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四年級下冊數學周記300字 趣味數學日記四年級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50字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400字 數學日記四年級500字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槐咐我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
看到好多人都寫去香港,但是沒辦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們做火車到達了香港,因為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園玩,所以我們去了超市買零食吃。我們買了面包、飲料和一點水果,花了86元港幣,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幣約等于0.8元人民幣。那港幣86元折合人民幣就是86×0.8=68.8(元),我們買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幣。
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們一起去了海洋公園玩兒。之前我媽已經網上訂好了門票,港幣225元,折合人民幣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張門票是180元人民幣。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2
我們家的書房是長方形的,它的長有7米,寬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著。
一進門,正對著的是一張大的紫紅色的書桌,它也是長方形的,大約長有2.5米,寬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書桌,旁邊還有一張小一點的長方形的書桌,大約長2米,寬1米,我媽媽經常在這看書。
另外靠著墻邊有一排沙發與一個茶幾,墻角就是一個空調與一個飲水機與書柜,它們也都是長方形的
最后,我發現我在我們家的書房中竟然沒有看到一個正方形,真奇怪!
這就是我家的書房,歡迎小朋友來我家玩。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
X月X日 星期X 天晴
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4
11月27日 星期二 晴
記得有一次,媽媽為了鞏固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特地出了一道題:“把兩個長8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這個大長方形的周長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張草稿紙,先畫出了這樣的圖形:計算到的周長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馬上對媽媽說:“我算出來啦!等于44厘米”。可媽媽說:“還有一種辦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畫了起來。哦,原來還可以這樣拼,周長就不一樣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來媽媽又該對我說:“思考問題一定要認真啊!”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5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場買菜,來到賣魚的攤位前,姥姥買了一條鯽魚,一共6.6元,姥姥先付給買菜的人7元,接著又遞給他1角。我奇怪地問:“姥姥為什么給他1毛?”姥姥說:“接著看下去。”只見買菜的人找給姥姥5角。我恍碰橋然大悟,原來7-6.6=0.4(元)=4角,這樣就要找4個壹角的硬幣,比較麻煩;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較簡單:7+0.1-6.6=0.5元=5角,這樣就只要找1個伍角的硬幣,這樣在交易過程中就方便多了。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要學好數學,學以致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6
4月1日 星期三 雨
有一個周鉛吵純末,我院子里的好朋友來我家玩。我準備捉弄一下她,就說:“我們來玩個游戲吧!咱們每人只能喊出1、2、3、4,4個數,誰先喊道32誰贏,我來計數。你輸了要接受懲罰哦!我先喊,2!”她想了想,說“不對!你已經知道了規律,我怎樣都會輸的!”
因為32-2=30,30=5×6,5=1+4=2+3,所以我只要第一個喊出2并與她喊的數字之和是5我就能贏。本來我想利用這一規律,沒想到竟然被她識破了!
