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劑量名詞解釋?根據紫外線在皮膚上形成紅斑反應的生物學作用來測定紫外線劑量的方法稱為生物劑量測定法。紫外線燈管在一定距離內(常采用50cm)垂直照射皮膚時引起的最弱紅斑反應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個生物劑量,又稱最弱紅斑量(簡稱MED)。MED反映機體對紫外線的敏過性,故稱生物劑量(BD)。測定時采用生物劑量測定計,那么,生物劑量名詞解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新鮮傷口,如果創面沒有濃性分泌物,應使用中等劑量(大約8—10個生物劑量)進行照射,每日或隔日減少1—2個生物劑量,總共進行6—10次照射直至皮膚愈合。每次照射應包括正常皮膚1—2cm。
對于化膿性傷口,如果創面有大量濃性分泌物,需要使用大劑量照射(30—60個生物劑量),照射時避免包括正常皮膚。如果第一次照射后壞死濃性組織脫落,露出新鮮肉芽,第二次可使用中等劑量照射,方法與上述相同。如果第一次照射后濃性組織未脫落,則可再加大劑量50%,直至創面變得新鮮,總共照射4—5次。
對于急性炎癥感染,應采用中心重疊照射方法。此法適用于急性炎癥感染,使用大劑量紫外線(超紅斑量)照射病灶局部,避免包括正常皮膚,然后使用適當紅斑量照射病灶周圍5—10cm范圍的健康皮膚。當感染得到控制后,應酌情減少劑量。
1個生物劑量指的是紫外線照射人體敏感部位皮膚,產生最弱紅斑反應所需最短時間,通常以秒為單位。以紫外線治療儀體表照射器為例,1個生物劑量等于2秒(距離為5cm)。人體背部疾病照射量通常需要4—6個生物劑量,實際照射時間則為2(秒)×4—2(秒)×6,即8—12秒。以此類推。
等效生物劑量是一種評估輻射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生物學效應的方法。計算等效生物劑量的公式為:等效生物劑量(BED)=絕對劑量×修正因子。其中,絕對劑量是指輻射劑量,即所接受的射線或粒子照射的總能量。通常以Gray(Gy)為單位表示。
修正因子反映了不同類型輻射對人體組織的相對生物學影響。修正因子也被稱為相對生物學有效性(RBE)。不同的輻射類型具有不同的修正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具體的修正因子取決于輻射類型和作用部位,并且可能因國際標準或特定領域的規定而有所差異。
因此,在實際計算等效生物劑量時,應根據相關的國際、行業或專業準則來確定合適的修正因子。請注意,我無法提供特定領域或具體情境下的修正因子。如果您需要進行確切的等效生物劑量計算,請參考相關領域的權威資料或請教專業人士。
等效生物劑量的計算對于評估輻射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至關重要。正確理解和應用等效生物劑量的計算公式,有助于科研人員、醫療工作者及公眾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輻射風險。
在進行等效生物劑量計算時,應考慮多種因素,包括輻射類型、作用部位以及修正因子的準確性。這需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并遵循嚴格的計算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修正因子的選擇對等效生物劑量的計算結果有直接影響。
【答案】:垂直作用于靶組織單位面積的激光能量稱為激光的物理劑量D。物理劑量D的構成有四個要素:激光的照射功率P、作用時間t、入射角θ,以及靶組織受照射的面積S。
直接將生物組織對激光輻照的反應強弱程度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級即為激光的生物劑量。
根據紫外線在皮膚上形成紅斑反應的生物學作用來測定紫外線劑量的方法稱為生物劑量測定法。紫外線燈管在一定距離內(常采用50cm)垂直照射皮膚時引起的最弱紅斑反應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個生物劑量,又稱最弱紅斑量(簡稱MED)。MED反映機體對紫外線的敏過性,故稱生物劑量(BD)。
測定時采用生物劑量測定計,該測定計用金屬或塑料(不能通紫外線)平板制成,在平板上每相距1cm開一個5mm×15mm的長方孔,共6個孔,在該板的下方沿平板長l軸插入,塊可沿長軸滑動的插板;兩塊平板用固定帶固定之。把生物劑量測定計放在皮膚表面,一般用腹部中線右側的皮膚或上臂內側面,,不應照射的部分用不透紫外線的布類蓋好。紫外線燈啟動穩定后,開始進行測定。測定時光源與皮膚距離一般為50cm,緩慢抽動插極,每隔一定時間依次打開平板上小孔。曝光結束后,3歲以下小兒應當在照射后6~12小時判定結果,成人應在10~12小時判定,最弱紅斑出現于第幾格上.該格的曝光時間即為MED的數值。
紅斑反應于照射后24小時后往往已減弱,對于不能在6~8小時內來復查的病人,若于24小時后觀察紅斑反應時,應將測得的時間減少30%~50%。測定MED的當日,局部不作任何冷或熱疔.亦不宜洗澡。
生物劑量測定:
部位:腹部兩側,胸部兩側,大腿內側,上臂內側。
步驟:仰臥位,測定器置腹中線一側,周圍用治療巾覆蓋。
將紫外線燈垂直對準測定器,距離50cm,采用增孔法,即增加一孔給予一定的時間。
照射時每孔時間依燈管情況來決定。現舉例如下:每孔15_依次打開,結果是1′30_-1′15_-1′-45_-30_-15_。
注意事項:
測定部位應干燥清潔無破損;測定時切勿移動測定器,以免影響孔界出現誤差;測定生物劑量后,囑患者照射局部當日不能作冷、熱療,不宜洗澡。
結果判定:1)照射6~8小時后觀察結果,以出現最弱紅斑孔的照射時間為一個生物劑量。2)24小時觀察結果,則以當時存在的最弱紅斑的前一孔的照射時間計算。
以上就是生物劑量名詞解釋的全部內容,紫外線生物劑量med是指能量量度。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顯示,紫外線生物劑量是指一定時間內紫外線輻射在生物體上產生的有害效應的能量量度。它通常以比特每平方米來表示,稱為中等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