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七年級數學試卷下冊,七年級下冊真題卷數學

  • 數學
  • 2023-05-03
目錄
  • 七年級下冊試卷全套數學
  • 七年級下冊真題卷數學
  •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試卷及答案
  • 7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試卷
  •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 七年級下冊試卷全套數學

    知識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澤。有人感覺到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澤。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數: 、 、0.101001…(中間0依次遞增)、﹣π、 是無理數的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考點: 無理數.

    分析: 根據無理數的定義(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判斷即可.

    解答: 解:無理數有 ,0.101001…(中間0依次遞增),﹣π,共3個,

    故選C.

    點評:數首 考查了無理數的應用,注意: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無理數包括三方面的數:①含π的,②開方開不盡的根式,③一些有規律的數.

    2.(3分)(2001?北京)已知:如圖AB∥CD,CE平分∠ACD,∠A=110°,則∠ECD等于()

    A. 110° B. 70° C. 55° D. 35°

    考點: 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定義.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本題主要利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再根據角平分線的概念進行做題.

    解答: 解:∵AB∥CD,

    根據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得:

    ∴∠ACD=180°﹣∠A=70°.

    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ECD= ∠ACD=35°.

    故選D.

    點評: 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以及角平分線的概念.

    3.(3分)下列調查中,適宜采用全面調查方式的是()

    A. 了解我市的空氣污染情況

    B. 了解電視節目《焦點訪談》的收視率

    C. 了解七(6)班每個同學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

    D. 考查某工廠生產的一批手表的防水性能

    考點: 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調查結果比較準確,但所費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多,而抽樣調查得到的調查結果比較近似.

    解答: 解:A、不能全面調查,只能抽查;

    B、電視臺對正在播出的某電視節目收視率的調查因為普查工作量大,適合抽樣調查;

    C、人數不多,容易調查,適合全面調查;

    D、數量較大,適合抽查.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的區別,選擇普查還是抽樣薯侍數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普查、普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普查.

    4.(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為()

    A. B. C. D.

    考點: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分析: 分別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即可.

    解答: 解: ,由①得,x<2,由②得,x≥0,

    故此不等式組的解集為:0≤x<2,

    在數軸上表示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則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5.(3分)二元一次方程2x+y=8的正整數解有()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將x=1,2,3,…,代入方程求出y的值為正整數即可.

    解答: 解:當x=1時,得2+y=8,即談蠢y=6;當x=2時,得4+y=8,即y=4;當x=3時,得6+y=8,即y=2;

    則方程的正整數解有3個.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注意x與y都為正整數.

    6.(3分)若點P(x,y)滿足xy<0,x<0,則P點在()

    A. 第二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考點: 點的坐標.

    分析: 根據實數的性質得到y>0,然后根據第二象限內點的坐標特征進行判斷.

    解答: 解:∵xy<0,x<0,

    ∴y>0,

    ∴點P在第二象限.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7.(3分)如圖,AB∥CD,∠A=125°,∠C=145°,則∠E的度數是()

    A. 10° B. 20° C. 35° D. 55°

    考點: 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 過E作EF∥AB,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求得∠AEF和∠CEF的度數,根據∠E=∠AEF﹣∠CEF即可求得∠E的度數.

    解答: 解:過E作EF∥AB,

    ∵∠A=125°,∠C=145°,

    ∴∠AEF=180°﹣∠A=180°﹣125°=55°,

    ∠CEF=180°﹣∠C=180°﹣145°=35°,

    ∴∠E=∠AEF﹣∠CEF=55°﹣35°=20°.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作出輔助線,要求同學們熟練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8.(3分)已知 是方程組 的解,則 是下列哪個方程的解()

    A. 2x﹣y=1 B. 5x+2y=﹣4 C. 3x+2y=5 D. 以上都不是

    考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將x=2,y=1代入方程組中,求出a與b的值,即可做出判斷.

    解答: 解:將 方程組 得:a=2,b=3,

    將x=2,y=3代入2x﹣y=1的左邊得:4﹣3=1,右邊為1,故左邊=右邊,

    ∴ 是方程2x﹣y=1的解,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方程組的解即為能使方程組中兩方程成立的未知數的值.

    9.(3分)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考點: 立方根;算術平方根.

    分析: 根據立方根,平方根的定義判斷即可.

    解答: 解:A、a為任何數時,等式都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B、a為任何數時,等式都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C、原式中隱含條件a≥0,等式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D、當a<0時,等式不成立,錯誤,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應用,注意:當a≥0時, =a,任何數都有立方根

    10.(3分)若不等式組 的整數解共有三個,則a的取值范圍是()

    A. 5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

    分析:首先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據整數解的個數就可以確定有哪些整數解,根據解的情況可以得到關于a的不等式,從而求出a的范圍.

    解答: 解:解不等式組得:2

    ∵不等式組的整數解共有3個,

    ∴這3個是3,4,5,因而5≤a<6.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正確解出不等式組的解集,確定a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應遵循以下原則:同大取較大,同小取較小,小大大小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3分)(2009?恩施州)9的算術平方根是3.

    考點: 算術平方根.

    分析: 如果一個非負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術平方根,根據此定義即可求出結果.

    解答: 解:∵32=9,

    ∴9算術平方根為3.

    故答案為:3.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算術平方根的等于,其中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易與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導致錯誤.

    12.(3分)把命題“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寫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考點: 命題與定理.

    分析: 根據命題題設為: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結論為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得出即可.

    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為:“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故答案為: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點評: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判斷事物的語句叫命題,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經過推理論證的真命題稱為定理.

    13.(3分)將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的形式,則y=25﹣2x.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 把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即可.

    解答: 解:移項,得y=25﹣2x.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運算技能,表示誰就該把誰放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

    此題直接移項即可.

    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

    分析: 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不等式,再從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適合條件的正整數即可.

    解答: 解:x+4>0,

    x>﹣4,

    則不等式的解集是x>﹣4,

    故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正確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不等式應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5.(3分)某校在“數學小論文”評比活動中,共征集到論文60篇,并對其進行了評比、整理,分成組畫出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已知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那么在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27篇.

    考點: 頻數(率)分布直方圖.

    分析:根據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和總篇數,分別求出各個方格的篇數,再根據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共征集到論文60篇,

    ∴第一個方格的篇數是: ×60=3(篇);

    第二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第三個方格的篇數是: ×60=21(篇);

    第四個方格的篇數是: ×60=18(篇);

    第五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9+18=27(篇);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考查讀頻數分布直方圖的能力和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時,必須認真觀察、分析、研究統計圖,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決問題.