看來我還得再加強數學知識才行呀!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7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氣XX
今天,風和日麗,爸爸帶我去釣魚。爸爸的魚竿長,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魚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釣的魚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長。而我只釣了幾條10厘米左右的小魚。雖然我沒有爸爸釣的魚大,但是今天我卻很開心!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8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9
20xx年X月X日 晴天
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
今天,我們一家興沖沖地來到了奇特而又美麗的動物園。
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準備去買門票。等了好久才輪到,這時我覺得很不耐煩。買票阿姨笑瞇瞇地說道:“小朋友,幾個人啊?”“三個。”我爽快地說。“小朋友半票,成人50元整票。”阿姨慢條斯理地說,“哎。小朋友,我來考考你吧。一共多少元呀?”“恩~~”我默默地說,“50乘以2加50除2......哦。125元。”“真乖呀。”阿姨笑容滿面地說,“那再考考你,你的票數是你爸爸媽媽的幾分之幾呀?”“嘻嘻。我剛學過,簡單。”“五分之一。”“真聰明。真機靈的孩子啊。”阿姨贊揚著我。聽到了表揚,我從今開始就慢慢地喜歡上了數學。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1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氣XX
今天和媽媽一起來到了菜場,我和們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三斤,每斤一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出個問題,鑫鑫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今天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如下:
(2X2) (3X1) (3X2) (2X1)=15(元)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2
11月1日 星期天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我和媽媽去桔園摘桔子。我們來到了果園,看見一個個桔子正沖著我笑。我們摘了許多桔子,我們決定拿到了市場上去賣。晚上回家,我問媽媽共賣了多少元錢?媽媽說:“桔子500克1元,我賣掉了25千克,一共賣了多少元呢?你算算吧。”我想了想,說:“25千克=25000克,25000÷500=50,50×1=50(元)。今天賣桔子共賺了50元。”媽媽聽了,微笑著說:“你真棒。”我開心地笑了。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3
11月1日 星期天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我和媽媽去桔園摘桔子。我們來到了果園,看見一個個桔子正沖著我笑。我們摘了許多桔子,我們決定拿到了市場上去賣。晚上回家,我問媽媽共賣了多少元錢?媽媽說:“桔子500克1元,我賣掉了25千克,一共賣了多少元呢?你算算吧!”我想了想,說:“25千克=25000克,25000÷500=50,50×1=50(元)。今天賣桔子共賺了50元!”媽媽聽了,微笑著說:“你真棒!”我開心地笑了。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4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在《趣味數學》這本書上看到一道數學題:數學金字塔。書上列了三個算式:
1*8+1=9
12*8+2=98
123*8+3=987
要我們找出規律,繼續把金字塔填完,我稍微一想就列出來了:
1234*8+4=9876
12345*8+5=98765
123456*8+6=987654
1234567*8+7=9876543
12345678*8+8=98765432
123456789*8+9=987654321
經過這件事,我不由地贊嘆:“數學真神奇啊!”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5
放假了,仲老師給我們留的數學作業是寫一篇數學日記。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是數學日記?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們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見媽媽給我一些菜票,她還拿著兩個碗,我們準備去爸爸單位的食堂里面去買早飯,媽媽對我說:“我買飯,你算帳,怎么樣?”我說:“好!”
到了食堂,媽媽買了兩個饅頭,每一個五角,加上一些稀飯和小菜,總共是兩元。算帳的時候,我給了賣飯的叔叔四張菜票,他笑著說“一張就夠了。”還找了我三元,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我把五元當成了五角,我感覺到我被別人笑了,我的臉紅了。
我知道數學學不好,就會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會吃虧,啊!數學原來對我們這么有用。
1.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乾隆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燃笑頃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2.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今天,在小學生學生報上看到這樣一道題。
一只蝸牛從深12米的井底沿井壁向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求這只蝸牛幾天能爬到井口?
看到這道題后,我想: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這等于說每天只爬了1米,每天爬1米,井深12米,那不是12天就能爬到井口了嗎?
可是,答案卻不對。
怎么會不對呢?
哦,對了。最后一天爬到出口時,它還會再向下滑嗎?想到這里時,我不禁地笑了起來。這題出的太有意思了!不注意就讓我們給答錯了。
正確的思路應該是:白天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相當于一天向上爬1米、但是要注意12-3=9、也就是說前9天是每天向上爬1米,但到第10天時,蝸牛向上爬3米時,就爬到了井口,所以這只蝸牛用9+1=10天就爬到了井口。
3.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游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我覺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為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500字。我隨便數了10頁,然后按照10頁的厚度估計出50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3個多50頁的厚度,應該是150頁多一些,就算是多20頁吧,那么,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50×3+20=170頁,總共字數大約是170×500=85000個字。頁數和字數我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后一頁,果然,這本書是160頁,我算的還是比較準確的。
4.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今天,我要量一量家里的一些東西,我先量茶幾面:我先拿出長長的米尺,用頭上的小板板插在小洞里不讓它亂動。哇,長1米1分米也就是1.1米,冰箱前面長1.56米,電視面長0.71,床長2.04米,臥室地面長4.5米……我發現小數點在里面非常重要,如果把1。1米中的小數點忘掉,就變成了11米升乎,哇,高出了10倍。
我還想看看我和爸爸媽媽身高差多少,我又拿出米尺分別給爸爸媽媽和我量了身高:其中爸爸1.67米,我和爸爸差0.36米,媽媽第二1.57,我和媽媽差0.26米。我要趕快長高超過他們!小數點在這里也很重要,因為把1.67米去掉小數點就成了167米了,就成為頂天巨人,連我都成為頂天巨人了,131米。
在做題中也不能忽略它,因為你忽略它100分會跟你白白的。比如:1.6+2.4你看成了16+24=40、再比如:6.8—6.1(=)1.2—0.5如果不仔細看就看不清、分不了,容易做錯!怎摸樣,是不是做作業也要注意它?
