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歷史?魏晉時期 置僰道縣 南北朝時期 梁武帝設戎州,北周時,宜賓城戎州仍置,另新設外江縣。隋時期 外江縣復名僰道縣 唐時期 屬劍門道,置戎府,稱戎州。北宋時期 置戎州,蜀梓州路,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敘州,那么,宜賓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宜賓古稱僰道,也作戎州,后改稱敘州。自唐以來,一直為州、郡、府、縣治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建為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中培后改為永寧綏靖公署),領宜賓悶培裂、瀘縣、隆昌、富順、南溪、宜賓、慶符、古宋、長寧、高縣、屏山、興文和珙縣。螞閉
宜賓,別稱:“僰道” 、“戎州”、“敘州城”,位于中國四川省中南部。
因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長江至此始稱“長江”,故宜賓也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長江宜賓—宜昌段亦稱川江。
宜賓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晌頌唯文化宴培名城,舉世聞名的名酒五糧液,即產于這里,發櫻高達的釀酒工業使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
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
中文名稱: 宜賓 外文名稱: Yibin 別名: 酒都,敘府,戎州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下轄地區: 翠屏區、宜賓縣等1區9縣 *** 駐地: 翠屏區蜀南大道8號 電話區號: 0831 郵政區碼: 644000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 面積: 13283平方公里 人口: 526.98萬人(2008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著名景點: 蜀南竹海,石海洞鄉等 機場: 宜賓菜壩機場 火車站: 宜賓站 車牌代碼: 川Q 市花: 黃桷蘭 市樹: 油樟 行政代碼: 511500
滿意請采納
宜賓的歷史特點:宜賓文化底蘊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年釀酒史、3000年種茶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酒文化
蜀南竹海山頂看竹波萬里情景
酒之歷史: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老棚民依托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有史可考,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侍團則、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30]
竹文化
竹之美景:宜賓是一個以綠色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因《臥虎藏龍》而名揚天下的蜀南竹海則是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風徐來,極目之處,盡皆竹浪,北宋文人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氣魄和雄渾。
竹之工藝:借助豐富的竹子資源,在宜賓市長寧、江安縣形成了許多以竹子為原料的工藝品,品種多,涵蓋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編等,特別是借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種工藝品,江安竹簧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8]
竹之美食:宜賓人以竹子為原料作出了各種菜肴,進而形成了“全竹席”,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或橡配合著其他美味原料可以制作出“竹之佳肴”,如竹筒飯、竹根酒、竹葉黃粑、三鮮竹蓀湯、涼拌筍絲等。
僰人是濮人,是先祖阿濮的子孫!
僰道是僰人(濮人)用肉體、鮮血和生命
開辟出來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五尺道
僰道就是宜賓
宜賓是僰人(濮人)用肉體、鮮血和生命
洨筑起來的悠遠渾厚繁華的古城……古稱僰道
宜賓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東靠萬里長江,西接大小涼山,南近滇、黔,北連川中腹地,素為川南形勝。因金沙江、岷江在宜賓交匯始稱長江,故宜賓市又稱“萬里長信遲江第一城”。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蔽乎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宜賓還形成了具有本地區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獨特的川南民俗風情等,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和影響。宜賓位于川滇黔結合部,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舉世聞名的名酒五糧液即產于這里。古稱僰道,為刺人聚居之地,戰國后期屬秦蜀郡,自西漢建縣已有2180多年的建城史,北宋政和四年(1114),僰道縣始改名宜賓縣。1951年設市。全市轄1區9縣,現有人口515萬,區域面積1328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5.2萬,面積1123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有說戰國時秦滅蜀(前316年)后,宜賓市境已屬蜀郡;史籍則載系戰國后期(前250年左右)李冰通僰后方納入蜀郡范疇。
宜賓,文化底蘊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多年釀酒史、3000多年種茶史,是國務院命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歷代名人輩或山芹出,養育了李碩勛、唯銷趙一曼、陽翰笙、唐君毅、余澤鴻等無數革命先衫畢烈和文壇大師,積聚了多姿多彩的長江文化、酒文化、僰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戰文化、民俗風情文化。
以上就是宜賓歷史的全部內容,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民國2年(1913年)廢敘州府,宜賓縣及原府屬各縣歸四川省下川南道(次年改為永寧道)管轄。民國23年(1935年)3月,四川省分設18個行政督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