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題?(3)來解:因為 ,所以 ,則此銅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V空=V球-V=20 cm3-10 cm3=10 cm3,由于空心部分注滿水銀,所以V水銀=V空=10 cm3,則球的總質(zhì)量為m′球=m球+ρ水銀V水銀=89g+13.6×10g=225g.專題點評 本題采用比較體積的方法,主要是為了方便計算總質(zhì)量。那么,初二物理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分析:聲音可以在空氣、水、鋼鐵中進行傳播,且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
由于聲音在空氣、水和鋼鐵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在同一地點聲音通過空氣、水和鋼鐵傳播的時間是不同的,即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是不同的.那么我們可以根據(jù)題意(兩次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夠把這兩次聲音分辨開)和公式t=s/v
建立三個方程,分別算出要分辨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水和鋼鐵傳來的聲音、空氣和鋼鐵傳來的
聲音各自需要的距離是多少.
解答:解: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傳聲物質(zhì))依次是:鐵、水、空氣.設(shè)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
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應(yīng)有:
S1 /340m/s - S1/1700m/s≥0.1s,解得:S1≥42.5m;
要分辨(相鄰的)水和鐵傳來的聲音,應(yīng)有:
S2 /1700m/s - S2 /5100m/s ≥0.1s,解得:S2≥255m;
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鐵傳來的聲音,應(yīng)有:
S3 /340m/s - S3 /5100m/s≥0.1s,解得:S3≥36.4m.
結(jié)論:C同學(xué)與敲擊點處的距離:SC≥255m時,三種物質(zhì)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均等于或大于0.1s,能聽到三次敲擊聲.
B同學(xué)與敲擊點處的距離:255m>SB≥42.5m時,水和空氣傳播的時間間隔等于或大于0.1s(可以分辨);
42.5m>SB≥36.4m時,空氣和鐵傳播的時間間隔等于或大于0.1s(可以分辨);
但這兩種情況下,水和鐵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小于0.1s(不能區(qū)分);
因此255m>SB≥36.4m時,只能聽到兩次敲擊聲.
A同學(xué)與敲擊點處的距離:SA<36.4m時,任意兩種物質(zhì)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均小于0.1s,只能聽到一次敲擊聲.
~~~~~~~~求采納~~~~~~~~
1、如圖10甲所示,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60cm2的圓柱形物體A懸掛在細(xì)繩的下端靜止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1。將物體A浸沒在圓筒形容器內(nèi)的液體中,靜止時,容器內(nèi)的液面升高了7.5cm,如圖10乙所示,此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物體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1。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h2,物體A靜止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已知F1與F2之差為7.2N,F(xiàn)2與F3之比為5:8,h1為3cm,h2為為5cm。不計繩重,g取l0N/kg。則物體A的密度是kg/m3
。
2、有一底面積為S1的圓筒形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A的液體,一塊圓柱形金屬塊底面積為S2,用吊在天花板上一動一定的滑輪組提著,金屬塊恰好浸沒在容器中的液體中(金屬塊不觸底不碰壁),人站在地面上拉動繩子,繩端移動了S金屬塊沒離開液面,求定滑輪對天花板拉力的變化量?
3、一只廣口瓶中放有木塊,向瓶中注滿水,已知木塊兒漂浮在水面有3/10的體積露出水面,測得它們的總質(zhì)量為900g,將瓶中的水全部倒掉再向瓶中注滿另外一種液體,已知木塊有2/5的體積露出液面,測得它們的總質(zhì)量為1000g,球廣口瓶的質(zhì)量是多少?
4、有一根均勻的木棍,密度為A1,長度為L,下墜以質(zhì)量為m金屬塊,放入密度為A2的液體中(液體足夠深),木棍有h高露出液面,現(xiàn)在要想截取一段木棍兒,是剩余部分恰好全部沒入液體,問截取的長度L1=( )
5、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物體,密度之比是5:3.現(xiàn)將甲物體放入水中,乙物體放入密度為0.9×103kg/m3的液體中,靜止時甲、乙兩物體受到的浮力之比是4:5,則().