    16.(3分)我市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求去年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多少萬噸?設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x萬噸,y萬噸;請列出方程組.

    考點: 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利用“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即可.

    解答: 解:設A礦原計劃產煤x萬噸,B礦原計劃產煤y萬噸,根據題意得: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目中找到兩個等量關系,這是列方程組的依據.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考點: 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 根據線段AB∥x軸,則A,B兩點縱坐標相等,再利用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

    ∴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

    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故答案為:(﹣5,4)或(3,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利用分類討論得出是解題關鍵.

    18.(3分)若點P(x,y)的坐標滿足x+y=xy,則稱點P為“和諧點”,如:和諧點(2,2)滿足2+2=2×2.請另寫出一個“和諧點”的坐標(3,).

    考點: 點的坐標.

    專題: 新定義.

    分析: 令x=3,利用x+y=xy可計算出對應的y的值,即可得到一個“和諧點”的坐標.

    解答: 解:根據題意得點(3, )滿足3+ =3× .

    故答案為(3, ).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組 .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 先根據加減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根據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 ,

    ①×5+②得,2y=6,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x=6,

    故此方程組的解為 .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加減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0.(6分)解不等式: ,并判斷 是否為此不等式的解.

    考點: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估算無理數的大小.

    分析: 首先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然后系數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 解:去分母,得:4(2x+1)>12﹣3(x﹣1)

    去括號,得:8x+4>12﹣3x+3,

    移項,得,8x+3x>12+3﹣4,

    合并同類項,得:11x>11,

    系數化成1,得:x>1,

    ∵ >1,

    ∴ 是不等式的解.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簡單不等式的能力,解答這類題學生往往在解題時不注意移項要改變符號這一點而出錯.

    解不等式要依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21.(6分)學著說點理,填空:

    如圖,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

    ∵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考點: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專題: 推理填空題.

    分析: 根據垂直的定義及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定理即可證明本題.

    解答: 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屬于基礎題,關鍵是注意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定理的綜合運用.

    22.(8分)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格點三角形(頂點是網格線的交點的三角形)ABC的頂點A、C的坐標分別為(﹣4,5),(﹣1,3).

    (1)請在如圖所示的網格平面內作出平面直角坐標系;

    (2)請把△ABC先向右移動5個單位,再向下移動3個單位得到△A′B′C′,在圖中畫出△A′B′C′;

    (3)求△ABC的面積.

    考點: 作圖-平移變換.

    分析: (1)根據A點坐標,將坐標軸在A點平移到原點即可;

    (2)利用點的坐標平移性質得出A,′B′,C′坐標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矩形面積減去周圍三角形面積得出即可.

    解答: 解:(1)∵點A的坐標為(﹣4,5),

    ∴在A點y軸向右平移4個單位,x軸向下平移5個單位得到即可;(2)如圖所示:△A′B′C′即為所求;(3)△ABC的面積為:3×4﹣ ×3×2﹣×1×2﹣ ×2×4=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平移變換以及三角形面積求法和坐標軸確定方法,正確平移頂點是解題關鍵.

    23.(10分)我市中考體育測試中,1分鐘跳繩為自選項目.某中學九年級共有若干名女同學選考1分鐘跳繩,根據測試評分標準,將她們的成績進行統計后分為A、B、C、D四等,并繪制成下面的頻數分布表(注:5~10的意義為大于等于5分且小于10分,其余類似)和扇形統計圖(如圖).

    等級 分值 跳繩(次/1分鐘) 頻數

    A 12.5~15 135~160 m

    B 10~12.5 110~135 30

    C 5~10 60~110 n

    D 0~5 0~60 1

    (1)m的值是14,n的值是30;

    (2)C等級人數的百分比是10%;

    (3)在抽取的這個樣本中,請說明哪個分數段的學生最多?

    (4)請你幫助老師計算這次1分鐘跳繩測試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為及格).

    考點: 扇形統計圖;頻數(率)分布表.

    分析: (1)首先根據B等級的人數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總人數,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m的值,總人數減去其他三個小組的頻數即可求得n的值;

    (2)用n值除以總人數即可求得其所占的百分比;

    (3)從統計表的數據就可以直接求出結論;

    (4)先計算10分以上的人數,再除以50乘以100%就可以求出結論.

    解答: 解:(1)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知B等級的有30人,占60%,

    ∴總人數為:30÷60%=50人,

    ∴m=50×28%=14人,

    n=50﹣14﹣30﹣1=5;(2)C等級所占的百分比為: ×100%=10%;(3)B等級的人數最多;(4)及格率為: ×100%=88%.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頻數分布表的運用,扇形統計圖的運用,在解答時看懂統計表與統計圖得關系式關鍵.

    24.(10分)(2012?益陽)為響應市政府“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召,某小區計劃購進A、B兩種樹苗共17棵,已知A種樹苗每棵80元,B種樹苗每棵60元.

    (1)若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問購進A、B兩種樹苗各多少棵?

    (2)若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請你給出一種費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該方案所需費用.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 壓軸題.

    分析: (1)假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利用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結合單價,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2)結合(1)的解和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可找出方案.

    解答: 解:(1)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根據題意得:

    80x+60(17﹣x )=1220,

    解得:x=10,

    ∴17﹣x=7,

    答:購進A種樹苗10棵,B種樹苗7棵;(2)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

    根據題意得:

    17﹣x

    解得:x> ,

    購進A、B兩種樹苗所需費用為80x+60(17﹣x)=20x+1020,

    則費用最省需x取最小整數9,

    此時17﹣x=8,

    這時所需費用為20×9+1020=1200(元).

    答:費用最省方案為:購進A種樹苗9棵,B種樹苗8棵.這時所需費用為1200元.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根據一次函數的增減性得出費用最省方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下冊蘇科版數學期末測試卷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七年級下冊真題卷數學

    一、精心選一選(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計算(-0.25)2014×(-4)2015的結果是( )

    A.-1 B.1 C.-4 D.4

    2.方程■x-2y=x+5是二元一次方程,■是被墨跡蓋住的x的系數,請你推斷■的值屬于下列情況中的( )

    A.不可能是-1 B.不可能是-2 C.不可能是1 D.不可能是2

    3.PM2.5是大氣壓中直徑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顆粒物,將0.0000025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2a-2= B. -2a2=4a2 C.2a×3b=5ab D.3a4÷2a4=

    5.如果把 中的x,y都擴大10倍,余扮那么這個分式的值( )

    A.不變 B.擴大30倍 C.擴大10倍 D.縮小到原來的

    6.為了了解我校1200名學生的身高,從中抽取了200名學生對其身高進行統計分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200名學生是總體 B.每個學生是個體

    C.200名學生是抽取的一個樣本 D.每個學生的身高是個體

    信毀模7.化簡:( - )·(x-3)的結果是( )

    A.2 B. C. D.

