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7生物競賽試題 2017生物競賽國賽主辦省份 2017生物競賽初賽答案 2017浙江生物競賽成績 2020生物競賽具體時間
生物競賽聯賽進入浙江省隊需要參加一系列的選拔考試,其中包括理論考試和實驗操作考試。得分率百分之多少判派正確率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許多因素,例如考試難度、考生水平、評分標準槐沖耐等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進入浙江省隊需要非常高的得分率和正確率。一般來說,獲得省隊資格的考生在理論考試中的得分率應該在80%以上,實驗操作考試中的正確率也應該在80%以上。而且,參加生物競賽鉛春聯賽并不僅僅是為了得到好成績和獲得榮譽,更重要的是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浙江省高中生物學競賽其實是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浙江賽區)競賽,是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的省級選拔,只能算是省級別的賽事,當你通過獲獎并取得全國聯賽的參賽資格那就是全國級別的賽事。
只有浙江省普通高納含中在校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均可自愿參加。省高中生物學競賽按省一級重纖睜點中學(A 組)和非一級重點中學(B 組)兩個競賽級別報名。參加競賽的學生
向所在學校報名,學校將報名人數統一上報縣(市)教研室,再由各縣(市)教研室將參賽
人數匯總后上報至各地市教研室。
省高中生物學競賽評獎分為 A、B 組兩個競賽級別,其中 A 組為省一級重點中學組,B
組為非省一級重點中學組。根據各地市初賽 A、B 組實際報名參賽人數的 1.5%、10%和 15%分別設定各級別的一、二、三等獎,并由各地市根據初賽成績確定 A、B 組獲獎學生,報省賽洞豎笑委會秘書處。
根據我的理解,蠢腔生物競賽聯賽進入浙江省隊的得分率正確率應該是100%。這是因為進入省隊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只有在各方面表現卓越且成績優異的選手才能獲得入選的機會。因此,這些選手在比賽中的得分率和正確率應該是非常高的。當然,也可能存在極少數帶唯衫失山正誤,但總體來說,他們應該是非常優秀的生物競賽選手。
生物是高中招生競賽中的一門重要的科目,也是高中知識競賽必考的一門科目,我們在考前一定要做好強化復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競賽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競賽知識點【1-5】
一、 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1.細胞結構、功能、分裂(細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標記物進行研究)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選擇透過性(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內吞和外排作用
細胞骨架:微絲、微管等
原核細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藍藻和細菌)與真核細胞的區別
有絲分裂實驗步驟及所用到的材料
2.DNA、RNA(核酸)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蛋白質的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3.提取DNA的實驗(原理、過程、注意問題)
4.DNA復制過程、轉錄、翻譯過程(中心法則)
5.鑒定蛋白質、脂肪、還原慶友性糖(及淀粉: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方法、顏色變化
6.電泳方法
7.蛋白質的差異(結構上)和氨基酸(20種)的差異
8.血紅蛋白的功能、結構(豬、人、牛的某一區段相似:功能相似—攜帶氧)
9.酶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相關實驗
10.蛋白質類型: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
二、遺傳學及進化理論
1.遺傳學三大規律:分離、自由組合、連鎖與交換、伴性遺傳(常、性染色體;性別決定)
2.生物的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3.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現代進化理論、人類起源
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
生物進化的證據:最可靠:化石
比較解剖學: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胚胎發育學: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鰓裂
考點提示:
(一)遺傳病及其分析
1.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性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
2.計算發病率、預測某家族未來發展趨勢
3.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二)數量遺傳與質量遺傳的特點
(三)群體遺傳平衡定律(哈德—溫伯格定律)
(四)袁隆平:3系雜交水稻及雜交育種
首模細胞核不育和細胞質不育問題
(五)復等位基因
三、動物學
1.動物冬眠的生理意義:對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
2.昆蟲的變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3.動物分類學(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特點:初二第三冊)
四、 植物學
1.植物主要類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別是種子植物:花的結構:初二第三冊)
2.胞間連絲者差緩、植物導管與篩管及其作用
3.組織培養方法、優點
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環境里(高溫、低溫、干旱、鹽堿地等)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5.光合作用:C3(卡爾文循環)植物、C4植物及其區別
呼吸作用:三羧酸循環
6.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發現實驗(達爾文、溫特等人的實驗)
7.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恢復實驗(原理及實驗現象)
8.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交換吸附與主動運輸(與呼吸作用關系)
幾種重要礦質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五、人體生理及解剖學
1.幾種不同肌肉的特點
2.三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類、糖類)的消化、代謝過程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3.神經基本組成單位:神經元(細胞)
4.反射與反射弧的概念、組成;大腦皮層及其作用
5.神經傳導方式(能看圖判斷)
