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物理筆記?9、知識點:溫度——內能(一定) 內能——溫度(不一定) 內能——熱量(不一定) 熱量——內能(一定) 溫度與熱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識點:做功沖程特征:火花塞點火,活塞向下運動,轉軸向左運動,不進氣,不排氣。 9、那么,九上物理筆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式:
速度V(m/S) v=S/t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概念: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安全電壓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第一章 聲現象
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但聲音并沒有立即消失
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①人靠聲帶的振動發聲 ②笛靠空氣柱振動發聲
聲音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能傳聲(宇航員用無線電的原因)
聲音與介質和溫度有關
感知聲音的過程
聲波 鼓膜振動 聽小骨振動 聽覺神經 大腦聽覺中樞
耳聾神經性耳聾
非神經性耳聾
骨傳導:聲音通過頭骨 頜骨把聲音傳給聽覺神經 引起聽覺
據說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鋼琴上來聽自己的演奏聲
雙耳效應: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樣,人據此區分聲音的方位
聲音的特性
①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越快 頻率越大 聲音越高
②響度(聲音的大小)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動的幅度有關 振幅越大 響度越大
③音色(聲音的區別)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
噪聲
從物理角度講:由發聲體不規則振動產生的聲音是噪聲
從生活上講:凡是影響人們正常休息 學習工作的聲音以及人們要聽見的聲音有干擾的都屬于噪聲
控制噪聲的三個途徑:①聲源處減弱 ②傳播過程中減弱 ③人耳處減弱
聲音的應用
①聲音能傳播信息 (次聲波預示天氣)
②聲音具有能量(超聲波用來 打B超 聲納 雷達……)
注:①人的聽覺范圍:20Hz—20 000Hz
②弦樂器發聲 /弦越短: 越細 越緊音調越高
空氣柱樂發聲:柱越短 越細音調越高
③道路兩旁加隔音板---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摩托車加消聲器---在聲源處減弱
戴耳罩---在人耳處減弱
④經常以選擇填空題的形式考查聲學的知識概念
第二章 光現象
光的直線傳播
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大小無關 像是倒立的實像
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便在身后出現影子
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模型法)
光速: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為3×108 m/s= 3×105km/s
V空氣?V液 ?V固(此點恰好與聲速相反)
光年是長度單位
注:“小孔成像”實驗中,小孔的形狀與像的形狀無關
經典例題:
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B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規律
C.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光的反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介質中,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① 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 法線都在同一平面 ②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當垂直入射時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為0度 ⑤反射過程中光線是可逆的(注意順序:反射在前)
兩種反射類型:鏡面反射 漫反射
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發射出去
鏡面反射 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實驗: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材料:玻璃板 白紙 兩支相同的蠟燭 刻度尺
本實驗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1) 用玻璃板的原因:方便尋找像的位置
(2) 使用刻度尺:為了測量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3) 使物與像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為了證明物像大小相同
(4) 檢驗像的虛實:用白紙做屏幕放在玻璃板后,觀察白紙,白紙上沒有想的形成,說明平面鏡所形成的虛像
平面鏡的成像規律是: (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虛像。
9年級物理復習提綱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世界》復習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固態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定。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g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一只雞約2k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4、測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下面是永昌三中的一個九年級上冊物理的筆記,沒法復制,你自己看看吧。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一種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億分之幾米(0.3-0.4nm)。
物質三態的性質:
固體:分子排列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液體: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體: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作用力微弱,易被壓縮,氣體具有流動性。
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和太陽系相似),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納米科技:(1nm=10 m),納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對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單個的原子、分子。
二、質量
質量: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的大小與形狀、狀態、位置、溫度等無關。物理量符號:m。
單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1、原理:杠桿原理。
2、注意事項:被測物體不要超過天平的稱量;向盤中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不能把砝碼弄臟、弄濕;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2)把游碼放到標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線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
筆記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在筆記中學到的東西,筆記最好是自己做的才有效果,如果不愿意做也沒關系,只要學到只是就好了。不過我也有點經驗希望對你有用,老師要求學生做筆記只是形式,很多學生怕老師就不分青白什么都記,一節課下來問他老師講什么,說不知道,反正在筆記里了,乍一看很認真了,實際呢,笨蛋一個,記得東西沒在腦子里在筆記里有什么用,課后復習還好,不復習干脆就別記,上課聽懂就好了,課后做些練習,如果上課只顧記,課后看,誰能做到啊,別人在玩你能看的進去嗎,再說了課后能有多少時間啊,你就沒別的事啦,呵呵,筆記記重點,會了就別記了,上課還是聽課為主,筆記為輔,如果是老師強行叫學生記,那就是老師有問題了。呵呵。
以上就是九上物理筆記的全部內容,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適公式)(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5、串聯電路:(1)、I=I1=I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