 成像大小 像的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v)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u 放大鏡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并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第三部分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

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離開人體讀數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 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11. 升華和凝華現象

(1)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 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第四部分電路與電流

【知識結構】

一、 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2)用電器:工作的設備;(3)開關: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電路、并聯電路

四、電路圖(統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 導體(1)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 絕緣體(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元電荷:e=1.6×10—19C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2.測量及其使用方法:(1)電流表;(2)量程;(3)分度值(4)電流表的使

用規則.

九、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I1=I2);

(2)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電流表的使用可總結為(一查兩確認,兩要兩不要)

(1)一查: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2)兩確認:①確認所選量程;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表示的電流值(分度值).②兩要:一要讓電流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二要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兩不要:一不要讓電流超過所選量程,二不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電流的大小時,可以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2.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求解有關問題的電路

(1)分析電路結構,識別各電路元件間的串聯或并聯;

(2)判斷電流表測量的是哪段電路中的電流;

(3)根據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按照題目給定的條件,求出待求的電流.

人教版物流八年級上冊

興趣就是學習開始的動力,你喜歡什么你才去干什么,所以,要想學好一門功課的話,就應該把他培養成自己的興趣。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提綱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納米(nm)換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

nm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使用時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2)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初中物理電子教材

初二上學期的物理主要學習什么內容?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課程,教師應該如何設計教案才能輕松容易讓同學們明白物理這門課程?下面來看看我整理的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冊教案,希望對您有用。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冊教案第一課時

一、 學情分析

1.識與技能:(1).學生對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沒有明確的認識,有待于使他們有初步的認識,有待于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2).學生對機械運動、聲和光、物態變化等自然界常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對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還不清楚。

(3).學生對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不是很清楚,對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含義沒有認識。(4).具有實驗操作積極性,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的能力有待于培養,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夠規范。(5).對記錄實驗數據,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簡單的實驗報告的寫法,以及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的能力有待于培養。

2.過程與方法:(1)學生經歷過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2)能夠在觀察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物理電子版課本八年級

學習物理不僅能學習到物理知識,提高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學到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我為大家歸納了人教版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好好復習,期末考試考出好成績。

八年級(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歸納

第一章 機械運動

??键c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 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键c)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 km/h;關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 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 v=s/t :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 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 聲現象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键c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的全部內容,1.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ts。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 第二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的產生: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說明:物體在振動時發聲,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性生交xxxxx无码影院∵|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