    滑緩8.若方程 - =7有增根,則k的值為( )

    A.-1 B.0 C.1 D.6

    9.若方程組 的解與方程組 的解相同,則a,b的值是( )

    A. B. C. D.

    10.如圖,AD平分∠BDF,∠3=∠4,若∠1=50°,

    ∠2=130°,則∠CBD的度數為( )

    A.45° B.50°

    C.60° D.65°

    二、細心填一填(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分解因式:3x3-6x2y+3x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對于實數a,b,定義新運算如下:a※b= ,例如2※3=2-3= ,計算[2※(-4)]×[(-4)※(-2)]=___________.

    13.計算:-22+(-2)2-(- )-1=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若等式(6a3+3a2)÷6a=(a+1)(a+2)成立,則a的值為________________.

    15.如圖是七年級(1)班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扇形統計圖,如果參加藝術類的人數是16人,那么參加其它活動的人數是________人

    第15題圖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16.如圖,將三角形紙板ABC沿直線AB平移,使點移到點B,若∠CAB=50°,∠ABC=100°,則∠CBE的度數為___________.

    17.對某班的一次數學測驗成績(分數取正整數,滿分為100分)進行統計分析,各分數段的人數如圖所示(每一組含前一個邊界值,不含后一個邊界值),組界為70~79分這一組的頻數是__________;頻率是_____________.

    18.某單位購買甲、乙兩種純凈水共用250元,其中甲種水每桶8元,乙種水每桶6元,乙種水的桶數是甲種水的'桶數的75%,設買甲種水x桶,乙桶水y桶,則所列方程組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76分,解答要求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計算步驟)

    19.(本題滿分8分)

    計算:(1) ; (2)

    20.(本題滿分8分)

    解不等式組,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21.(本題滿分6分)

    先化簡,再求值

    ,其中 ,y=2.

    22.(本題滿分8分)

    因式分解

    (1)

    23.(本題滿分6分)

    如圖,方格中有一條美麗可愛的小金魚.

    (1)若方格的邊長為1,則小魚的面積為 .

    (2)畫出小魚向左平移10格后的圖形(不要求寫作圖步驟和過程).

    24.(本題滿分8分)

    如圖,在△ABC中,∠B=54°,AD平分∠CAB,交BC于D,E為AC邊上一點,連結DE,∠EAD=∠EDA,EF⊥BC于點F.

    求∠FED的度數.

    25.(本題滿分10分)

    某服裝店用10000元購進A,B兩種新式服裝,按標價售出后可獲得毛利潤5400元(毛利

    潤=售價-進價),這兩種服裝的進價、標價如表所示:

    類型、價格 A型 B型

    進價(元/件) 80 100

    標價(元/件) 120 160

    (1)這兩種服裝各購進的件 數;

    (2)如果A種服裝按標價的8折出售,要使這 批服裝全部售出后毛利潤不低于2000元,則B種服裝至多按標價的幾折出售?

    26.(本題滿分10分)

    對x,y定義一種新運算T,規定:T(x,y)= (其中a、b均為非零常數),這里等式右邊是通常的四則運算,例如:T(0,1)= =2b-1.

    (1)已 知T(1,-1)=-2,T(4,2)=3.

    ①求a,b的值;

    ②若關于m的不等式組 恰好有2個整數解,求實數p的取值范圍;

    ( 2)若T(x,y)=T(y,x)對任意實數x,y都成立(這里T(x,y)和T(y,x)均有意義),則a,b應滿足怎樣的關系式?

    27.(本題滿分12分)

    (1)AB‖CD,如圖1,點P在AB、CD外面時,由AB‖CD,有∠B=∠BOD,又因為∠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如圖2,將點P移到AB、CD內部,以上結論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則∠BPD、∠B、∠D之間有何數量關系?請證明你的結論.

    (2)如圖3,若AB、CD相交于點Q,則∠BPD、∠B、∠D 、∠BQD之間有何數量關系(不需證明)?

    (3)根據(2)的結論求圖4中∠A+∠B+∠C+∠D+∠E+∠F的度數.

    (4)若平面內有點A1、A2、A3、A4、A5、A6、A7、A8,連結A1A3、A2A4、A3A5、A4A6、A5A7、A6A8、A7 A1、A8 A2,如圖5,則∠A1+∠A2+∠A3+∠A4+∠A5+∠A6+∠A7+∠A8的度數是多少(直接寫出結果)?

    若平面內有n個點A1、A2、A3、A4、A5、??????,An,且這n個點能圍成的多邊形為凸多邊形,連結A1A3、A2A4、A3A5、A4A6、A5A7,??????,An-1A1、AnA2,則∠A1+∠A2+∠A3+∠A4+??????+∠An-1+∠An的度數是多少(直接寫出結果,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試卷及答案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使之變得完善,那就把它拋棄,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不知如何使用,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一問題中,自變量是(C)

    A.沙漠B.駱駝C.時間D.體溫

    2.如果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一個長方形場地,設長方形的面積為S(m2),周長為p(m),一邊長為a(m),那么S,p,a中,常量是(C)

    A.aB.SC.pD.p,a

    3.一輛汽車以平均速度6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則它所走的路程s(km)與所用的時間t(h)之間的關系式為(D)

    A.s=60tB.s=60tC.s=t60D.s=60t

    4.某產品每件成本10元,試銷階段每件產品的銷售價x(元)與產品的日銷售量y(件)之間的關系如下表,下面能表示日銷售量y(件)與銷售價x(元)的關系式是(C)

    x(元)152025…

    y(件)252015…

    A.y=x+40B.y=-x+15C.y=-x+40D.y=x+15

    5.根據生物學研究結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呈現如圖規律,由圖可以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男生在13歲時身高增長速度最快

