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mol氯化銅生成幾mol氯化亞銅 氯化亞銅的化學式? 氯化亞銅的簡介 氯化亞銅與乙二胺反應 Cucl是過氧化物嗎?
無機里一定是CuCl,而在有機里,山脊坦有時在一些權威文獻中也會見到Cu2Cl2,這是習慣問題。
比野陵如無逗桐機里是HAc,而在有機里是HOAc 。其實都一樣的。
CuI+KI==K[CuI?]
現象就是CuI溶解
這是碘量法中的某一步,配合反應,Cu+的特征配位數為2,所以形成CuI2-離子
CuI2-穩定性好,所以Cu+不會歧化
碘化亞銅與其它鹵化亞銅(不穩定的氟化亞銅除外)類似,碘化亞銅的晶體在室信梁溫下為閃鋅礦結構(?-CuI),兩種離子都為四面體配位。加熱至390°C時轉變為纖鋅礦結構(β-CuI),若溫度高于440°C,則以立方型結構存在(α-CuI)。
由于碘化亞銅中的銅-鹵素鍵鍵長(2.338?)大于另外兩個鹵化亞銅,故碘化亞銅的這兩個轉變溫度比氯化亞銅和溴化亞銅的相應轉變溫度都要低。
擴展資料:
由碘與氫氧化鉀作用生成碘化鉀,碘酸鉀,水,之后用還原鐵粉還原而得。
由于碘屬于溫和的還原劑,因此碘離子I?可被強氧化劑如氯氣等氧化為I?單質:
2 KI(aq) + Cl?(aq)→ 2 KCl + I?(aq)
該反應可用于天然產物當中提取碘,也可驗證氯氣的存在。空氣也可以氧化碘離子,當KI樣品長期放置后用二氯甲烷淋洗可以發現萃取層的顏色為紫色(碘單質溶于有機溶劑的顏色)。當處于酸性環境中,氫碘酸(HI)是一種強還原劑。
鐵屑法原料易得,價格便激侍宜,生產安全,操作易掌握,但收率偏低。還原法甲酸來源有限,生產過程中有碘酸鹽生成,成品不宜作食品添加劑,但工藝比較簡單。中和法所得氫碘酸系強酸,腐蝕性強,需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滑鉛運但所得成品純度較高。
氯化亞銅這個化學物質的化學式應該寫作CuCl。
在這樣的式子當中,由于亞銅是正一價的,所以是只需要一個銅原子亂老和氯原子做匹配鬧此就可以嘩彎升了。
氯化亞銅耐禪的分子式是Cucl
銅離子是團搜+2價,亞銅離子是+1價,氯離子是塌畝歷-1價,所以氯化亞銅的分子式是CuCl
英文名:Cuprous chloride
中文別名:氯化亞銅(高活性);一氯化銅;氯化亞銅(I)
英文名稱 Copper(I) chloride
英文別名 cuprous chloride solution; Copperchloridelightgraypowder; Cuprous chloride; COPPER(I)CHLORIDE; Copperchlorideanhydrous; Copper(I) chloride solution; chlorocopper
德文名稱:Kupferchlorid
法文名稱:le chlorure cuivreux
用途: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 并用于顏料, 防腐等工業
CAS號:7758-89-6
溶度積:172*10^-7 (25℃)
EINECS號 231-842-9
性狀:白色立方結晶或白色粉末(見右圖)。相對密度4.14。熔點430℃。沸點1490℃。微溶于水,水溶性:0.06 g/L (25℃),溶于氨水生成絡合物,溶于濃鹽酸生成H3CuCl4,亦可溶于硫代硫酸鈉溶液,NaCl溶液和KCl溶液生成相應配合物,不溶于乙醇。
露置于空氣中易被氧化為綠色的高價銅鹽,見光則分解,變成褐色。在干燥空氣中穩定,受潮則易變藍到棕色。熔融時呈鐵灰色,露置空氣中迅速氧化成堿式鹽,呈綠色。遇光變成褐色。在熱水中迅速水解生成氧化亞銅水合物而呈紅色,與閉粗強酸緩慢反應。CuCl的鹽酸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而生成復合物氯化羰基亞銅[Cu2Cl2(CO)2·2H2O](有毒?。?,加熱時又可將一氧化碳放出,若有過量的Cu2Cl2存在,該睜野溶液對CO的吸收幾乎是定量的,所以此反應在氣體分析中可用于測定混合氣體中CO的量。
CuCl是共轎早鎮價化合物,其熔體導電性差。測定其蒸氣的相對分子質量,證實它的分子式應是Cu2Cl2,通常將其化學式寫成CuCl
質量標準:化工行業標準 HG/T 2960-1979(1988)(注:已作廢,被HG/T 2960-2000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