(神經纖維上傳導及神經細胞間的傳導方式)
神經遞質:
6.激素調節功能及其應用
(1) 胰島素與糖尿病(致病原因:大量食糖、缺胰島素、腎臟病變:過濾功能或重吸收功能減弱)
(2) 腦垂體與其它腺體(卵巢、甲狀腺、腎上腺)的關系
下丘腦與腦垂體的關系
性腺與個體發育的關系
(3) 其它激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及其作用
(4) 蛋白質類激素:胰島素及生長激素
7.血型及其判斷、遺傳學分析
8.眼球結構及其調節(眼睛近視及遠視成因、糾正方法)
9.肺活量與肺通氣
10.抗體與抗原(免疫)
11 腫瘤細胞的特點(無限增殖)、衰老細胞的特點
12 遺傳病及優生措施(產前診斷)
13. 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其功能
14.正反饋調節和負反饋調節
15 血液循環(心臟結構、心動周期)、泌尿、生殖
(初一生物書)
高中生物競賽知識點【6-9】
六、微生物學
1.分類:病毒、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初中第四冊)
2.真菌的分類:真菌門與地衣門(粘菌門)
真菌門(鞭毛菌亞門:
接合菌亞門:根霉屬等
子囊菌亞門:酵母菌屬、白粉菌屬、羊肚菌屬
擔子菌亞門(最高級):蘑菇、木耳、銀耳、猴頭、靈芝等
半知菌亞門:皮膚癬菌、大部分青霉、曲霉等
3.細菌的新陳代謝類型(各種類型要知道幾個典型的例子)
(1) 異養厭氧型:
(2) 異養好氧型:
(3) 自養好氧型:硫化細菌、
4.細菌的生活方式
異養:腐生生活—
寄生生活—
自養:硫化細菌、硝化細菌等
5.應用方面:食品(食用菌的栽培;酸奶、酒、面包的生產)
治理環境:微生物治理方法
七、 生態學
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非生物因素與生物(太陽、溫度、水等對生物的影響)
(1)對植物的影響:(光合作用)
長短日照的植物
(2)對動物的影響:
各個地帶的動物形態體形不同(為了適應各個環境而形成的)
生物因素與生物
種間關系:競爭、捕食、共生與寄生
種內關系:互助、斗爭
2.生態
a.種群、生物群落與生態的概念
b.生態的成分及其結構(特別能量流動的規律、食物蓮與食物網)
c.生態的類型及其特點
熱帶雨林生態、草原生態、苔原生態、農業生態的特點及能量分配、流動的規律
d.農作物與溫度、太陽輻射的關系(農業生態)
e.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3.環境污染問題
八、生物技術
1.胚胎移植技術、克隆技術、胚胎切割、干細胞
2.單克隆抗體
3.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
九、其他方面
1.離子的運輸(透過細胞膜的運輸: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2.酶、激素的區別
3.生物的分界學說(兩界學說、五界學說、六界學說)
高中生物提高成績的方法
①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后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于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于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②聽講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鐘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白白浪費掉45分鐘,反而在課下再花時間去完成轉化,此時已沒有老師的指導,只有課本上的內容,顯然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如此花雙倍或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就是常說的事倍功半。只要我們把主要功夫下在課上,那么,課下的負擔也就會減輕,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提高,時間上也會更加充裕,這就是常說的事半功倍。所以,聽講這一步驟是極為關鍵的。
③復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復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說,剛剛學習完知識后,遺忘很快就開始,而且一開始遺忘得較多,過一段時間間隔之后,遺忘的發展越來越慢,遺忘得也就慢了。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該進行及時的復習,不要等到遺忘得差不多時,再進行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由于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們復習得越及時越好。
每天的復習一定要避免機械的重復,而應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知識的聯系和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述一番。
通過復習,加強了記憶,然后再來做作業,可以大大提高作業的效率,作業的困難、疑問、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過作業又可進一步運用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④總結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系、知識的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絡的方法和綱要法。
總之,做好總結是我們學習常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通過總結,不但可以復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使知識化、條理化、使知識連貫起來、綜合起來,使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系。這樣,就使我們能在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上來對待知識,就好像我們站在山頂上來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樣,不但能看清所有景點,而且能看清各景點間的關系。由于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來看待知識,我們也就有了駕馭知識的能力,就是說我們能靈活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了。
上述的預習、聽講、復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的學習常規,要在實踐中形成習慣,開始時可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見到成效,一但形成學習習慣,就會嘗到甜頭。正如: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
是三位一體有用。這種獎狀三位一體很有用。之前班里的同學和你獲得獎一樣,不過她是二等獎。她在三位一體里就靠著這個獎狀入圍了三位一體。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一下三位一體,不過每個大學對獎項的要求不一樣,你要團族注意看看到時伏腔候高校發布的三位一體的招生章程
對自主招生有用,不過自主招生對獎塌廳弊項的級別的要求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