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制堿法化學方程式?侯氏制堿法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條件為加熱。侯氏制堿法也稱聯合制堿法,主要是為了制取純堿和氯化銨。侯氏制堿法原理:先將NH3通入飽和的NaCl溶液中,那么,侯氏制堿法化學方程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方程式: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侯氏制堿法又稱聯合制堿法,是我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于1943年創立的。是將氨堿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堿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原料是食鹽水、氨氣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制取氫氣時的廢氣。
此方法提高了食鹽利用率,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純堿的成本,克服了氨堿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譽,得到普遍采用。變換氣制堿的聯堿工藝,是我國獨創,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擴展資料:
侯氏制堿法的原理:
侯氏制堿法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說的復分解反應應有沉淀,氣體和難電離的物質生成。要制純堿,先制得溶解度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氫鈉不穩定性分解得到純堿。
要制得碳酸氫鈉就要有大量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就在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形成飽和氨鹽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鈉離子,銨根離子,氯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產品處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環使用。
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
不好意思,腳標不方便打字,只能這樣了,不知你能否明白?
氨氣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氫銨,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氫銨與鹵化鈉反應生成一分子的鹵化銨和碳酸氫鈉沉淀,碳酸氫鈉之所以沉淀是因為他的溶解度很小。
根據
NH4Cl
在常溫時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溫下卻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時,向母液中加入食鹽細粉,而使
NH4Cl
單獨結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優點:保留了氨堿法的優點,消除了它的缺點,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與合成氨廠聯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氣
CO
轉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這一工序。
侯德榜制堿法方程式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在酸堿電離理論中,堿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在酸堿質子理論中堿指能夠接受質子的化合物;在酸堿電子理論中,堿指電子給予體。
聯合法制堿是以氯化鈉、二氧化碳、氨和水為原料,制取純堿,副產氯化銨的過程。純堿是基本化工原料,用量大,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氯化銨主要用作農肥,但它的質量影響著純堿工業的發展。“聯合制堿法”也被稱為“侯氏制堿法”。
聯合以食鹽、氨及合成氨工業副產的二氧化碳為原料,同時生產純堿及氯化銨兩種產品簡稱“聯合制堿”或稱“聯堿”。
“聯合制堿法”也被稱為“侯氏制堿法”。在中國的聯合制堿中,一般采用一次碳化、兩次吸氨、一次加鹽、冰機制冷的聯合制堿工藝流程。
1. NH3+H2O+CO2=NH4HCO3
2. NH4HCO3+NaCl=NH4Cl+NaHCO3↓
3. 2NaHCO3=Na2CO3+CO2+H2O
參考資料:百科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沉淀)
3.2NAHCO3=(加熱)NA2CO3+CO2+H2O
NH3+CO2+NaCl+H2O_NH4Cl+NaHCO3
侯氏制堿法化學方程式是:NaCl(飽和)+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條件為加熱。
制堿法是以食鹽、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利用這些原料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生成純堿的辦法,最有代表性的有氨堿法和聯合制堿法。
氨堿法的優點是:原料(食鹽和石灰石)便宜,副產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環使用,制造步驟簡單,適合于大規模生產。
以上就是侯氏制堿法化學方程式的全部內容,化學方程式: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侯氏制堿法又稱聯合制堿法,是我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于1943年創立的。是將氨堿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