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物理復習資料?10、歐姆定律意義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揭示了“導體中的電流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決定”這一制約關系。11、伏安法測電阻:把導體接入電路,使導體中通過電流,用電壓表測出燈泡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出通過燈泡的電流,再用歐姆定律公式算出燈泡的電阻。那么,九年級上冊物理復習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九年級物理的知識點很多,也很雜,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識點。
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7、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或Q吸=Vq
分子熱運動知識點
1、擴散現象
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只是擴散的快慢不同,氣體間擴散速度最快,固體間擴散速度最慢。
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
2、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汽化和液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
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影響蒸發的快慢的因素
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
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
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以上是我整理的物理重要的知識點,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才利于物理的學習和鞏固。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電現象
一、電荷:物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二、兩種電荷:
(1)正電荷:綢子摩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負電荷:毛皮摩察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4)電荷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注:兩個物體靠近時有吸引現象:①可能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
②可能一個物體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帶負電;
三、電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量,電量的單位是庫能。“Q”
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負異種電荷數完全抵消的現象,對外不顯電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②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③失去電子而帶正電(缺少電子,正電荷占優勢);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有多余的電子,負電荷占優勢)
④檢驗一個物體是否帶電的一種電器叫驗電器,它的原理:根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為了更好的幫助初三學生復習和學習,下面是我整理的 物理知識點 ,僅供參考。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力學知識點】
1.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3.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4.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5.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熱學知識點】
1.熔化、汽化、升華過程吸熱,凝固、液化、凝華過程放熱。
2.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3.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放熱溫度不一定降低(晶體凝固)。
4.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因為溫度是內能的標志;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
5.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小,但溫度不一定降低。
初三物理上冊重點公式整理歐姆定律
1.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U=U1+U2+…+Un(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I=I1+I2+…+In(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干路上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5.U=U1=U2=…=Un(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
1、靜電現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⑵摩擦起電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物體顯示出帶電的狀態。
⑶正電荷: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正電荷;負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負電荷。
⑷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體是否帶電,可使用驗電器;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⑹閃電是一種瞬間發生的大規模放電現象。
2、電路
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連接起來組成的電的路徑。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電器:利用電來工作。電源:供電;開關:控制電路通斷;導線:連接電路,形成電流的路徑;
⑵短路: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短路。整個電路短路是指電源兩端短接,這時整個電路電阻很小,電流很大,電路強烈發熱,會損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做實驗時,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電時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畫的電路圖說明注意事項:⑴用統一規定的符號;⑵連線要橫平豎直;⑶線路要簡潔、整齊、美觀。
⑷通路是指閉合開關接通電路,電流流過用電器,使用電器進行工作的狀態。斷路是指電路被切斷,電路中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⑸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區別(識別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方法:⑴路徑法⑵拆除法⑶支點法)
3、電流
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物理復習資料的全部內容,物理九年級上知識點人教版 比熱容 1.實驗:用兩相同的電加熱器給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可以看到:1)在通電相同的時間里,煤油的溫度升高得高。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溫度,則應給水的加熱的時間要長一些。2.結論:質量相同(如: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