    B.女生在10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放慢

    C.11歲時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基本相同

    D.女生身高增長的速度總比男生慢

    6.彈簧掛重物后會伸長,測得彈簧長度y(cm)最長為20cm,與所掛物體重量x(kg)間有下面的關系:

    x01234…

    y88.599.51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x與y都是變量,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B.所掛物體為6kg,彈簧長度為11cm

    C.物體每增加1kg,彈簧長度就增加0.5cmD.掛30kg物體時一定比原長增加15cm

    7.三角形ABC的底邊BC上的高為游友譽8cm,當它的底邊BC從16cm變化到5cm時,三角形ABC的面積(B)

    A.從20cm2變化到64cm2B.從64cm2變化到20cm2

    C.從128cm2變化到40cm2D.從40cm2變化到128cm2

    8.小強將一個球豎直向上拋起,球升到點,垂直下落,直到地面.在此過程中,球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中的哪一幅來近似地刻畫(C)

    9.對于關系式y=3x+5,下列說法:①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②x的數告腔值可以任意選擇;③y是變量,它的值與x無關;④這個關系式表示的變量之間的關系不能用圖象表示;⑤y與x的關系還可以用表格和圖象表示,其中正確的是(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⑤

    10.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書,如圖是他離家的距離y(千米)與時間x(分)的函數圖象,根據圖象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小王去時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鐘

    C.小王去時所花的時間少于回家所花的時間D.小王去時走上坡路,回家時走下坡路

    11.如圖是反映兩個變量關系的圖,下列的四個情境比較合適該圖的是(B)

    A.一杯熱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溫與時間的關系神段

    B.一輛汽車從起動到勻速行駛,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C.一架飛機從起飛到降落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12.如圖所示,三角形ABC的底邊BC=x,頂點A沿BC邊上高AD向D點移動,當移動到E點,且DE=13AD時,三角形ABC的面積將變為原來的(B)

    A.12B.13C.14D.16

    13.“龜兔賽跑”講述了這樣的故事:的兔子看著緩慢爬行的烏龜,驕傲起來,睡了一覺.當它醒來時,發現烏龜快到終點了,于是急忙追趕,但為時已晚,烏龜還是先到達了終點….用s1,s2分別表示烏龜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為時間,則下列圖象中與故事情節相吻合的是(D)

    14.如圖是我國古代計時器“漏壺”的示意圖,在壺內盛一定量的水,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壺壁內畫有刻度,人們根據壺中水面的位置計時,用x表示時間,y表示壺底到水面的高度,則y與x的變量關系式的圖象是(C)

    15.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P為正方形邊上一動點,沿A→D→C→B→A的路徑勻速移動,設P點經過的路徑長為x,三角形APD的面積是y,則下列圖象能大致反映變量y與變量x的關系圖象的是(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6.在一定高度,一個物體自由下落的距離s(m)與下落時間t(s)之間變化關系式是s=12gt2(g為重力加速度,g=9.8m/s2),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時間t是自變量,距離s是因變量.

    17.汽車開始行駛時,油箱中有油55升,如果每小時耗油7升,則油箱內剩余油量y(升)與行駛時間t(小時)的關系式為y=-7t+55.

    18.某烤雞店在確定烤雞的烤制時間時,主要依據的是下面表格的數據:

    雞的質量(kg)0.511.522.533.54

    烤制時間(min)406080100120140160180

    若雞的質量為4.5kg,則估計烤制時間200分鐘.

    19.如圖所示的圖象反映的過程是:小明從家去書店看一會兒書,又去學校取封信后馬上回家,其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小明離家的距離,則小明從學校回家的平均速度為6km/h.

    20.如圖所示是關于變量x,y的程序計算,若開始輸入的x值為6,則最后輸出因變量y的值為42.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80分)

    21.(8分)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時間/年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米1.5301.5351.5401.5411.5431.550

    (1)這個表格反映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這個表格反映出因變量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解:(1)時間與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之間的關系.時間是自變量,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因變量.

    (2)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隨時間的增加而增高.

    22.(8分)溫度的變化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請根據圖象與同伴討論某天溫度變化的情況.

    (1)這一天的溫度是多少?是在幾時到達的?最低溫度呢?

    (2)這一天的溫差是多少?從最低溫度到溫度經過多長時間?

    (3)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下降?

    解:(1)37℃;15時;23℃.

    (2)14℃;12小時.

    (3)從3時到15時溫度在上升.從0時到3時溫度在下降,15時以后溫度在下降.

    23.(10分)分析下面反映變量之間關系的圖,想象一個適合它的實際情境.

    解:答案不,如:(1)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蓄水量,那么這個圖可以描述為:一個水池先放水,一段時間后停止,隨后又接著放水直到放完.

    (2)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高度,那么這個圖就可以描述為:一架飛機從一定的飛行高度慢慢下降一個高度,然后在這一高度飛行了一段時間后,快到機場時,開始降落,最后降落在機場.

    24.(12分)科學家研究發現,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y(米∕秒)與氣溫x(℃)有關:當氣溫是0℃時,音速是331米∕秒;當氣溫是5℃時,音速是334米∕秒;當氣溫是10℃時,音速是337米∕秒;當氣溫是15℃時,音速是340米∕秒;當氣溫是20℃時,音速是343米∕秒;當氣溫是25℃時,音速是346米∕秒;當氣溫是30℃時,音速是349米∕秒.

    (1)請你用表格表示氣溫與音速之間的關系;

    (2)表格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3)當氣溫是35℃時,估計音速y可能是多少?

    解:(1)

    x(℃)051015202530…

    y(米/秒)331334337340343346349…

    (2)表格反映了音速和氣溫之間的關系.氣溫是自變量,音速是因變量.

    (3)352米/秒.

    25.(12分)文具店出售書包和文具盒,書包每個定價為30元,文具盒每個定價為5元.該店制定了兩種優惠方案:①買一個書包贈送一個文具盒;②按總價的九折(總價的90%)付款.某班學生需購買8個書包、若干個文具盒(不少于8個),如果設文具盒個數為x(個),付款數為y(元).

    (1)分別求出兩種優惠方案中y與x之間的關系式;

    (2)購買文具盒多少個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解:(1)依題意,得y1=5x+200,y2=4.5x+216.

    (2)令y1=y2,即5x+200=4.5x+216.解得x=32.

    當購買32個文具盒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26.(14分)如圖表示甲騎電動自行車和乙駕駛汽車沿相同路線由A地到B地兩人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請你根據這個圖象回答下面的問題:

    (1)誰出發較早?早多長時間?誰到達B地較早?早多長時間?