現在我知道了小數點在小數中非常重要,同樣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小數點,只有整數,那世界就亂套了!
5.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今天,我帶了10元錢到好又多超市的3層樓去買書。
我找來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話傳說》,皮陸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我決定買下它,可一看定價,我又愣住了,原來這本書是11元。我一邊看著這本書,一邊摸著口袋里的錢,可真叫我為難呀!
售貨員阿姨看到我為難的樣子,親切地問:“怎么了,小朋友?”我靦腆地說:“我想買這本書,可是錢不夠。”她又問:“你帶了多少錢?”“只有10元。”我說。阿姨笑了笑說:“小朋友,你看定價牌上還寫著‘優惠售書,一律九折’。”我問:“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說:“就是按定價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書,只收9元。”
我算了算,這本書只要9元9角。“對呀!”我連聲向阿姨道謝。
今天,我既買到了滿意的書,又學了知識,心里真高興!
6.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今天,媽媽給我出了一道盈虧問題:兔媽媽分配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幾天里來摘一定數量的蘑菇。小白兔計劃前5天每天采80個,后幾天每天采60個:小灰兔打算前三天每天采100個,后幾天每天采70個,這樣可以休息2天。問小兔們應幾天完成任務?各要采摘多少個蘑菇?
我想了一想就做出來了:首先我把小白兔的計劃轉化成每天采60個,則少采:(80-60)5=100(個)。接著,我把小灰兔的計劃轉換成每天采70個,則多采:702-(100-70)3=50(個)。然后按照盈虧問題的計算公式:份數=(盈+虧)兩次分配差計算出小兔們應(100+50)(70-60)=15(天)完成任務。最后用盈虧問題公式:總數量=每次分的數量份數+盈得出各要采805+(15-5)60=1000(個)蘑菇。
我把我的解題思路告訴媽媽,媽媽直夸我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的心樂滋滋的。
1.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我一到菜市場就很忙。噪音真煩人。我馬上去買我最喜歡吃的雞腿,剛一到那香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想過去了。我馬上問老板要了幾塊錢,老板回答說:“4塊。”一個5元:“我給了他10元,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我沒有注意就逃跑了。當我要去買東西的時候,我發現我丟了50美分,我準備換它。當時,我很困惑,馬上去我買雞肉的地方換了。我真的很粗心。為什么我沒注意?老板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他二話沒說就給了我錢。我羞愧地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離開了。
在那之后,我去買了很多東西,我沒有耐心。最后,我數出來了。結果是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還剩下4元怎么樣?我該怎么辦?怎么說少了7美分?
