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課本?初一語文下冊課本目錄 第一單元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2、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3、*丑小鴨(安徒生)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5、那么,初一語文下冊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第五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初一語文課本上的古詩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下語文古詩文,歡迎參考閱讀!
1、童趣
(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詩人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里,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詩人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只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詩人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云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云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詩人感到高興極了。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第五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初一下冊語文第一課生字詞拼音如下:
1.元勛yuán xūn。
2.奠基diàn jī。
3.選聘xuǎn pìn。
4.謠言yáo yán。
5.背誦bèi sòng。
6.晝夜zhòu yè。
7.昆侖kūn lún。
8.摯友zhì yǒu。
9.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10.鮮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 。
11.至死不懈zhì sǐ bú xiè 。
12.鞠躬盡瘁jū gōng jìn cuì。
13.當之無愧dāng zhī wú kuì。
14.家喻戶曉jiā yù hù xiǎo。
15.鋒芒畢露fēng máng bìlù。
16.婦孺皆知fù rǔ jiē zhī。
課文介紹:
《鄧稼先》是楊振寧寫的一篇記人傳記型文章,以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民族情結、五十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
此文收錄在2017年春季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材第1課,課文錄音在2017新版中增設,由楊波朗讀。
一屠(tú)晚歸,擔(dà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xiá)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
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
以上就是初一語文下冊課本的全部內容,初一下冊語文第一課生字詞拼音如下:1.元勛yuán xūn。2.奠基diàn jī。3.選聘xuǎn pìn。4.謠言yáo yán。5.背誦bèi sòng。6.晝夜zhòu yè。7.昆侖kūn lún。8.摯友zhì yǒu。9.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