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點初中?1、密度定義式:ρ=m/V。2、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3、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 4、壓強定義式:p=F/S。5、液體壓強公式:p=ρgh 6、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7、自然界中只存在兩電荷。8、規定:⑴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 叫做正電荷;⑵ 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叫做負電荷。那么,物理知識點初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密度定義式:ρ=m/V。
2、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
3、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
4、壓強定義式:p=F/S。
5、液體壓強公式:p=ρgh
6、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7、自然界中只存在兩電荷。
8、規定:⑴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 叫做正電荷;⑵ 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叫做負電荷。
9、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同種電荷互相相斥;異種電荷互相相吸。
10、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叫做驗電器,它的原理是同種電荷互相相斥。
初二物理的知識點有哪些呢,想要學好初中物理那么對知識點的總結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為大家提供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及學習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
1、物理學史研究光、熱、力、聲、電等形形色色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觀察和實驗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
3、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長度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常用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包括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5、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①與測量的人有關;②與測量的工具有關。任何測量結果都有誤差,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絕對避免;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測量方法;
③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6、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表,時間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秒,符號是s;常用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指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第二章:聲音與環境
1、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停止;振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1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2機械能
(一)功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兩個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比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時間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時間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時間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是指機械在穩定運轉時,機械的輸出功(有用功量)與輸入功(動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2)額外功: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3)總功:W總=W有用+W額=FS
(三)機械能
1.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物理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初中物理課會讓學生了解很多生活中所出現的物理現象,那我就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初中物理知識點(1)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初中物理知識點(2)
電路有三種狀態: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并聯:把電路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并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初中物理知識點(3)
電流和電路
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
(1)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
(2)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純油(自由電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縛住了,所以才不導電的),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6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61安。
以上就是物理知識點初中的全部內容,1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