一到家,我就跑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很抱歉我算錯了錢。”爸爸笑著說:“沒關系。生活中一定會有粗心的錯誤。”這次我原諒我下次做不到。我聽到了他們說的話。所以在一般的數學中我們不能粗心犯錯。一旦我們犯了粗心的錯誤,我們就會賠錢。在那之后,我就不做了。理解上次的教訓。
2.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年輕人,買個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賣肉丸子的叔叔的價錢定位0.5元一串,賣肉丸子一時急把題目算錯了,價錢弄錢了,認為定位1元一串,只給年輕人5個,年輕人一算好聲好氣對那位賣肉丸子的人說:“你算錯了應該10個肉丸子。”那個人不聽回改,年輕人一勸在勸,后才答應,給他11串,年輕人說:“多一個我也不一樣,你拿會去,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多了一個我也不能要的,原來是數學幫了個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終于發生了,我外公帶我到理發店去洗頭,洗頭價錢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發店的老板因顧客太多,忙不過來,我外公給他10元,他卻找我外公7元錢,我外公沒看錢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錢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錢還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慚愧的摸了摸腦袋說:“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過來。”“這兩件事中給突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老實的人給有上帝的保佑。
3.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我們班有一個胖小伙子,他可是咱們班的“數學天才”,不管都難的數學題都難不倒他這個“不倒翁”,他還是一個“笑樂佛”呢!他就是我的同學——林晟先。
我們班的語文老師說他是一個“橄欖球”,可真不賴。林晟先不高個子,圓滾滾的身材,肉乎乎的臉蛋,圓溜溜的肚皮。別看他雖然可以跟加菲貓比“美”,但是他的肚子里也裝了不少油水,可他卻一點兒也不“傻”,鼻梁上還架著一副眼鏡,培念譽走起路來,抱著“西瓜肚”,像只可愛的小企鵝。
是個“笑樂佛”的他,永遠都是一張快樂的臉,笑起來時眼睛瞇成一條線,簡直就是標準的“瞇瞇笑”,嘴巴“合不攏嘴”,人“前俯后仰”,手“捧腹大笑”,有時,不但他自己笑得“滿地打滾”,就連看他笑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笑出聲來。
4.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我們學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可配段是我們這個學期要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開始我認為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很難的。但老師只教了我一遍,我就會了。原來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很簡單的,差不多和兩位數乘兩位數一樣。
我有很多方法算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答案。
例如:114×21,我的第一種方法是先把21分成20和1,114×20=2280,再用1×114=114,最后把2280+114=2394。我的第二種方法是把21分成7×3,再用114×7=798,再用798×3=2394。我的第三種方法是把114分成100、10、4,把21分成20和1。100×20=2000,10×20=200,20×4=80,2000+200+80=2280。再用100×1=100,10×1=10,4×1=4。100+10+4=114,2280+114=2394。
這些就是我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其實,我們學習新的知識時,有很多時候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
老師留言: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們的數學知識就有如一條鏈條,它是一環扣一環的,你只要用心學,你會發現許多的知識高銷都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你會發現我們的數學學習越來越容易,越來越有趣。
5.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該從條件出發,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結論.可是在這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于是,我就從后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6.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81×89=?你是不是需要幾分鐘才能答出得數?而我卻能2秒鐘算出來,你相信嗎?可能你會說:“怎么可能?”這是因為我掌握了“頭同尾合”的計算方法。快和我一起去神奇的數學王國里去探尋答案吧。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對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數字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一心想搞個明白。坐公交車的時候,我會數要坐多少站才能到家;吃晚飯的時候,我會記著自己和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碗飯;睡覺的時候,我會記著自己幾點睡覺、幾點起床,還去計算睡了多少個小時。慢慢地,我學習到很多神奇的知識,0到9這10個數字可以組成無限的數,組合的過程變化莫測、引人入勝。
