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物與生活的聯系例子 如何把生物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 生物趣味知識科普故事 生物與生活的關系舉例子 生物醫藥與我們的生活關系
生物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生活離不開生物,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關于生物的諺語,清晰得表達了與生活的關系。
1.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貓生貓,兔生兔,老鼠生兒會打洞?!z傳
2.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變異
3.視而不見——保護色
4.望而生畏——警戒色
5.以假亂真——擬態
6.移花接木——嫁接
7.鸚鵡學舌——模仿行為
8.孔雀開屏——求偶行為
9.望梅止渴——條件反射
10.一同不容二虎——種內斗爭
1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競爭
1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食物鏈
13.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說明水和礦質元素在植物生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4.桔生淮南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說明溫度對植嘩李物的分布有著重要作用。
15.山上多植樹,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說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作用。
16.“無中亂茄遲生有”是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性。“無中生有”為隱性是說父母雙方均無某種遺傳病,生出了有某種遺傳病的孩子,說明該病是隱性遺傳病;“有中生無”為顯性是說父納殲母雙方均有某種遺傳病,生出了無某種遺傳病的孩子,說明該病是顯性遺傳病?!坝兄猩鸁o”為顯性“有中生無”為顯性
生物為人類提供了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如可食用、藥用,還可供觀賞、科學研究等。
衣:人類最早的衣物就是纖談畢植物的葉和動物的皮毛。直至現在,人類依然從植物和動物中獲得纖維(棉花、亞麻,羊毛、羽絨等)制做衣物。
食:這個不用多說。人類的食物不是植物就是侍汪動物。
住:人類從洞穴中出來后,就是用樹木毀芹、茅草等搭建房屋的。在北極地區,甚至有用鯨骨搭建的房屋。至今,木材仍然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行:人類馴化動物,作為自己的交通已經有1萬多年的歷史了,至今在一些地區,馬、驢、牛、駱駝、鹿等仍然作為交通在使用。
1、衣:人類最早的衣物就是植物的葉和動物的皮毛。直至現在,人類依然從植物和動物中獲得纖維(棉花、亞麻,羊毛、羽絨等)制做衣物。
2、食:人類的食物不是植物就是動物,比如豬、羊、牛、家禽、魚類等等。
3、?。喝祟悘亩囱ㄖ谐鰜砗?,就是用樹木、茅草等搭建房屋的。在北極地區,甚至有用鯨骨搭建的房屋。至今,木材仍然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4、行:人類馴化動物,作為自己的交通已經有1萬多年的歷史了,至今在一些地區,馬、驢、牛、駱駝、鹿等仍然作為交通在使用。
5、綜合化來說,人類的衣食住行這是最基本的,人類的生存是和生物息息相關的。一些有害的細菌、真菌和病毒攜檔桐等微生物能引起人們生病,而有防病、治病功效的中藥則大多數是植物,少數是動物、微生物和礦物質。
而抗生素類藥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由此可見,人類的生存、生活、生產和健康及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
擴展資料:
生物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解決了過去用常規方法不能生產或者生產成本特別昂貴的藥品的生產技術問題,開發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藥物,如胰島素、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2(IL-2)、組織血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腫瘤壞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人生長激素(HGH)、表皮生長因子(EGF)等等,這些藥品可以分別用以防治諸如腫瘤、心腦肺血管、遺傳性、免疫性、內分泌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疑難病癥,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明顯優于傳統藥品。
2、研制出了一些靈敏度高、性能專一、實用性強的臨床診斷新設備,如體外診斷試劑、免疫診斷辯坦試劑盒等,并找到了某些疑難病癥的發病原理和醫治的嶄新方法。我國的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市場前景良好。
3、基因工程疫苗、菌苗的研制成功直至大規模生產為人類抵制傳染病的侵襲,確保整個群體的優生優育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我國開發重點是乙肝基因疫苗。
現代生物技術蠢猛以再生的生物資源為原料生產生物藥品,從而可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足夠數量用于臨床的研究與治療。如1克胰島素(h-Insulin)要從7.5公斤新鮮豬或牛胰臟組織中提取得到。
而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有6000萬人,每人每年約需1克胰島素,這樣總計需從45億公斤新鮮胰臟中提取,這實際上辦不到的,而生物技術則很容易解決這一難題,利用基因工程的"工程菌"生產1克胰島素,只需20升發酵液,它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計算的。
參考資料:-生物科學
1、人類健康與生物有關:
一些有害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能謹族引起人們生病,有防病、治病功效的中藥則大多數是植物,少數是動物、微生祥敗弊物和礦物質。而抗生素類藥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 由此可見,人類的生存、生活、生產和健康都離不開生物。沒有生物,就沒有人類的一切。
2、人類生存離不開枯態生物:
人類和生物不斷地從空氣中吸進氧,呼出二氧化碳,以維持生命;工廠和家庭燃燒煤和煤氣時,也都是消耗氧,產生二氧化碳。按照這樣計算,長此下去,地球上的氧就會越來越少,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地球表面生長著許多綠色植物,它們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這樣就使空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致保持平衡,保證人的正常呼吸,使人類得以生存下來。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介紹大千世界、萬物生靈為基礎的科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學和改差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藥、衛生等等方面.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笑大大.現在,生物學的影響已突破上述傳統的領域,而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和冶金工業等等方碰殲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