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蘇省語文高考?那么,2017江蘇省語文高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屆江蘇高考文言文這樣復習才能高效:
如何有效復習高考的文言文部分,很多同學不知如何入手。其實,文言文的復習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文言文得分的提高也是可以循序漸進的,下面我提供給大家幾條途徑。
-從教材復習入手,注意語言積累與知識遷移。 雖然目前高考不使用課本中的語言材料命題,但是對教材的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文高考文言文中的知識點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直接或間接遷移。 例如: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要求寫出考題文言文中兩個"絕"字的含義。前句"余與二奴東越二嶺,人跡絕矣"中的"絕"與《石鐘山記》"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口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中的“絕”同義;而后句“涉不必有津,沖湍惡瀧,不無絕也”中的“絕”是“橫渡”之意,與《勸學》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絕”同解。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題中,要求解釋“旬日”和“已而”兩個詞的含義。分別出現在教材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和《促織》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教材是我們復習的重要材料,絕對不能忽視。 -從常見實詞入手,注意選段特點與要點把握。
語文考綱明確規定語文高考難易比例3:7,基礎部分顯得非常重要。在平時的復習中,我們應該以“常見的實詞為主,以不常見的實詞為輔;以常見的實詞為主,以不常見的句法、虛詞為輔。”對常見的實詞(約120左右)我們要了解其所有義項,做到能在不同的場合識別,并在考題中有準確的判斷與回答。 其次,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了解高考文言選段的特點,對其有所準備。高考文言選段從體裁上說,史傳類的作品出現的頻率較高,主要以敘述為主,議論較少,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簡潔。選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從內容上看,選文的主人公大多為有聲名的文臣武將,人物皆為正面形象,選文主要圍繞該人物展開記敘。
那么,我們平時的準備中,就可以有意選擇一些這樣的作品進行閱讀訓練,并注重史傳類作品的特點,并歸納其要點。如:了解職官變動的文言詞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征、辟、薦、舉、拜、除、授;表示升官職的詞語:起、擢、拔。表示降職、罷免的詞語:貶、謫、左遷、罷、免、黜。又如了解常見職官詞語的含義。表示武官的詞語:一般稱呼為將軍、尉、將、司馬、節度使、掌書記、參謀、參軍等。表示文官的詞語:一般稱呼為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太守、刺史、長史、知州、知府、令等。這些對復習都非常重要。 -從考點方向入手,注意整體閱讀與能力提高。
緊密圍繞考綱復習,緊密以考點為主攻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卷文言文從2002年開始就有這樣的變化趨勢,以整體理解為主,以考現代文的方式要求文言文閱讀成為高考文言文的重點,這對于同學們也是較難把握的。
所以,在復習訓練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對訓練題的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文體特點抓重點、抓中心句、找關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內容及主旨的理解。通過理解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系,對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寫作的意圖是贊揚還是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還是獲得什么啟示。對議論文也要通過論點、論據和論證的分析,聯系作者的身世和所處的時代,重點弄清作者的觀點態度。通過轉變閱讀方法,閱讀觀念來提高自己文言的整體能力。
21b是矩陣,可以考概率分布,計數原理,數學歸納法,空間向量1-14是填空題,附加題一共40分,21d是不等式,每題10分。22和23題不確定,二項式定理等,每個解答題有2到3小題,考生從四條中選兩題作答,共160分,也是每題10分,滿分20分,15-20是解答題,第21題是四選二,21a是平面幾何證明,21c是坐標系與參數方程。理科還有附加題,每題5分,解析幾何(側重拋物線),前三題每題14分,后三題每題16分
2015年江蘇卷高考作文題:智慧是一種經驗,智慧是一種能力,智慧是一種境界。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一一角度自選,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材料給智慧三種判斷,為了拓展思維和寫作空間,又把智慧比喻成大自然,智慧有自身的景象,這就給了我們寫作擴寬了思維。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寫呢?有這幾種寫法:一,運用材料里的判斷寫。可以寫智慧是一種經驗,或者智慧是一種能力,也可以寫智慧是一種境界。可以寫其中一種。把判斷作為論點,進行論證。二,把這三種判斷都作為論點,運用論據進行論證。三。自己把智慧做出判斷,進行論證。比如,可以把智慧比如成隱形的翅膀,我們充分運用智慧這雙隱形翅膀,協助我們去實現夢想,在天空高高飛翔。其實第三種更是我們提倡的,充分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這樣的立意更具有創造性,可以得到閱卷老師的欣賞。
①取材于“洗澡”這樣的日常小事,表現當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過“洗澡”引起的故事,體現作者對社會和人際關系變化的第三和思考;③“洗澡”觸發的人物深層的心理波瀾,深入提示人性的奧妙和復雜,表現作者對某種地域、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審視。
觀點二:使小說的結構藝術精巧、高明。
①以“洗澡”作為全文的結構線索,似拙實巧,俗中見雅,以小見大;②用“洗澡”穿針引線,使小說中兩面三個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聯系自然,轉換自如。③以“洗澡”作結,畫龍點睛,一語雙關,平中見奇,舍蓄而有余味。
觀點三:使小說的象征意蘊舍蓄、多元
①以“洗澡”為紐帶,通過對人物言行與心理錯位而有控制的敘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結尾一語雙關,畫龍點睛;②小說人物都沒有姓名,有助于啟發讀者體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蘊立體多元,“洗澡”內含的反思層次豐富,針對面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夠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洗澡一語雙關既指平常意義的洗澡,又諷刺男子的小家子氣.
作為一個江蘇的文科考生我談一談我的感受,首先,語文200中的前160分的七道選擇題確實比去年要簡單,文言文也相對平和,較之去年也下降了些,但是,文學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和去年一樣的難;作文也是避開了大熱話題而選擇了車。40分附加分整體比去年難,主要是難在材料概括分析題,其他還可以。
以上就是2017江蘇省語文高考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