    (2)請你求出表示電動自行車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式.

    解:(1)甲早出發2小時,乙早到B地2小時.

    (2)y=18x.

    27.(16分)如圖棱長為a的小正方體,按照下圖的方法繼續擺放,自上而下分別叫第一層、第二層…第n層.第n層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記為S.解答下列問題:

    (1)按要求填寫下表:

    n1234…

    S13610…

    (2)研究上表可以發現S隨n的變化而變化,且S隨n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規律,請你用式子來表示S與n的關系,并計算當n=10時,S的值為多少?

    解:(1)如表所示.

    (2)S=n(n+1)2.當n=10時,S=10×(10+1)2=55.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時作業本答案參考

    7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試卷

    六月來到了,期末考試也隨之到來,同學們要如何準備呢?下面是我帶來的關于7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7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

    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3,4)位于( )

    A、第核耐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為了了解全校七年級300名學生的視力情況,駱老師從中抽查了50名學生

    的視力情況、針對這個問題,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300名學生是總體 B、每名學生是個體

    C、50名學生是所抽取的一個樣本 D、這個樣本容量是50

    3、導火線的燃燒速度為0.8cm/s,爆破員點燃后跑開的速度為5m/s,為了點火

    后能夠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帶,導火線的長度至少是( )

    A、22cm B、23cm C、24cm D、25cm

    ?5x?3<3x?54、不等式組?的解集為x<4,則a滿足的條件是( ) x

    A、a<4 B、a?4 C、a?4 D、a?4

    5、下列四個命題:①對頂角相等;②內錯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

    互相平行;④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于另一個角的兩邊,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其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A、1個 B、2個改耐春 C、3個 D、4個

    6、下列運動屬于平移的是( )

    A、蕩秋千 B、地球繞著太陽轉C、風箏在空中隨風飄動 D、急剎車時,汽車在地面上的滑動

    7、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5,估計它的邊長大小在( )

    A、2與3之間 B、3與4之間 C、4與5之間 D、5與6之間

    8、已知實數x,y滿足x?2??y?1?2?0,則x?y等于( )

    A、3 B、-3 C、1 D、-1

    9、如圖是丁丁畫的一張畝改臉的示意圖,如果用(0,2)表示左眼,

    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1,0) B、(-1,0)C、(-1,1) D、(1,-1)

    10、根據以下對話,可以求得嬡嬡所買的筆和筆記本的價格分別是( )

    A、0.8元/支,2.6元/本 B、0.8元/支,3.6元/本

    C、1.2元/支,2.6元/本 D、1.2元/支,3.6元/本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1、已知a、b為兩個連續的整數,且

    a?b? 。

    212、若m?3??n?2??0,則m?2n的值是______。

    13、如圖,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直

    線b上;若∠1=40°,則∠2的度數為 。

    14、某初中學校共有學生720人,該校有關部門從全體學

    生中隨機抽取了50人,對其到校方式進行調查,并

    將調查的結果制成了如圖所示的條形統計圖,由此可

    以估計全校坐公交車到校的學生有 人。

    15、設?x?表示大于x的最小整數,如?3??4,??1.2???1,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填寫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①?0??0;②?x??x的最小值是0;③?x??x的最大值是0;

    ④存在實數x,使?x??x?0.5成立。

    三、解答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x?3y?1?x?2?0,16、 解方程組?17、解不等式組:? 3x?2y?82x?1≥3x?1.?????

    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 2 -

    ?1?70°,求∠3的大18、 如圖所示,直線a、b被c、d所截,且c?a,c?b,

    小、

    19、某校為了開設武術、舞蹈、剪紙等三項活動課程以提升學生的體藝素養,隨

    機抽取了部分學生對這三項活動的興趣情況進行了調查(每人從中只能選一項),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圖兩幅統計圖,請你結合圖中信息解答問題:

    (1)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2)本次抽樣調查的樣本容量是 ;

    (3)已知該校有1200名學生,請你根據樣本估計全校學生中喜歡剪紙的人數是 。

    20、在我國沿海地區,幾乎每年夏秋兩季都會或多或少地遭受臺風的侵襲,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氣象臺2010年發布的第13號臺風“鲇魚”的有關信息:請在下面的經緯度地圖上找到臺風中心在16日23時和17日23時所在的位置。

    - 3 -

    四、實踐與應用(21、22小題每題7分,23、24小題每題8分,共30分)

    21、今年春季我縣大旱,導致大量農作物減產,下圖是一對農民父子的對話內

    容,請根據對話內容分別求出該農戶今年兩塊農田的產量分別是多少千克?

    22、丁丁參加了一次智力競賽,共回答了30道題,題目的評分標準是這樣的:

    答對一題加5分,一題答錯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這次競賽中丁丁的得分要超過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對多少題?

    23、如圖,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數。

    - 4 -

    24、我們知道a?b?0時,a3?b3?0也成立,若將a看成a3的立方根,b看成b3的

    立方根,我們能否得出這樣的結論:若兩個數的立方根互為相反數,則這兩個數也互為相反數。

    (1)試舉一個例子來判斷上述猜測結論是否成立;

    (2)若?2x與3x?5互為相反數,求1?x的值。

    7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答案:

    11.7;12.-1;13.50?;14.216;15.④.

    ?x?2y?1①16.解: .? 3x?2y?11②?

    ①+②,得4x=12,解得:x=3.

    將x=3代入①,得9-2y=11,解得y=-1.

    - 5 -

    ?y??1

    17.解:由x?2?0,得x?2. ?x?3∴方程組的解是 ?

    2?x?1?≥3x?1,2x?2≥3x?1.得解得x≤3.

    ∴不等式組的解集是2?x≤3.在數軸上表示如下:略。 由

    c?b,18.解:∵c?a,∴a∥b.

    ∴∠1=∠2.

    又∵∠2=∠3,

    ∴∠3=∠1=700.

    19.解:(1)24人;(2)100;(3)360人.

    20.答案:略。(沒標注日期酌情扣分)

    21.解:設去年第一塊田的花生產量為x千克,第二塊田的花生產量為y千克,根據題意,得

    ?x?y?470?(1?80%)x?(1?90%)y?57 解得 ?

    100?(1?80%)?20,370?(1?90%)?37 ?x?100??y?370

    答:該農戶今年第一塊田的花生產量是20千克,第二塊田的花生產量是37千克.