A.甲物體的密度為1.25×103kg/m3
B.乙物體的密度為0.72×103kg/m3
C.甲、乙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之比為4:5
D.甲、乙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之比為l:1
為即將到來的初二物理力與運動的測試,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接下來是我為大家?guī)淼某醵锢砹εc運動的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力與運動測試題一、填空題
1.坐在向南行駛的列車?yán)锏某丝停吹铰放缘臉淠鞠蚝笸恕H敉瑫r又看到汽車也在向后退,以地面為參照物,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 、 、 。
2跳水運動員在向下壓跳板的過程中,壓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發(fā)生______。跳板彈起過程中,跳板推運動員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運動員的______發(fā)生改變。
3.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N
4.投擲出去的籃球在空中能夠繼續(xù)飛行,這是因為籃球________;籃球在飛 行中運動方向不斷改變,這是因為籃球_______。(不計空氣阻力)
5.起重機吊著一個物體勻速上升和勻速下降,拉力分別為F1和F2,比較F1、F2,有F1 F2;這兩種狀態(tài)都是 狀態(tài)。
二、選擇題
6.隨著航天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已成功實現(xiàn)兩次載人航天飛行。在火箭推動飛船上升階段,航天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nèi)的。
1.初二物理簡答題
1.你一個透鏡,不用手接觸它的表面,如何判定它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2.寫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3.游泳后,從水中上岸時被風(fēng)吹會感到很冷,為什么?
4.夏天吃冰棒感到?jīng)隹欤壬茸右哺械經(jīng)隹欤@兩種涼快原因一樣嗎?
答:不一樣。吃冰棒感到?jīng)隹焓且驗楸刍鼰幔欢壬茸右哺械經(jīng)隹焓且驗榧涌鞖饬魉俣葋砑涌焐砩纤菡舭l(fā),從身上吸熱。
6.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為38萬千米,太陽光從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多少秒?
7.看到閃電后4秒,才聽到雷聲,問閃電處離我們有多少米?
8.光由火星傳到地球需11分鐘,求火星離地球有多遠(yuǎn)?
9.有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如何用簡便的方法粗略測出它的焦距?
10.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氣”,夏天卻看不見,為什么?
11.舞臺上常用干冰制造煙霧,這是什么物態(tài)變化?
12.陽光下和室內(nèi)各有一杯冰水混合物,哪杯的溫度高些,為什么?
13.怎樣曬衣服才能干得快?
14.使用電流表,有哪些注意事項?
15.人站在湖邊往水中看,看到清澈湖水中游動的小魚和天空的太陽。
請回答:哪個是實像,哪個是虛像?它們各是光的哪種現(xiàn)象形成的?
16.用紙折成的盒子裝上八九分滿的水,放在火上加熱,水沸騰了而紙盒卻沒有燒焦,這是什么原因?
17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各有什么特點?
18.用久了的電燈會發(fā)黑,為什么?
19. 100°C的水蒸氣與100°C的水哪種燙傷的來嚴(yán)重些?
20. 0°C的冰吸收熱量后溫度會直接升高嗎?
21.怎樣規(guī)定0°C和100°C?
22.按要求連接電路:L1和L2串聯(lián),電流表A1測量L1的電流,還有開關(guān)S。
1、根據(jù)P=F/s,得:
F=PS,P=60000pa,s=0.8cm2=0.00008m2
=60000×0.00008
=4.8N
即壓力是4.8N,同理可求:
P尖=F/s尖,s尖=0.00002m2
=4.8/0.00002
=240000pa
2、
(1)根據(jù):ρ=m/v
得:m=ρv,v=10×3×2=60m3
=2500×60
=150000kg
(2)紀(jì)念碑的底面積為:s=3×2=6m2
其對地壓力為:F=G=mg=150000×10=1500000N
根據(jù)P=F/s
得:P=1500000/6=250000pa>120000pa
所以,地面無法承受。
(3)要立在基石上,要考慮基石的面積,設(shè)基石面積為s,則基石的質(zhì)量為:
m基=ρ基v,v=sh,h=1m(基石的厚度)
所以:m基=2000s
基石的重量為:G基=m基g=20000s
對地的壓強為:
P=F總/s
即:120000=(G碑+G基)/s
代數(shù)得:120000=(1500000+20000s)/s
s=15m2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題的全部內(nèi)容,1.初二物理簡答題 1.你一個透鏡,不用手接觸它的表面,如何判定它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2.寫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3.游泳后,從水中上岸時被風(fēng)吹會感到很冷,為什么?4.夏天吃冰棒感到?jīng)隹欤壬茸右哺械經(jīng)隹欤@兩種涼快原因一樣嗎?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