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一)前言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當然是2017年正式頒布的。在正式頒布之前,可能有幾年的孕育時間,經過多次校正之后,2017年正式頒布。
1. 高中語文都有哪些古文(最好是課標規定的)
人教版的大致有:《詩經》里的《氓》《無衣》《靜女》
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勾踐滅吳》《觸龍說趙太后》
諸子散文:《季氏將伐顓臾》《齊桓晉文之事》《勸學》等等。
屈原的《離騷》(節選)
賈誼的《過秦論》
李密的《陳情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唐詩若干首,像杜甫的《登高》《蜀相》《登岳陽樓》等。
韓愈《師說》《祭十二郎文》
《柳毅傳》杜牧的《阿旁宮賦》
歐陽修的《伶官傳序》蘇洵的《六國論》蘇軾的《赤壁賦》
宋詞若干,如蘇軾的《念奴嬌》柳永的《雨霖鈴》辛棄疾的《永遇樂》等等
關漢卿的《竇娥冤》(節選)王實甫的《西廂記》(節選)湯顯祖的《牡丹亭》(節選)
袁宏道的《虎丘記》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姚鼐的《登泰山記》龔自珍的《病梅館記》
2. 高中課標要求的必備古詩文篇目
必修一:荊軻刺秦王(背誦易水送別)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歸園田居; 蘭亭集序; 赤壁賦; 游褒禪山記(背誦第2——3段)必修三:蜀道難;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 琵琶行; 寡人之于國也(背誦全文) 《孟 子》 勸學(背誦全文) 《荀 子》 過秦論(背誦最后三段) 賈 誼必修四:念奴嬌?赤壁懷古(背誦全文) 蘇 軾 定風波(背誦全文) 蘇軾 水龍吟 (背誦全文)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背誦全文) 辛棄疾 醉花陰(背誦全文) 李清照 聲聲慢(背誦全文) 李清照 廉頗藺相如列傳(背誦最后五段) 《史記》【這是我們學校的要求背誦的古詩文,但必修五我忘記了~不知道適不適合樓主學校的要求~】。
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缺咐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勞動為必修課程,共6學分,其中志孝卜愿服務為2分,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3年內不少于40小時。該方案還伏慎純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各學科明確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任務后,學科核心素養應該達到的水平,各水平的關鍵表現構成評價學業質量的標準。
相關資料
方案合理確定了各類課程學分比例。在畢業總學分不變的情況下,對原必修課程學分進行重構,由必修課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組成,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學分。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將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中小學課程體系,我部組織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行了升尺修訂。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語文、歷史和生物學課程標準修訂涉及前言及正文部分,其它學科課程標準修訂僅涉及前言部分。現將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印發各地,請遵照執行。
擴展資料
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培祥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普通高中的培養目配笑搏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
一、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一)文化熏陶浸染
1、優秀傳統文化:陶淵明、蘇軾、歸有光、老子、孔子等人生態度。
2、革命文化:過秦論、赤壁賦、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放號、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等的社會變革。
3、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改造我們的學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等。
(二)語文課程內容與學生自身成長的融合
設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
(三)愛自己、愛人民、愛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引導學生形成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為己、為人、為國、為世界擔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以核心素養為本,推進語文課程深層次的改革
(一)重視思想品質、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的培養
設計啟示性、陶冶性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多經歷、多體驗,不僅是知識技能等外顯的項目訓練,更要重視優良思想品質、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的綜合與內化。
(二)以核心素養為本,重視審美素養的培養
在語言建構與運用中,掌握方法、養成習慣、形成語感,培養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審美感知、審美途徑、審美創造等思維能力,繼承與創新文化。
三、加強實踐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實踐活動中學語文
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增強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意識及能力。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的全部內容,?一、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一)文化熏陶浸染 1、優秀傳統文化:陶淵明、蘇軾、歸有光、老子、孔子等人生態度。2、革命文化:過秦論、赤壁賦、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