    22.解:設丁丁至少要答對x道題,那么答錯和不答的題目為(30-x)道. 根據題意,得5x??30?x?>100. 130

    6. 解這個不等式得

    x取最小整數,得x?22. x>

    答:丁丁至少要答對22道題.

    23.略。

    24。答案:(1)∵2+(-2)=0,而且23=8,(-2)3=-8,有8-8=0,

    ∴結論成立;

    ∴即“若兩個數的立方根互為相反數,則這兩個數也互為相反數.”是

    成立的.

    (2)由(1)驗證的結果知,1-2x+3x-5=0,∴x=4,∴1?x?1?2??1。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題

    一、認真填一填:(每題3分,共30分)

    1、劇院里5排2號可以用(5,2)表示,則(7,4)表示 。

    2、不等式-4x≥-12的正整數解為

    - 6 - ADC

    3、要使

    2x?4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34、若x=16,則x=______;若x=-8,則x=____

    ________.

    5、若方程組??x?y?5的解滿足方程x?y?a?0,則a的值為_____.

    ?2x?y?5

    2

    6、若│x+z│+(x+y),則x+y+z=_______.

    BEACD7、如圖所示,請你添加一個條件使得AD∥BC, 。 ....8、若一個數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則這個數是 。

    9、點P(-2,1)向上平移2個單位后的點的坐標為 。

    10、某校去年有學生1000名,今年比去年增加4.4%,其中寄宿學生增加了6%,走讀學生減少了2%。問該校去年有寄宿學生與走讀學生各多少名?設去年有寄宿學生x名,走讀學生y名,則可列出方程組為 。

    二、細心選一選:(每題3分,共30分)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在同一平面內,如果a⊥b,b⊥c,則a⊥c。C、相等的角是對頂角; D、在同一平面內,如果a∥b,b∥c,則a∥c。

    12、觀察下面圖案,在A、B、C、D四幅圖案中,能通過圖案(1)的平移得到的是( )

    (1) A B C D

    13、有下列說法:(1)無理數就是開方開不盡的數;(2)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

    (3)無理數包括正無理數、零、負無理數;(4)無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其中正確的說法的個數是( )A.1 B.2 C.3 D.4

    14、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a的平

    、a的立

    0.1 D

    15、若A(2x-5,6-2x)在第四象限,則X的取值范圍是( )

    A、x>3 B、x>-3 C、 x<-3 D、x<3

    16、如圖,下面推理中,正確的是()A.∵∠A+∠D=180°,∴AD∥BC; B.∵∠C+∠D=180°,∴AB∥CD;C.∵∠A+∠D=180°,∴AB∥CD; D.∵∠A+∠C=180°,∴AB∥CD

    17、方程2x-3y=5,x+3y=6,3x-y+2z=0,2x+4y,5x-y>0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個。

    A.1 B.2 C.3 D.4

    18

    、為保護生態環境,陜西省某縣響應國家“退耕還林”號召,將某一部分耕地改為林地,改變后,林地

    - 7 -

    面積和耕地面積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是林地面積的25%,為求改變后林地面積和耕地面積各多少平方千米。設改變后耕地面積x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積y平方千米,根據題意,列出如下四個方程組,其中正確的是( )

    A??x?y?180?x?y?180?x?y?180?x?y?180B?C?D?

    ?y?x?25%?x?y?25%?x?y?25%?y?x?25%

    ?x??219、不等式組?的解集是( )A.x<-3 B.x<-2 C.-3

    20、.若不等式組的解集為-1≤x≤3,則圖中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四、解答題: 25、解方程組和不等式(組):(10分, 每題3分 )

    (1)?

    ?x?y?3?x?1?6(x?3) (3)? (4)?2?3x?8y?145(x?2)?1?4(1?x)??2?3?3?2.

    已知AD⊥BC,FG⊥BC,垂足分別為D、G,且∠1=∠2,猜

    想DE

    AC有怎樣的關系?試說明理由.

    五、應用題:

    26、根據所給信息,分別求出每只小貓和小狗的價格. (4分)

    買 一共要70元,

    - 8 -

    一共要50元.

    如圖, 已知A(-4,-1),B(-5,-4),C(-1,-3),△ABC經過平移得到的△A′B′C′,△ABC中任意一點P(x1,y1)平移后的對應點為P′(x1+6,y1+4)。 (1)請在圖中作出△A′B′C′;(2)寫出點A′、B′、C′的坐標.

    小龍在學校組織的社會調查活動中負責了解他所居

    住的小區450戶居民的家庭收入情況. 他從中隨機調查了40戶居民家庭收入情況(收入取整數,單位:

    元),并繪制了如下的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8

    分)

    戶數201612840

    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

    根據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補全頻數分布表.(2)補全頻數分布直方圖. (3)繪制相應的頻數分布折線圖.

    (4)請你估計該居民小區家庭屬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約有多少戶?

    情系災區. 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地震給四川,甘肅,陜西等地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難發生后,我校師生和全國人民一道,迅速伸出支援的雙手,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為了支援災區學校災后重建,我校決定象災區捐助床架60個,課桌凳100套.現計劃租甲、乙兩種貨車共8輛將這些物質運往災區,已知一輛甲貨車可裝床架5個和課桌凳20套, 一輛乙貨車可裝床架10個和課桌凳10套.(7分)

    (1)學校如何安排甲、乙兩種貨車可一次性把這些物資運到災區?有幾種方案?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經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4的絕對值是()

    A.B.C.4D.﹣4

    考點:絕對值.

    分析:根據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即可求解.

    解答:解:﹣4的絕對值是4.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絕對值的性質,要求掌握絕對值的性質及其定義,并能熟練運用到實際運算當中.

    絕對值規律總結: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2.下列各數中,數值相等的是()

    A.32與23B.﹣23與(﹣2)3C.3×22與(3×2)2D.﹣32與(﹣3)2

    考點: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乘方的意義,可得答案.

    解答:解:A32=9,23=8,故A的數值不相等;

    B﹣23=﹣8,(﹣2)3=﹣8,故B的數值相等;

    C3×22=12,(3×2)2=36,故C的數值不相等;

    D﹣32=﹣9,(﹣3)2=9,故D的數值不相等;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乘方,注意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

    3.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

    A.0.39B.0.40C.0.4D.0.400

    考點:者橋臘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分析:把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就是對這個數百分位以后的數進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0.4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四舍五入的方法,是需要識記的內容.

