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那么,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考古發現之一,其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深遠。以下是關于秦始皇兵馬俑歷史的詳細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的起源與古代中國的人殉制度密切相關。人殉是伴隨著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周王朝時期,人殉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變革,人殉制度逐漸廢止,取而代之的是用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
秦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代表了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和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
1974年春,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存在。這一發現引起了考古部門極大的重視,并由此揭開了塵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寶庫。自那時起,考古學家們對兵馬俑進行了多次發掘和研究,目前已經挖掘出三個俑坑,分別是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局部挖掘并于1979年開放;三號坑全部發掘于1989年開放;二號坑從1994年開始挖掘,觀眾可觀看發掘過程。三個俑坑占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內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這些陶俑的形象各不相同,神態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這一榮譽不僅讓全世界人驚嘆,也讓全中國人自豪。兵馬俑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自從一號坑開放以來,秦俑博物館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數十個國家的元首親臨參觀,無不贊不絕口。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不僅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也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文化橋梁。
以上就是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