進入小學之后,我開始真正地進入到數學王國。通過學習,我開始破解王國里的一個個數學奧秘,數學也成了我最喜歡的科目。走進數學王國,每天我都看到無窮無盡的、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和差問題、植樹問題、雞兔同籠、算二十四點、數字謎、添符號、簡便運算等等。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個貪吃的小松鼠,把有趣的數學題目撿起來,然后一個個把它們“吃掉”。有些題目,我幾分鐘就“吃完了”,感覺像家常便飯;有些題目,我要“吃”一整天,滋味真得令人回味無窮;還有些題目,我是怎么都“無從下口”,只好求助爸爸媽媽,掌握新的方法,最終欣喜若狂地“吞咽下肚”。
數學王國里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我渴望破解它們!雖然經常會遇到難題,但我并不畏懼。因為我相信,只要自己每一天都努力學習數學知識,就一定能夠在數學的王國里更快樂地漫游。
篇一: 做作業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枯孝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篇二: 四年級數學日記
這幾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裝修,舅舅就約我和他一起去裝飾材料中心買裝修用的膠水。
我和舅舅興致勃勃的來到裝飾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我們橘高倆一路小跑地來到賣膠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兩種膠水:一種是199元3罐,另一種是299元7罐,兩種膠水質量和配方都一樣。舅舅問我:“你數學不是很好嗎,那你來算算買那種膠水合算?”我心里想:這兩種膠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錢根本除不盡,該怎么辦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這兩種膠水買成相同的數量,在一比較不就可以了嗎!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21,那就都買圓敗尺21罐。199元3罐的買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買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買21罐比199元3罐的買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還是買299元7罐的合算。
后來,舅舅表揚我說:“看來,你的數學知識還真不賴,以后一有數學問題,我都找你來解決!”聽了舅舅的話,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樣甜。
篇三: 老師出題
今天,鄭老師不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竟給我們出了一道“79。0001<()<79。001”也就是說括號里能填幾個小數?有的說十個,有的說九個,有的說……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只好說:“這題有點兒難度,大家回去思考思考。”
我心想:這題有難度?可是答案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個?問號在我的腦袋里連續產生。小數和另一個小數之間到底可以填寫多少個小數?怎么想呢?……
我望著窗外,希望找到一點兒靈感。突然,我看見一輛三輪車在筆直地行駛時,可在十字路口時拐了個彎,我眼前一亮!心想:我為什么老往一個方向想呢?也可以像騎三輪車一樣拐個彎吧!就拿79。1>()>79。01來說吧。每個數只相
差0。01時是8個,相差0。001、0。0001……呢?正確答案出來了,就是無數個。我欣喜若狂,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做數學題,往往不能從一個角度去想,要“拐彎抹角”,可以換個角度或多角度去想,就能更好地解決數學難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精選16篇)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下面提供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歡迎閱讀!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終于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為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
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2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氣XX
今天,我在小區的門衛耐心地等著爸爸買酒回來。忽然,保安開口了,說:“小朋友,馬上就是植樹節了,我們海琴園小區可能要植樹,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好不好?”當時我嚇了一跳,保安也要問我問題!保安叔叔接著問我:“我們一共要種18棵樹,有兩邊,平均每邊要植幾棵樹?”我迅速回答:“9棵樹。”保安聽了,高興地跟我說:“小朋友,你真聰明!”
過了一會兒,爸爸趕回來了,保安在爸爸面前大大地夸獎了我一番,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哦,原來這就是張老師教的除法呀!我還會列算式呢。
18÷2=9(棵)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3
x月xx日 星期x 晴
在三年級的數學活動月的時候,我們年級是比賽二十四點,在那個時間段,我經常和媽媽在一起玩二十四點。
有一次,我們的牌是7、8、4、8。我突然間想起來,有4就要有6,那就是:8/8=1,7-1=6,,4*6=24。我媽媽笑著對我說:“還有另一種方法。”我想了想,忽然,我靈機一動:7*8=56、4*8=32、56-32=24。媽媽又問:“那4、10、10、1呢?”我又想,有4就要有6,可是6求不出來怎么辦?媽媽說了一句:別鉆牛角尖。讓我恍然大悟,不用乘法,我用加法:4*1=4、10+4+10=24。
媽媽笑了笑,說我一點就通,很聰明,讓我心里美滋滋的。
經常算二十四點,可以讓我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哦,大家也來試一試吧!