    4.如果是三次二項式,則a的值為()

    A.2B.﹣3C.±2D.±3

    考點:多項式.

    專題消胡:計算題.

    分析:明白三次二項式是多項式里面次數的項3次,有兩個單項式的和.所以可得結果.

    解答:解:因為次數要有3次得單項式,

    所以|a|=2

    a=±2.

    因為是兩項式,所以a﹣2=0

    a=2

    所以a=﹣2(舍去).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對三次二項式概念的理解,關鍵知道多項式的次數是3,含有兩項.

    5.化簡p﹣[q﹣2p﹣(p﹣q)]的結果為()

    A.2pB.4p﹣2qC.﹣2pD.2p﹣2q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整式的加減混合運算法則,利用去括號法則有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合并同類項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p﹣[q﹣2p﹣p+q],

    =p﹣q+2p+p﹣q,

    =﹣2q+4p,

    =4p﹣2q.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減運算,解此題的關鍵是根據去括號法則正確去括號(括號前是﹣號,去括號時,各項都變號).

    6.若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則m的值為()

    A.﹣1B.0C.1D.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方程的解的定義,把x=2代入方程2x+3m﹣1=0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

    ∴2×2+3m﹣1=0,

    解得:m=﹣1.

    故選:A.

    點評: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定義,方程的解就是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7.某校春季運動會比賽中首滑,八年級(1)班、(5)班的競技實力相當,關于比賽結果,甲同學說:(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乙同學說:(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若設(1)班得x分,(5)班得y分,根據題意所列的方程組應為()

    A.B.

    C.D.

    考點: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此題的等量關系有:(1)班得分:(5)班得分=6:5;(1)班得分=(5)班得分×2﹣40.

    解答:根據(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有:

    x:y=6:5,得5x=6y;

    根據(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得x=2y﹣40.

    可列方程組為.

    故選:D.

    點評:列方程組的關鍵是找準等量關系.同時能夠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對等量關系①把比例式轉化為等積式.

    8.下面的平面圖形中,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的是()

    A.B.C.D.

    考點:幾何體的展開圖.

    分析:由平面圖形的折疊及正方體的展開圖解題.

    解答:解:選項A、B、D中折疊后有一行兩個面無法折起來,而且缺少一個底面,不能折成正方體.

    故選C.

    點評:熟練掌握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是解題的關鍵.

    9.如圖,已知∠AOB=∠COD=90°,又∠AOD=170°,則∠BOC的度數為()

    A.40°B.30°C.20°D.10°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先設∠BOC=x,由于∠AOB=∠COD=90°,即∠AOC+x=∠BOD+x=90°,從而易求∠AOB+∠COD﹣∠AOD,即可得x=10°.

    解答:解:設∠BOC=x,

    ∵∠AOB=∠COD=90°,

    ∴∠AOC+x=∠BOD+x=90°,

    ∴∠AOB+∠COD﹣∠AOD=∠AOC+x+∠BOD+x﹣(∠AOC+∠BOD+x)=10°,

    即x=10°.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角的計算、垂直定義.關鍵是把∠AOD和∠AOB+∠COD表示成幾個角和的形式.

    10.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況用如圖所示的統計圖來表示,則從圖中可以看出()

    A.一周支出的總金額

    B.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C.一周各項支出的金額

    D.各項支出金額在一周中的變化情況

    考點:扇形統計圖.

    分析:根據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扇形統計圖,熟知從扇形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和總數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在(﹣1)2010,(﹣1)2011,﹣23,(﹣3)2這四個數中,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17.

    考點: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的減法;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的數與最小的數,再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1)2010=1,(﹣1)2011=﹣1,﹣23=﹣8,(﹣3)2=9,

    ∴的數是(﹣3)2,最小的數是﹣23,

    ∴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9﹣(﹣8)=17.

    故答案為:17.

    點評:此題考查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這組數據的值與最小值是本題的關鍵.

    12.已知m+n=1,則代數式﹣m+2﹣n=1.

    考點:代數式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分析已知問題,此題可用整體代入法求代數式的值,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然后把m+n=1代入求值.

    解答:解:﹣m+2﹣n=﹣(m+n)+2,

    已知m+n=1代入上式得:

    ﹣1+2=1.

    故答案為:1.

    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數學整體思想的掌握運用及代數式求值問題.關鍵是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

    13.已知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則3m﹣5n的值為﹣7.

    考點:同類項.

    專題:計算題.

    分析: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可得m=2n﹣3,2m+3n=8,分別求得m、n的值,即可求出3m﹣5n的值.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m=2n﹣3,2m+3n=8,

    將m=2n﹣3代入2m+3n=8得,

    2(2n﹣3)+3n=8,

    解得n=2,

    將n=2代入m=2n﹣3得,

    m=1,

    所以3m﹣5n=3×1﹣5×2=﹣7.

    故答案為:﹣7.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同類項得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得出m=2n﹣3,2m+3n=8.

    14.已知線段AB=8cm,在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M的長為2cm或6cm.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計算題.

    分析:應考慮到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多種可能,即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或點C在線段AB上.

    解答:解:①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此時AC=AB+BC=12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6cm;

    ②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AB﹣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2cm.

    故答案為6cm或2cm.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點間的距離的知識點,利用中點性質轉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系是解題的關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化線段之間的數量關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點.

    三、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5.

    考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在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一是要注意運算順序,先算高一級的運算,再算低一級的運算,即先乘方,后乘除,再加減.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運算.二是要注意觀察,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以提高運算速度及運算能力.

    解答:解:,

    =﹣9﹣125×﹣18÷9,

    =﹣9﹣20﹣2,

    =﹣31.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綜合運算能力,解題時還應注意如何去絕對值.

    16.解方程組:.

    考點: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等式的性質把方程組中的方程化簡為,再解即可.

    解答:解:原方程組化簡得

    ①+②得:20a=60,

    ∴a=3,

    代入①得:8×3+15b=54,

    ∴b=2,

    即.

    點評:此題是考查等式的性質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的加減消元法.

    四、(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7.已知∠α與∠β互為補角,且∠β的比∠α大15°,求∠α的余角.

    考點:余角和補角.

    專題:應用題.

    分析:根據補角的定義,互補兩角的和為180°,根據題意列出方程組即可求出∠α,再根據余角的定義即可得出結果.

    解答:解:根據題意及補角的定義,

    ∴,

    解得,

    ∴∠α的余角為90°﹣∠α=90°﹣63°=27°.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補角、余角的定義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難度適中.

