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改革?1.確實是的。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物理進一步細化對“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題進行闡釋,明確能力考查的具體要求。這一變化進一步強調高考在考查學生核心素養方面五種能力的重要性;增加例題闡釋,那么,2017高考物理改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在為人大附中的學生上入學第一課時透露,新高考“棄物理”現象已成為趨勢。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有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僅占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
新高考之所以出現“棄物理”現象,是因為物理已不再是必考科目,物理和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一起作為選考科目,學生只需從中選考三門即可。這樣安排的好處顯而易見,它既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便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優勢科目。與其它科目相比,不少學生認為物理比較難學,學生“棄物理”而選其它科目,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導致“棄物理”漸成趨勢的另一因素,是新高考的計分規則。比如浙江的選考科目采用賦分制,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而是要根據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再給出對應分數。通常情況下,考生基數越小,賦高分就越難。既然選考物理如此“吃力不討好”,學生就會更加謹慎地選擇物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017年高考,考綱變化最大的非理綜莫屬。內容有增有減,難度勢必提升。對于理綜復習,總的看法是:一方面,得靠單科的硬工夫。另一方面要靠熟悉理綜卷子的風格和考試思路。唯有同時做好這兩點,才能達到280+甚至290+的高度。
今天,小編邀請畢業于衡水中學、目前就讀于清華大學的劉東旭學長,來為大家分享面對2017高考考綱變化,如何高效復習備考!
物化生三科如何突破?
物理篇
物理難度提升已成定局
2017最新考綱中有這么一句話:“進一步細化對理解、推理、分析綜合、應用數學解物理題、實驗能力的考查要求并增加例題。”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句廢話,這是委婉地暗示大家:以前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題目,涉及到微元累加求和、設計實驗、磁場的周期性、各種無節操的奇葩選擇,以及過程更復雜的大題,將會來勢兇猛的襲來!以后國家立志讓物理擺脫“理綜成績=110+化學+生物-0到5內任意一個隨機數”的尷尬局面。但同時,最新考綱中也有一大波例題收錄,成為我們的寶貴復習資源。
多看例題、弄懂例題、研究例題,是回歸課本、回歸考綱的重要步驟。高考所有的命題原則均為“源于課本,高于課本”,所以我們在復習時更要加強對課本的重視,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
沒改為必修,但是物理3-5是必考的。內容會結合沖量定理與機械能守恒定律,難度會加大,但是因為這是第一年,所以不用太擔心。
浙江省2017年參加高考的學生現在都改革了,語數外必考,每門150分。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術這七門里面選三門參加考試,選考的科目高二下學期就可以考掉一些科目,每個科目有考兩次的機會
我當年因為對物理興趣一般,物理成績也一般,所以沒選物理。不過女兒很喜歡物理,上手也很快,一路拔尖升班次(學校的物理簡單,這指她在外學的班次)。她現在初三,說將來高中一定選物理,說物理有趣,比歷史地理好學多了。我有些擔心,一來物理學科是傳統四大八大頂尖高中的競賽生在競爭高分段,她成績雖也不錯,估計八大也沒問題,但也怕女生最后拼不過男生,拼不過競賽生,就算考試的分還不錯,但按現在的高考計分方法分就不高了。不過最終應該會尊重她自已想法
以上就是2017高考物理改革的全部內容,浙江省2017年參加高考的學生現在都改革了,語數外必考,每門150分。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術這七門里面選三門參加考試,選考的科目高二下學期就可以考掉一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