抽水式馬桶的節約方法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4
xx月xx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家里來了一位我從小就非常崇拜,人稱”諸葛老師”的叔叔。我拿起茶葉筒,正準備泡茶招待他,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他:”叔叔,你知道茶葉筒為什么大部分都是圓柱體的嗎?” 叔叔反問我說:” 你先,這是為什么啊? ”我不想讓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找到正確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急得我滿頭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這時,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 你不妨從同樣周長的圖形,圓形的面積比較大 ”入手,再想想。聽了叔叔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使用圓柱體的茶葉筒不僅可以裝下更多的茶葉,還可以節省材料。明白了這一點,我又聯系實際生活,結合畫圖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拆戚。
我把這一想法滔滔不絕告訴了叔叔,叔叔輕輕地缺散撫摸著我的頭說:“你善于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動腦筋思考解決。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諸葛老師’。”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5
10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元一只:”我掏出10元旅扮陵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
這錢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我接著又去
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于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辦呢?少了7毛錢怎么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犯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你,但是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6
7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在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的時候,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7
6月19日 星期六 晴
暑假,媽媽帶我去上海看世博會。媽媽告訴我:“我們晚上8:10坐火車從九江出發,明天中午12:10到達上海。而阿姨過年的時候開小汽車回九江,她是早上8:00出發,當天下午4:00到家。你知道是火車的速度快還是汽車的速度快嗎?”
我好不猶豫地說:“要知道火車與汽車哪個速度快,也就是要求它們各自的速度。要求速度就必須知道距離及時間,九江到上海的距離是多少呢?”媽媽輕微地搖了搖頭說:“九江與上海的距離是952公里。”“我知道了。先求出火車在晚上跑的時間:12:10-8:10=4(時),火車總共用時:4+12=16(時),火車的速度=952÷16≈60(公里/小時)
下午4:00=16:00汽車用的時間:16:00-8:00=8(時)
汽車速度=952÷8=119(公里/小時)因為119>60,所以汽車的速度快于火車。媽媽,我回答得完美吧?!”
媽媽說:“你最后的結果是對的,但你沒有認真分析題目,只是機械地套用公式。在做題目、考慮問題時,我們應該全面地考慮所有的已知條件,開拓思路。像剛才的問題,其實就是距離一樣,時間長的,速度就慢,也就是說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大,商就越小。火車用的時間長,速度就慢,而汽車用時短,速度就快。”
我聽了茅塞頓開。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8
1月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正月初二,是我跟媽媽去外婆家的好日子。
早上,我起得早早的,跟媽媽上街買了3大塊肉,一塊肉是2.5斤,一斤肉要16元,媽媽一共付了120元錢。媽媽還買了3箱蘋果,一共付了150元錢。走到批零店,媽媽又買三件“旺旺大禮包”,又付了150元。然后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外婆家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舅舅、舅娘和表兄弟、表姐妹都很高興。
吃過了飯,在我們要返程回家的時候,舅舅、舅娘和外婆都給了我紅包。我到家打開紅包來看,一共得了8張100元的,我很高興。
有意義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9
1月1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0
5月月6日 星期三 陰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建鄴區少年宮組織的“星光杯”科技冬令營活動,我們的任務是做航空模型飛機,在制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地方用到了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
先將機翼用尺子刻三條平行線,線要求和邊垂直,再把它放到桌子直角處,用力折一下,使兩端上翹與水平部分呈120°角,這個地方就用到了“角”的知識,我偷偷地樂著。老師告訴我們,角度把握的好能使飛機飛的時間更長一些。
做尾翼時,先把它的一頭粘上雙面膠,再把它粘到水平尾翼上面。一定要記住,粘的時候垂直尾翼要垂直粘在水平尾翼上,要不然飛機就飛得不高,飛得不穩,很快就會掉下來了。
飛機很快就做好了,老師帶領我們到學校大操場上試飛,我的飛機在測試過程中飛了12秒04,老師表揚我的飛機做的很好,我太高興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會了制作動力模型飛機,在制作過程中它不僅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讓我發現了數學無所不在。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1
6月15日 星期一 晴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余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后的余數分類,只能分為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這么必然有兩個數的余數相同。余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了!同學們明白后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2
