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化學家?我國著名化學家及其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1、莊長恭 他是一位有機化學家,也是中國甾體化學的先驅者和有機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福建泉州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經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那么,中國著名化學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鳴龍(1898~1979),有機化學家。江蘇揚州人。1917年畢業于江蘇省揚州中學,1918年畢業于浙江醫院專科學校。1924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后,任浙江醫藥專科學校教授兼主任。
1934~1940年先后在德國符茲堡大學、德國先靈藥廠研究院、英國倫敦大學做訪問教授。1940年回國,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5~1952年,先后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教授、默克藥廠研究員。
1952年回國后,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院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數學物理化學部委員、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38年開始從事甾體化學的研究。首次發現甾體中的雙烯酮反應,用于生產女性激素。發現變質山道年的4個異構體在酸堿中可以成圈轉變,由此推斷出山道年及4個變質山道年的相對構型。
1945年在美國從事凱西納—華爾夫還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國際上稱之為黃鳴龍還原法。他還領導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協助工業部門投入了生產。領導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計劃生育藥物,為建立甾體藥物工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關于甾體合成和甾體反應的研究,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王璡,分析化學家、教育家。是我國近代分析化學和中國科學史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畢生致力于理科和師范大學的教育和科學研究,培育了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他還長期從事化學史的研究工作,是用分析實驗結果為依據并與歷史考證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化學史的開拓者之一。候德榜,著名化工專家,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閩候縣坡尾鄉一農民家庭,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19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美國教會的福州英華書院,1910年考取清華留學預備學堂高等科,1913年以全部功課十科均滿分完成預科學業并公費派往美國留學,191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專業、191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21年10月回國后出任中國化工工業開拓者范旭東開的天津塘沽堿廠總工程師。建國后,1951年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今中科院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副主席。1963年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候德榜一生功績卓越,為中國化學工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是中國近代化工工業的奠基人,世界制堿權威。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撰寫過《manufactureofsoda》、《從化學家觀點談原子能》、《制堿工學》等10余部著作,發表過60多篇論文,被范旭東稱為“國寶”,其塑像立于北京化工大學院內,為后人共仰。
1、孫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陜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宋朝追封妙應真人,道教尊為天醫妙應廣援善濟真君,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2、劉安,西漢沛郡豐人,劉邦之孫,劉長之子,淮南王,都壽春,現留名著《淮南子》,是古代科學思想的總合代表著作。劉安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貢獻,他曾召門客,一同撰寫《鴻烈》。也因為劉安雅好辭賦的關系,門客們善于辭賦,其所用的筆名有“淮南小山”、“淮南大山”等之類。《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被告謀反而畏罪自殺。
3、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4、陶弘景(456年4月30日-536年3月12日;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號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南朝道士、醫學家、文學家與書法家。
我國著名化學家及其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
1、莊長恭
他是一位有機化學家,也是中國甾體化學的先驅者和有機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福建泉州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經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并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后,他在湖北武昌大學、東北大學、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大學任教。
2、侯德榜
他是一位化工學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也是“侯氏聯合制堿法”的發明者。1890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候官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11年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10門功課都拿了滿分的好成績,1913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于清華學校。
3、李遠哲
他是一中國臺灣省的化學家,曾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36年11月出生于臺灣省新竹市,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分校的教授,李遠哲先后擔任過中央研究院院士、日本學士院名譽會員、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會長等職務。
4、黃鳴龍
他是一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898年8月出生于江蘇省揚州市,畢業于現在的浙江大學醫學系,畢業后遠赴瑞士留學,后又在德國深造,1924年獲得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4年回到中國后,歷任浙江省衛生試驗所化驗室主任。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閩侯(今福州),科學家,化學家,赴美留學,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1921年獲博士學位。被選入美國最高榮譽sigmaxi科學會會員。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譽滿國際化學工業界,英國皇家學會聘他為名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也先后聘他為榮譽會員。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鰲峰坊人,改名高士其,棄仕途和金錢不要,立志不做官,不愛錢,以科學家造福中國。192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學士學位。1930年又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中國為記念他的貢獻,把國際的一顆行星命名為高士其星。科學家,化學家。細菌和病毒學家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鄭貞文(1891年—1969年)字幼坡,號心南,福州長樂縣人。1891年3月2日出生于福州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12歲時考取秀才,15歲赴日本留學。1909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1915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攻讀理論化學,1918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
以上就是中國著名化學家的全部內容,劉志剛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化學會和美國化學會會士,從事有機合成和配位化學等研究,主要貢獻在醛縮反應、席夫堿式反應及其機理等方面。傅承奎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