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二卷語文卷?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6.數風流人物,那么,2017全國二卷語文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高考全國二卷語文作文是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如果考生在寫作時跑題了,與選擇的古詩詞詞意差異較大,扣的分數可能就會多一些了。
您好,今年的高考題都已經實現統一化,考試題目已經通過委婉的方式講出,只要是眾所周知的知識都是合理的,謝謝
語文:著眼閱讀素養,突出考察傳統文化
三類閱讀題成必考
“今年語文科目的一大變化,是把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題,實現了全覆蓋。”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尤立增說。
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直言:“其實,早在2017年語文考試大綱修訂時,這個變化就引起很大反響。有些學校和老師是考什么就教什么,這幾年文學類教學有淡化傾向。現在三類題都要考,會迅速扭轉語文教學一線因應試而產生的偏差。”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全國卷Ⅰ中展現中國影像發展歷程的“央視紀錄頻道”,全國卷Ⅱ中引導學生關注環保的“垃圾分類”調查。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專家表示:
“這些題目都做到了文字與圖表搭配,要求考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搜尋、鎖定、分辨和提煉關鍵信息,從而實現對考生檢索、理解、分析、評價等能力的重點考查。”
文學類文本閱讀:
全國卷Ⅰ中有反映軍民團結、民族和諧的小說《天囂》,全國卷Ⅲ中有呈現平凡溫馨生活的散文《我們的裁縫店》。
全國卷I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地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而共享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共享單車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為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也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亂停亂放、單車被盜、私自加鎖、用戶私藏、改裝兜售等。特別是近日三圣花鄉共享單車被燒案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有人據此斷言:"憑國人現在的素質,共享單車我們還玩不起。"
對此,你有什么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適用地區: 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廣東、河南)
全國卷II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
全國卷III《我的高考》或者《我看高考》(2選1)作文
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談下自己對高考的看法。
高考是高校選材育人的第一道關。高考考什么?絕不是簡單地考大綱、考教材、考知識。
以下三點內容是2017年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
重點考查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時期,抓好這一時期價值觀的培養十分重要。
2017年高考語文學科的名篇默寫中,荀子《勸學》、曹操《觀滄海》等呈現出自省好學、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古詩文閱讀中,趙憙忠于職守、忠于國家、勤政愛民,許將為官有方、護國有節,他們作為中國傳統道德的楷模,在當下也是立德樹人的榜樣。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學科堅持價值引領。一方面,注重從生活中選取典型事跡,感染觸動學生,另一方面,又聚焦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理性分析社會現象,達到情感與理智的交融,堅定理想信念。如全國Ⅰ卷39題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作法律解釋為背景材料,引導學生認識“港獨”的危害,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培養憲法意識、法治理念。
2017年高考歷史學科著重考查唯物史觀,通過古今中外對比,指引學生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如全國Ⅲ卷40題,以鄭成功收復臺灣為背景,引導學生思考收復臺灣的意義,體現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
以上就是2017全國二卷語文卷的全部內容,第一句是來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實際上它強調的是君子的個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來;第二句是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杜甫寫給弟弟的詩,體現了懷念的情緒,但到如今,它有了更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