4月12日 星期六 晴
那一天我看了《小學生周報》,從一個版面上看到了這樣一道數學題:一只小猴子從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現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幾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題后已經是給我們示范了一題60根的題,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點時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將30根一齊搬到家,就不會空空如也,至少還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試解一道搬120根的題: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頭至起點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頭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類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來共60根。離家15米時再分兩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這樣,還有30根。
從這我明白了,一個人只要肯動腦,什么都可以做成。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3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板說“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板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后,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板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板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
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4
10月16日星期五雨
今天學校去參觀博物館,有17位老師和205名學生我們到博物館門口購票,票價如下:成人票10元/人,學生票5元/人,團體票(20人以上)7元/人。我想了想對老師說:“老師我們可以先列方案再買票,可以省許多的錢。”老師說:“好的。”我列了三種方案:
方案一:老師買成人票,學生買學生票,就是17x10+205x5=1195元。
方案二:老師和學生一起買團體票,就是(17+205)x7=1554元
方案三:3名學生跟老師買團體票,其他人買學生票,就是(17+3)x7+(205—3)x5=1150元。
我再把這幾個方案比大小,之后選擇了方案三。我和老師說了我的方案和過程后,老師驚嘆的說:“你的數學真的進步非常快呀。”我聽了之后心里美滋滋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5
今天是xx月x日星期x
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
早上8點多鐘,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臺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臺“會說話”的秤。
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著說:“小朋友,稱體重嗎?”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穩。老爺爺把開關打開,只覺得有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后,機器上打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著:“體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厘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啊!我一定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篇16
4月16日星期四天氣小雨
“叮鈴鈴——叮鈴鈴——”放學了。
一回到家,我就馬不停蹄地從書包里拿出《指導叢書》。我做著做著很快就做完了。
我開始檢查了,當我檢查到第三題的第3小題時候,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我反復驗算了幾遍27×34=9180就是等于9180嘛。這時,我想起了林老師告訴我們的一種計算方法,270×34先別看零,把27×34的得數寫出來,再在得數的后面添上一個零,這個數就是這道題的得數了。
4月17日星期五天氣陰有小雨
今天,我在書上看了一首中國民謠,是這樣寫的“一隊獵手一隊狗,二隊并著一隊走,數頭一共三百六,數腳一共八百九。”看完后,我想算算到底有多少獵手,多少狗。我算來算去,就是算不出來。這時,哥哥來了,他給我講解,好一會,我才弄清楚這樣解題:題目告訴我們,獵手和狗一共360個頭。假設我們把這360個頭都當成狗頭來算,每條狗有四只腳,那么就應該有1440只腳(4×360=1440),但是題目只告訴我們是890只腳,這樣我多算了550只腳(1440—890=550),為什么呢?因為獵手只有兩只腳,而我把他當成4只腳來算。如果用兩只腳(獵手)來換四只腳(狗)就要減少兩只腳,那么550只腳里包含多少個兩只腳,也就是我們把多少個獵手的兩只腳當作4只腳來算。
解題:獵手:(4×360—890)÷(4—2)=275(人)
狗:360—275=85(只)
所以獵手有275人,狗有85只。
4月18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我去做《自主練習》的筆算乘法第二課時,做到最后一道題“練習拓展”。題目是這樣的:小馬虎把一道題目的13看成了31結果算出的答案比原來的得數多了450。我思考了一會,百思不得奇解,過了一會我終于想出來,我先算31—13=18、450×18=8100,然后我把8100—450=7650。第二天《自主練習》發下來了。我一看最后一道題做錯了。經過老師的解答,原來是這樣的31—13=18、450÷18=25、25×13=325。我以后一定要認真審題,要不又會做錯了。
4月19日星期三天氣陰
今天是數學單元考的的第二單元——角的測量。
我每道題目都很細心的做,直到做到“畫三厘米的線段,再延長成直線”。這道題目使我感到了迷惑,我怎么也想不出來,就在這時,林老師說:“不會做的題目先跳過去,先做別的題目,要不你就要損失更大的分數了哦”。聽了林老師的話,我馬上去做其他題目,就在我做最后一道題時,鈴聲響了,要交卷子了,但那道題還沒有做,立馬趕著做了,也把這張卷子簡單檢查了下,沒有錯誤,就交給了組長。突然覺得那道題有問題,就跟組長說:“給我一下。”她聽了,嚴肅的說:“交了就不能還了。”聽了組長的話,心理很后悔當初沒有仔細檢查,我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