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一、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那么,初二物理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光:C空氣&真空=3×10^8C光=3/4C C玻璃=2/3C1光年=9.4608×10^15眼鏡度數(shù)Φ=1/f生活中關(guān)于光的物理的實例1照鏡子 光的反射2潛望鏡 光的反射3汽車后視鏡 -光的反射4光污染 光和反射5倒影- 光和反射6用杯子制成的土電話 聲現(xiàn)象7.水中的魚能被岸上人的說話和腳步聲嚇走---聲現(xiàn)象8.雷達定位器---聲現(xiàn)象9.回聲-聲現(xiàn)象10.敲鼓時鼓面振動--聲現(xiàn)象11.隔墻有耳--聲現(xiàn)象12.噪聲--聲現(xiàn)象13.月食-光的直線傳播14.日食--光的直線傳播15.測樓高或旗桿高-光的直線傳播16.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17.木工刨木料用眼睛對齊-光的直線傳播18.影子—光的直線傳播19.影子—光的直線傳播20.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光的直線傳播熱學(xué)知識的應(yīng)用天氣的陰晴、冷暖與人類的各類活動息息相關(guān),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熱學(xué)知識。如人們常喝開水、吃熟食,需要對水和食物進行加熱,而加熱過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燒或電力加熱的基本知識;炎熱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發(fā)達到降溫的目的;嚴寒的冬天如何保暖,汽車發(fā)動機常用水來散熱,保護秧苗不被凍壞而往往采用在夜間向稻田里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熱大這一特性;水稻生長在夏季,是由于水稻是喜高溫的植物;各種機械軸承、火車輪箍的制造是充分利用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
初二上冊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有如下行: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jié)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xiàn)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xiàn)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fā)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zhì)而發(fā)生了折射現(xiàn)象。
有聲學(xué):產(chǎn)生和傳播,特性,噪聲的危害同聲的利用
光學(xué):傳播,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見的光
透鏡
凸透鏡和凹透鏡,顯微鏡和望遠鏡
物態(tài)變化:升華和凝華,汽化和液化,溶化和凝固,他們只間的關(guān)系
簡單的電流和電路:電子的移動,電流和電路,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電流的強弱,串并連的電路電流規(guī)則、
希望能采納~~按書打的
1 、第一章 聲現(xiàn)象知識歸納
⑴聲音的發(fā)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chǎn)生。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⑵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zhì)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⑶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⑷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⑸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diào)、響度、音色。①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fā)聲體的頻率有關(guān)系。②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fā)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guān)系。
⑹減弱噪聲的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⑺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⑻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yīng)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⑼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chǎn)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fā)、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fā)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chǎn)生次聲波。
2、第二章 光現(xiàn)象知識歸納
⑴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學(xué)習(xí)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如果說學(xué)習(xí)一定有捷徑,那只能是勤奮,因為努力永遠不會騙人。學(xué)習(xí)需要勤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奮。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guān)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guān)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guān)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初二年級上冊期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①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xué)溫度.
②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換算關(guān)系T=t+273K
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gòu)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nèi)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③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體
水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gòu)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shù)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shù)
④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shù).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xí):◇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shù)準確.
初二物理 學(xué)習(xí)方法
一、興趣和堅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guī)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jīng)常會進行大段講解。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上的全部內(nèi)容,⑵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⑶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