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一年級數學課本?導入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并讓他們將見到的物體根據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我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那么,滬教版一年級數學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課件#導語】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滬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左與右》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 篇一 】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能確定物體的左右順序。
2.理解左與右的相對性,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3.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并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正確確定物體的左、右順序,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1.左右的認識與區分
2.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3.分辨圖片中的左右
教學難點:
分辨圖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PPT課件,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左與右
a.師:小朋友們,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在我們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經常用它們來做什么事?(吃飯,刷牙,寫字)
b.師:那你們知道我們寫字是用哪只手嗎?(右手)舉給老師看看,我們邊舉邊念:右手右手。(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舉起來,和老師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物體的形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滬教版教材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9頁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自我評價等四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教材分析:
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四單元“認識物體”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裂則衫:長方體、正方體、盯巖圓柱體、球體。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看一看”、“分一分”、“滾一滾”、“畫一畫”等活動,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直觀幾何體的不同形狀,并知道相應的名稱,不要求學生能表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在玩中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懂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方法: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于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使學生切實感受物體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養成主動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以其2021年春季為例,其一、二年級的數學教材版本是滬少兒版;三年級、四年級以及五年的數學教材版本是滬教育版(依據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發布的信息)。
同時依據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發布的信息顯示,上述的一至五年級數學教材的使蔽中用時間分別是對應年級(1-5年級)的第二學期。
上海市小學其他科目教材信息:
1、英語:一至五年級使念斗用的教材名稱為《英語》(牛津上海版),對應版本為滬教育。
2、勞動技術:四至五年級使用的教材名稱為《勞動技術》,對應版本為滬教育。
3、自然:一至五年級使用的教材名仔并磨稱為《自然》,對應版本分別為滬遠東、滬科教。由學校自行選擇使用。
4、音樂:一至五年級使用的教材名稱為《唱游》以及《音樂》,對應版本為滬音樂。
5、美術:一至五年級使用的教材名稱為《美術》,對應版本為滬教育和滬書畫。由學校自行選擇使用。
6、科學與技術:一至五年級使用的教材名稱為《科學與技術》,對應版本為滬教育(供楊浦以及虹口區學校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關于轉發《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2021年春季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的通知
【 #課件#導語】課件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的內容、本人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化為準。好的課件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課件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銷胡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就由 考 網為大家帶來滬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對應與比較》課件,歡迎各位參考借鑒!
【 篇一 】
教學目標:
1、能夠用數數或一一巖斗跡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并能正確表達出比的結果。
2、聯系生活實際,知道一些特殊物體的對應。
3、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與口頭表達的能力。
4、培養學生互相關心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用數數或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
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特殊問題。
教學準備:
學生:各種比較的物體(鉛筆與筆套、瓶子與瓶蓋、語文本與數學本)
教師:手套若干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
師:星期天的早上,我們的小伙伴約好去公園玩碰碰車。他們來到了碰碰車的場地(出示主題圖)
問: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圖,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觀察主題圖后交流
(車不夠:又6個小朋友,只有5輛車;已經4個小朋友有坐在車子里了,還有一輛車空著,可是有2個小朋友從后面跑來;……)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用數數的方法知道了車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個小朋友對一輛車
的方法比較知道了車比人少,這種方法稱為一一對應。
【 篇一 】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和<的含義。“>”是大于號,表示一數比另一數大;“<”是小于號;“=”是等于號,表示左右兩邊的數相等。
2、使用>、=和<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
1、會寫大于號、等于號和小于號。
2、能夠讀出一個式子。
情感目標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2、養成一絲不茍,認真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的含義。
2、“>”、“<”、“=”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使用>、=和<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和蘿卜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多媒體)
1、哪種圖形多?晌冊在多的一行打√
○○○○○()
☆☆☆☆☆☆()
2、哪種圖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3、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設計意圖:為學生學習新知從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鋪墊,也為學習新知作了銜接。)
二、探究與體驗。
教師把課本第20頁的主體圖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
1、師:今天是小熊貓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來祝賀了,小熊貓準備了一些豐盛的午餐來招待大家,在這幅圖中,你能發現哪些與數有關的知識?
學生觀察匯報
生:有3只熊貓,3只猴子,4只兔子。
以上就是滬教版一年級數學課本的全部內容,(相同、相等、同樣多)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同樣多可以用符號“=”表示,并在黑板上寫上“4=4”,認識“=”,以及讀法,進而教讀這個式子。(3)指導學生書寫等號。(4)師:根據剛才發現的數學信息,還有哪些可以用“=”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