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量流動計算?1、知低營養級求高營養級:A、獲能量最多:選最短食物鏈,按×20%計算。B、獲能量最少:選最長食物鏈,按×10%計算。2、知高營養級求低營養級:A、需最多能量:選最長食物鏈按÷10%計算。B、需最少能量:選最短食物鏈,按÷20%計算。注意:以上不等于“吃十長一”。那么,生物能量流動計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有點忘了 ,應該先知道某一營養級的總同化量吧,比如說要知道第三營養級總同化量是x kj,第四營養級總同化量y kj,那么能量傳遞效率就是y/x。 要注意的是能量傳遞效率是針對營養級來說的,而不是物種。你這道題目有一個問題就是E物種既是第三營養級又是第四營養級,不能簡單地針對這個物種出發來算傳遞效率,而是應該先分別知道第3、4營養級的同化量,高中的話應該會告訴你的,要不然沒法算。
假設流入一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1000KJ,那么一條食物鏈中,第三營養級和三級消費者最多獲得的能量應為多少?
40KJ和8KJ
因為能量在相鄰的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約是10%~20%.最高傳遞效率約是20%.第一營養級的能量為100%,則第三營養級的能量為20%*20%=4%.三級消費者即第四營養級,它的能量為4%*20%=0.8%
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單向流動:是指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個營養級。一般不能逆向流動。這是由于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確定的。如狼捕食羊,但羊不能捕食狼。逐級遞減是指輸入到一個營養級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人后一個營養級,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減少的。能量在沿食物鏈傳遞的平均效率為10%~20%,即一個營養級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個營養級所利用。 攝食量(I):表示一個生物所攝取的能量;對植物來說,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能;對于動物來說,它代表動物吃進的食物的能量。
同化量(A):對于動物來說,同化量表示消化道后吸收的能量(吃進的食物不一定都能吸收)。對分解者來說是指細胞外的吸收能量;對植物來說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日光能,即總初級生產量(GP)。
呼吸量(R):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陳代謝和各種活動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
生產量(P):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凈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機物質的形式累積在生物體內或生態系統中。對植物來說,它是凈初級生產量(NP);對動物來說,它是同化量扣除維持呼吸量以后的能量值,即P
= A - R。
改變食物比例前蛇增重1kg,消耗草為3/4 X 5 X 5 X 5 + 1/4 X 5 X 5
改變食物比例后蛇增重1kg,消耗草為 1/4 X 5 X 5 X 5 + 3/4 X 5 X 5
改變食物比例后節余的草量為:
3/4 X 5 X 5 X 5 + 1/4 X 5 X 5 —1/4 X 5 X 5 X 5 - 3/4 X 5 X 5
=25(15/4+1/4-5/4-3/4)
=50
這50kg節余的草可以經羊流入到人: 50 X 20% X 20% =2kg
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效率是:20%--10%,也就是平常說的十分之一定律。計算的方法就是以后一個營養級的生物增重一定重量消耗前一個營養級生物的重量來計算,比如:草---兔---狼。兔子增重一克需要草10克,能領傳遞效率就是10%。能量傳遞效率=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下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乘以100%
以上就是生物能量流動計算的全部內容,1.已知較低營養級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較高營養級生物獲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按最大傳遞效率百分之二十計算,即較低營養級能量(或生物量)乘(百分之二十的n次方)(n為食物鏈中由較低營養級到所需計算的營養級的箭頭數)。2.已知較高營養級的能量(或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