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物理公式總結?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有用推論Vt2-Vo2=2as 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豎直上拋運動有用推論Vt2-Vo2=-2gs 二、質點的運動——曲線運動、那么,必修二物理公式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覺得主要有下面幾個,你記著會用考試就OK了,看著多,但是實際上都是相貫通的!主要還得靠自己多看多做題!
1)勻變速直線運動
有用推論Vt2-Vo2=2as
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豎直上拋運動
有用推論Vt2-Vo2=-2gs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衫態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大辯mV2/r=mω2r
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靜電滾塌缺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簡諧振動F=-kx
單擺周期T=2π(l/g)1/2
F=qE
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
自由落體運動 線速度與角速度搭櫻的關系:v=wr 周期與頻率的關系:T=1/f 轉速與頻率的關系n=f 向心力 交通滲枝納行駛叢沒的最大速度: vm=p/f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物理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我虧碼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
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 EP1=EK2 EP2也可以是mv12/2 mgh1=mv22/2 mgh2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轉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負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與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時該力不做功);
(3)重力(彈力、電場力、分子力)做正功,則重力(彈性、電、分子)勢能減少
(4)重力做功和電場力做功均與路徑無關(見2、3兩式);
(5)機械能守恒成立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
(6)能的其它單位換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彈簧彈性勢能E=kx2/2,與勁度系數和形變量有關弊拍。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1)平拋運動是勻鄭仔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搭叢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
;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侍租s=3.6km/h。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以上就是必修二物理公式總結的全部內容,從物理的角度看,供選擇的方法包括模型化的方法、隔離分析的方法、等效變換的方法、疊加的思想方法、對稱處理的方法、極端分析的方法等等。從數學的角度看,有代數法、幾何方法,等等。4、學會運用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