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必備成語?高考語文常用的成語有:一鳴驚人、一石二鳥、一蹴而就、一針見血、一帆風順、一視同仁等。一、釋義 1、一鳴驚人:比喻平時沒有什么名氣,一舉做出驚人的成績。2、一石二鳥:比喻用一件事情或一個方法解決兩個問題。3、一蹴而就:比喻想一下子就做成某件事情。4、那么,高考語文必備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語文常用的成語有:一鳴驚人、一石二鳥、一蹴而就、一針見血、一帆風順、一視同仁等。
一、釋義
1、一鳴驚人:比喻平時沒有什么名氣,一舉做出驚人的成績。
2、一石二鳥:比喻用一件事情或一個方法解決兩個問題。
3、一蹴而就:比喻想一下子就做成某件事情。
4、一針見血: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地指出問題的實質。
5、一帆風順:比喻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
6、一視同仁:對人平等待遇,不分親疏貴賤。
二、出處
1、一鳴驚人:出自《后漢書·班彪傳》:彪少時,不為眾所知,及至年二十四,始以《漢賦》一鳴驚人。
2、一石二鳥:出自《戰國策·趙策》:趙武靈王欲背胡服騎射,以為一石二鳥之計。
3、一蹴而就:出自《莊子·秋水》: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故大道不擇器,至德不危坐,至言不求備于人。故曰:不專不精,不精不神。神乎神乎!其神不可識也。故曰:一蹴而就,孰能為此乎?
4、一針見血: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玄德曰:先生之言,正如一針見血。
5、一帆風順:出自《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只愿你們姊妹們都好好的,日后都能夫唱婦隨,一帆風順。
6、一視同仁: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高考語文考試中涉及到的成語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
1. 安然無恙
2. 安步當車
3. 百發百中
4. 百年樹人
5. 百折不撓
6. 半途而廢
7. 包羅萬象
8. 不厭其煩
9. 不可偏廢
10. 不勞而獲
11. 不勝枚舉
12. 不同凡響
13. 不言而喻
14. 不遺余力
15. 不擇手段
16. 才高八斗
17. 財源廣進
18. 長虹貫日
19. 長驅直入
20. 長袖善舞
21. 乘風破浪
22. 出類拔萃
23. 春風得意
24. 初生牛犢不怕虎
25. 辭舊迎新
26. 大公無私
27. 大海撈針
28. 大器晚成
29. 大展宏圖
30. 德高望重
31. 獨善其身
32. 對牛彈琴
33. 多才多藝
34. 發揚光大
35. 翻山越嶺
36. 方興未艾
37. 放馬后炮
38. 放眼世界
39. 分道揚鑣
40. 奮發圖強
41. 奮發有為
42. 奮勇當先
43. 風光旖旎
44. 風華正茂
45. 豐功偉績
46. 敷衍塞責
47. 高瞻遠矚
48. 高枕無憂
49. 根深蒂固
50. 根據地
高考語文考試常涉及的成語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高考考點成語:
1. 毛遂自薦:自愿推薦自己去做某項任務或擔任某個職位。
2. 開門見山: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
高考常見成語大致有: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動。里: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易誤:入情入理:合乎常情和道理。)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同:身無長物) 8、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高考常見成語大致有: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動。里: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易誤:入情入理:合乎常情和道理。)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同:身無長物) 8、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作為高考語文必考點之一,成語主要考察同學們平時的積累程度。下面是網我帶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推薦
1 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亦比喻爭逐的物件.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2 屢試不爽:爽,差錯。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3 鸞飄鳳泊: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4 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
5 亂箭穿心:好多箭射穿心窩,喻指內心極端痛苦。
6 略變原情:撇開表面的事實,從情理上加以原諒。
7 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
8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9 滿城風雨:比喻訊息一經傳出,就到處轟動起來,議論紛紛。
10 滿腹經綸:經綸,原指整理過的絲縷,引申為治國或辦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學問或富有政治才能。
11 滿面春風:滿臉是和藹愉快的表情春風:春天的風,比喻喜悅舒暢。
12 謾上不謾下:謾:蒙蔽,隱瞞。原指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用皮蒙住上頭,不蒙下頭。后用以泛指官場上在上級面前隱瞞真情,對下則無所顧忌地公開做壞事。
13 貌合神離:表面關系密切,而實際懷著兩條心。
14 眉高眼低:指臉上的表情、神色。形容從臉部表情上流露出來的待人好壞的態度。
以上就是高考語文必備成語的全部內容,高考語文常見成語匯總 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褒義詞)禍起蕭墻: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論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不要望文生義)連篇累牘:表示用過多篇幅敘述。(多作貶義)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