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必修一公式大全?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那么,高一數學必修一公式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寬 S = ab
正方形的面積 = 邊者知祥長×邊長 S = a2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平行四邊形的猛判面積=底×高 S=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首搏)×高÷2 S=(a+b)h÷2
直徑=半徑×2 d=2r
以上內容參考:-數學公式
三角函數公式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仿游角盯液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備則銷((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數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一數學必修一前三章公式總結》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章 集合(jihe)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jihe)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 2.元素的互異性; 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肢喊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稿敏平等的,沒有先后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記作:N
正整數集 N*或 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關于“屬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 記作 a∈A ,相反,a不屬于集合A 記作 a?A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然后用一個大括號括上。
對數的運算法則:
1、log(a) (M·N)=log(a) M+log(a) N
2、log(a) (M÷N)=log(a) M-log(a) N
3、log(a) M^n=nlog(a) M
4、log(a)b*log(b)a=1
5、log(a) b=log (c) b÷log (c) a
指數的運算法則:褲彎
1、[a^m]×[a^n]=a^(m+n)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2、[a^m]÷[a^n]=a^(m-n) 【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
3、[a^m]^n=a^(mn) 【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4、[ab]^m=(a^m)×(a^m) 【積的乘方,等于各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擴展資料
相關定義
如果
即a的x次方等于N(a>0,且a≠1),那么數x叫做以a為底N的對數(logarithm),記作
其中,a叫做對數的底數,N叫做真數,x叫做“以a為底N的對數”。
1、特別地,我們稱以10為底的對數叫做常用對數(common logarithm),并記為lg。
2、稱以無理數e(e=2.71828...)為底的對數稱為自然對數(natural logarithm),并記為ln。
高一數學必修一所改行碧有公式歸納如下:帶物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核舉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以上就是高一數學必修一公式大全的全部內容,(1)偶函數 一般地,對于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數.(2).奇函數 一般地,對于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