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松原地震歷史 2013年松原最大地震 松原最大震級 松原來大地震 松原不會有大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7月23日7時13分在吉林松原市寧江區(qū)發(fā)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哈爾濱、長春等地有震感。
震中距松原市寧江區(qū)14公里、距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20公里、距肇源縣32公里、距大安市47公里、距肇州縣57公里,距松原市區(qū)18公里,嘩扮距哈爾濱市153公里。
本次地震周邊5公里內的村莊有伯都鄉(xiāng)伯都村、永清漏乎村、新安村、于家村、新立屯、新村、楊家村、聯(lián)合返蘆悉村、伯都鄉(xiāng)、仲仕村,20公里內的鄉(xiāng)鎮(zhèn)有伯都鄉(xiāng)、新民鄉(xiāng)、大洼鎮(zhèn)、新廟鎮(zhèn)、毛都站鎮(zhèn)、風華鎮(zhèn)、善友鎮(zhèn)、平鳳鄉(xiāng)、達里巴鄉(xiāng)。
震中周邊200公里內近5年來發(fā)生3級以上地震共36次,最大地震是2013年11月23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發(fā)生的5.8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96公里)。
希望震區(qū)人民平安無事。
一、松原從古至今地震表
吉林省歷史上曾發(fā)生多次破壞性地震,分別是1119年前郭地震、1902年汪清陪枯老6.7級地震、1937年吉林市北5.0級地震、1960年榆樹地震和1966年懷德5.2級地震。據(jù)《大金國志》記載,1119前郭地震造成“地震陷,死數(shù)千人”的慘重傷亡。
自1970年省地震臺網(wǎng)投入觀測以來,記錄到大量地震。這些地震主要發(fā)生在北東向斷裂和北西向斷裂上以及其圍限的塊體內。2006年在前郭老震區(qū)西南的乾安查干花鄉(xiāng)發(fā)生5.0級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等嚴重經(jīng)濟損失。
吉林省主要的地震帶(斷裂帶)有北東向的嫩江斷裂、松遼盆地東緣斷裂、伊通-舒蘭斷裂、敦化-密山斷裂、渾江斷裂、鴨綠江斷裂以及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斷裂。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從2013年10月31日吉林松原5.5級地震到今天11月26日8時,共記錄到敗蔽地震事件472次,其中3.0級以上地震20次,包括5.0—5.9級5次,4.0—4.9級5次,3.0—3.9級10次。11月25日22點09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北緯44.7度,東經(jīng)124.1度)發(fā)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擴展資料: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fā)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qū),極震區(qū)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qū)。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參考資料:地震-搜狗百科
中國地震臺網(wǎng)
二、松原歷史上發(fā)生最大的地震是多少級
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2013年10月31日11時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北緯44.6度,東經(jīng)124.2度)發(fā)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通遼、長春、哈爾濱等地有明蘆升顯震感,吉林市 農安縣有兩次明顯震感。 直接傷害:在室內因器物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傷;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傷;在野外被山上的滾石砸傷;被地光燒傷。
間接傷害:地震引起的火災;地震引起的水災;地震引起的毒氣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險品爆炸。 拓展資料: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 參考資料:-10·31松原地震。
三、至今為止松原市有發(fā)生過“地震”嗎
發(fā)生過
從2013年至今為止松原市發(fā)生過的地震:
共記錄到地震事件472次,其中3.0級以上地震20次,包括5.0—5.9級5次,4.0—4.9級5次,3.0—3.9級10次。11月25日22點09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北緯44.7度,東經(jīng)124.1度)發(fā)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地震:是指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規(guī)模”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家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chǎn)生的影響來斷定。
參考資料
中國地震臺網(wǎng):://news.ceic.ac/CD20171204015012.
四、為什么吉林松原總地震
因為吉林松原處于地質構造帶,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附近,山脈構造就是地殼活動的結果,也就會引起地震。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擴展資料:
地震開始發(fā)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qū),極震區(qū)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qū)。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據(jù)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約發(fā)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fā)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shù)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shù)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jiān)測著地震的動向。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于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級、做好防御,而不是預測地震。
極微2.0以下很小,沒感覺約每天8,000次甚微2.0-2.9人一般沒感覺,設備可以記錄約每天1,000次微小3.0-3.9經(jīng)常有感覺,但是很少會造成損失估計每年49,000次弱4.0-4.9室內東西搖晃出聲,不太可能有大量損失。當?shù)卣饛姸瘸^4.5時,已足夠讓全球的地震儀監(jiān)測得到。估計每年6,200次中5.0-5.9可在小區(qū)域內對設計/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壞,但對設計/建造優(yōu)良的建筑物則只會有少量損害。每年800次強6.0-6.9可摧毀方圓100英里以年內的居住區(qū)。每年120次甚強7.0-7.9可對更大的區(qū)域造答櫻成嚴重破壞。每年18次極強數(shù)模8.0-8.9可摧毀方圓數(shù)百英里的區(qū)域。每年1次超強9.0及其以上清畢叢每20年1次
作為一個學過地理的松原人,剛剛在昨天經(jīng)歷5.1級的地震,床一直晃個罩此不停,家里很多擺設都在晃動,叮當叮當?shù)捻懀卣鸫蟾懦掷m(xù)了兩分鐘左右。
地震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是地下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其實,每年會有很多你感覺不到的小震在發(fā)生,只是我們感覺不到而已。小震沒有破壞性,只有大孫敗的地震才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但是,迄今為止,人類無法預測地震的發(fā)生時間,也無法阻止地震的發(fā)生,我們還是順其自然吧!其實,并沒有什么可則悶顫怕的,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
地震,不管是哪種地震都是因為大陸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碰撞引起的侍改譽!松原近老段年來地震頻發(fā)只能說明該地區(qū)板塊活動殲掘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