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物理書?(3)熱量的計算:Q吸=cm(t-t0) Q放=cm(t0-t) 84.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物理意義為:1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水常用來調節氣溫、取暖、那么,七年級物理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是八年級吧
扉頁版權編寫人員致同學們
科學之旅
有趣的聲
第一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二、我們怎么聽到聲音
三、聲音的特性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五、聲的利用
色彩斑斕的光現象
第二章 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二、生活中透鏡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四、眼睛和眼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形態各異悉嘩的物質世界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一、溫度計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租陸爛
四、升華和凝華
功勛卓著的電與磁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一、電荷
二、電流和電路
三、串聯和并聯
四、電流的強弱
五、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索引
后弊漏記
物理作為初中新接觸到的科目之一,那么它的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測量長度的常用:刻度尺。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
(2)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
(3)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3.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4.減小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改進測量方法。
5.誤差與錯誤的區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而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7.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8.速度的計算公式:
1m/s=3.6km/h
【第二章 聲現象】
9.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10.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1.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15℃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初二才有物理
整個初二只有一本物理書,順序記不太清了,大概有以下內容:
運轎差動學初步知識,包括長度的測量、位移、速度等;
熱學初步行畝知識,溫度,物質的汽化液化升華凝華等;
聲學初步知識,聲音的三要素等等;
光的折射與反射,色光的基本檔帆森知識
質量和密度;
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圖示,慣性定律等等;
簡單機械,杠桿,滑輪,輪軸
能量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人們通過語言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厭的噪聲分散人的注意力,影響工作,妨礙休息,甚至影響人的健康。各種物體的共振現象及其應用是中國人在聲學上大量發現之一。課本閱讀材料中提到的天壇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國人利用聲學原理創造出來的奇跡。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⒈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⒉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真空不能傳播聲音。⒊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如果不到0.1秒,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⒋樂音特征是:音調,響度,音色。其中音調跟發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⒌噪聲減弱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_,在傳播過程中減弱_,在耳朵處減弱_。 三、復習過程:基礎知識講解 1、 聲音的產生:A、 物體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物體的發聲就停止,但聲音可繼續傳播。B、 固體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敲打門、桌子、人在樓層上走動等等皆可使固體振動發聲。C、 也體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產生海浪聲,又如著名的錢塘江大潮所產生的巨大的濤聲。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東教育出版社的版本。泰安市新泰市初中物理課本目前有兩個版本,分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攔型山東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人喊禪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該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名為《初中物理(人教版)》,共三冊,分別是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下冊和九年級下冊。每冊都包括基礎篇和提高篇兩部分,內容涵蓋了力學、熱學、光學、電學等方面的知識。山東教育出版社版本該版本鄭衡塵初中物理教材名為《初中物理(山東版)》,共三冊,分別是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下冊和九年級下冊。每冊也都包括基礎篇和提高篇兩部分,內容涵蓋了學熱學、光學、電學等方面的知識。
以上就是七年級物理書的全部內容,該系列的教材有如下幾種:1、《從零開始讀懂物理學》:本書作者堅持從“零”開始,站在“問題”角度,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演變過程,內容涵蓋經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與統計力學、光學、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