    18.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圖中AC+AD+AB的長度和.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先根據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出BC的長,再由C是AB的中點得出AC及AB的長,故可得出AD的長,進而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CD=1cm,D是CB中點,

    ∴BC=2cm,

    又∵C是AB的中點,

    ∴AC=2cm,AB=4cm,

    ∴AD=AC+CD=3cm,

    ∴AC+AD+AB=9cm.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兩點間的距離,熟知各線段之間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五、(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9.已知,A=a3﹣a2﹣a,B=a﹣a2﹣a3,C=2a2﹣a,求A﹣2B+3C的值.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將A、B、C的值代入A﹣2B+3C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從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2B+3C=(a3﹣a2﹣a)﹣2(a﹣a2﹣a3)+3(2a2﹣a),

    =a3﹣a2﹣a﹣2a+2a2+2a3+6a2﹣3a,

    =3a3+7a2﹣6a.

    點評:本題考查了整式的加減,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去括號法則,熟練運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點.

    20.一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之和是7,如果這個兩位數加上45,則恰好成為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對調之后組成的兩位數.求這個兩位數.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數字問題;方程思想.

    分析:先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分別為x,7﹣x,根據題意列出方程,求出這個兩位數.

    解答:解: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為x,則個位數字為7﹣x,

    由題意列方程得,10x+7﹣x+45=10(7﹣x)+x,

    解得x=1,

    ∴7﹣x=7﹣1=6,

    ∴這個兩位數為16.

    點評:本題考查了數字問題,方程思想是很重要的數學思想.

    六.(本題滿分12分)

    21.取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如圖①所示,折疊一個角,記頂點A落下的位置為A′,折痕為CD,如圖②所示再折疊另一個角,使DB沿DA′方向落下,折痕為DE,試判斷∠CDE的大小,并說明你的理由.

    考點:角的計算;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專題:幾何圖形問題.

    分析:根據折疊的原理,可知∠BDE=∠A′DE,∠A′DC=∠ADC.再利用平角為180°,易求得∠CDE=90°.

    解答:解:∠CDE=90°.

    理由:∵∠BDE=∠A′DE,∠A′DC=∠ADC,

    ∴∠CDA′=∠ADA′,∠A′DE=∠BDA,

    ∴∠CDE=∠CDA′+∠A′DE,

    =∠ADA′+∠BDA,

    =(∠ADA′+∠BDA′),

    =×180°,

    =90°.

    點評:本題考查角的計算、翻折變換.解決本題一定明白對折的兩個角相等,再就是運用平角的度數為180°這一隱含條件.

    七.(本題滿分12分)

    22.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國家自2007年起出臺了一系列“資助貧困學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向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實施,學校需要調查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下是某市城郊一所中學甲、乙兩個班的調查結果,整理成表(一)和圖(一):

    類型班級城鎮非低保

    戶口人數農村戶口人數城鎮戶口

    低保人數總人數

    甲班20550

    乙班28224

    (1)將表(一)和圖(一)中的空缺部分補全.

    (2)現要預定2009年下學期的教科書,全額100元.若農村戶口學生可全免,城鎮低保的學生可減免,城鎮戶口(非低保)學生全額交費.求乙班應交書費多少元?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3)五四青年節時,校團委免費贈送給甲、乙兩班若干冊科普類、文學類及藝術類三種圖書,其中文學類圖書有15冊,三種圖書所占比例如圖(二)所示,求藝術類圖書共有多少冊?

    考點:條形統計圖.

    分析:(1)由統計表可知:甲班農村戶口的人數為50﹣20﹣5=25人;乙班的總人數為28+22+4=54人;

    (2)由題意可知:乙班有22個農村戶口,28個城鎮戶口,4個城鎮低保戶口,根據收費標準即可求解;

    甲班的農村戶口的學生和城鎮低保戶口的學生都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總人數為25+5=30人,全班總人數是50人,即可求得;

    (3)由扇形統計圖可知:文學類圖書有15冊,占30%,即可求得總冊數,則求出藝術類圖書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

    (1)補充后的圖如下:

    (2)乙班應交費:28×100+4×100×(1﹣)=2900元;

    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100%=60%;

    (3)總冊數:15÷30%=50(冊),

    藝術類圖書共有:50×(1﹣30%﹣44%)=13(冊).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計圖,從不同的統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數據;扇形統計圖直接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大小.

    八、(本題滿分14分)

    23.如圖所示,∠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數.

    (2)如果(1)中∠AOB=α,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3)如果(1)中∠BOC=β(β為銳角),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4)從(1)(2)(3)的結果你能看出什么規律?

    (5)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借鑒解法,請你模仿(1)~(4),設計一道以線段為背景的計算題,并寫出其中的規律來?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規律型.

    分析:(1)首先根據題中已知的兩個角度數,求出角AOC的度數,然后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可知角平分線分成的兩個角都等于其大角的一半,分別求出角MOC和角NOC,兩者之差即為角MON的度數;

    (2)(3)的計算方法與(1)一樣.

    (4)通過前三問求出的角MON的度數可發現其都等于角AOB度數的一半.

    (5)模仿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也在已知條件中設計兩條線段的長,設計兩個中點,求中點間的線段長.

    解答:解:(1)∵∠AOB=90°,∠BOC=30°,

    ∴∠AOC=90°+30°=120°,

    又OM平分∠AOC,

    ∴∠MOC=∠AOC=60°,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45°;

    (2)∵∠AOB=α,∠BOC=30°,

    ∴∠AOC=α+30°,

    又OM平分∠AOC,

    ∴∠MOC=∠AOC=+15°,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

    (3)∵∠AOB=90°,∠BOC=β,

    ∴∠AOC=90°+β,

    又OM平分∠AOC,

    ∴∠MOC=∠AOC=+45°,

    又∵ON平分∠BOC,

    ∴∠NOC=∠BOC=

    ∴∠MON=∠MOC﹣∠NOC=45°;

    (4)從(1)(2)(3)的結果可知∠MON=∠AOB;

    (5)

    ①已知線段AB的長為20,線段BC的長為10,點M是線段AC的中點,點N是線段BC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②若把線段AB的長改為a,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③若把線段BC的長改為b,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④從①②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規律為:MN=A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會對角平分線概念的理解,會求角的度數,同時考查了學會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以及會根據角和線段的緊密聯系設計實驗的能力.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亚洲av无码不卡|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