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河南歷史文化簡介,怎么介紹河南的文化

  • 歷史
  • 2023-06-18
目錄
  • 河南歷史文化簡介500字
  • 怎么介紹河南的文化
  • 代表性的河南文化元素
  • 河南的歷史文化底蘊
  • 河南三大文化

  • 河南歷史文化簡介500字

    河南歷史

    (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于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

    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于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伏羲陵: 距今約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擴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

    淮陽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于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

    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氏毀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

    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于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

    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于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

    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

    “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于洛陽,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于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

    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龍門石窟產物。

    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佛教傳入中國后,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

    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

    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并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

    少林的積極入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少林寺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并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

    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后的今天,禪檔核斗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

    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

    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嵩陽書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行磨院之一。

    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

    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后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5、應天書院:位于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縣,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

    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于此,在商丘落戶,并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6、登封觀星臺: 建于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

    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今天,我們國家正以此為依托,在這里建設“中國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17、紅旗渠: 位于河南安陽,是聞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

    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人在崇山峻嶺中的懸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干了10年。

    他們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技術、又不受政策支持,卻靠著頑強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頭,修建了上百座引橋,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終將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干涸的土地。

    紅旗渠的總渠長超過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從哈爾濱到廣州修一條寬2米高3米的石墻!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杰作。

    (二)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伏羲氏: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定都和長眠于河南周口的淮陽。

    2、神農氏 : 神農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陽。

    3、軒轅氏 : 軒轅氏即黃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創業和定都于新鄭。

    4、夏 :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

    夏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三個:洛陽偃師二里頭,陽城(今鄭州登封,也在洛陽附近),陽翟(今許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遷都,比較重要的有三個:洛陽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

    6、西周: 西周的國都有兩個,一個是鎬京(在今陜西),另一個是洛陽。

    7、東周 : 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持續時間達數百年。

    8、西漢: 西漢的主要國都是長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陽。

    9、東漢: 東漢定都洛陽。

    東漢末年董卓把漢獻帝挾持到長安幾年。

    10、曹魏: 曹魏早期定都許昌,后來曹丕定都洛陽。

    11、西晉: 西晉定都洛陽。

    西晉末年皇帝被挾持到長安幾年。

    12、北魏: 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來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13、隋 : 隋文帝定都長安,隋煬帝遷都洛陽。

    14、唐: 唐的主要國都是長安,洛陽為東都。

    晚唐時朱溫把唐朝皇帝挾持到洛陽幾年。

    15、武周: 武則天篡奪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陽,稱洛陽為神都洛陽。

    15、后梁: 后梁定都開封,后遷洛陽。

    16、后唐: 后唐定都洛陽。

    17、后晉: 后晉定都開封,曾短期都洛陽。

    18、后漢: 后漢定都開封。

    19、后周: 后周定都開封。

    20、北宋: 北宋定都開封。

    21、金 : 金曾定都北京,晚期遷都開封20年,直到滅亡。

    (三)河南與“中國”的得名

    河南不僅被稱為“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和“中土”。

    今天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歷史上最早的“中國”卻是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一帶,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中國”一詞,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

    3000多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陽附近)用土圭測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測影臺遺址),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于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并在附近營建了成周洛邑。

    洛陽也因此被歷代文人認為“居天下之中”。

    大量的文獻也可以證明“中國”一詞源于河南。

    “中國”一詞,曾見于.《詩經·民勞》中:“中國,京師也”,而當時的“京師”正是東周國都洛邑(今洛陽)。

    另見于《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也見于《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另由出土文物來看,“中國”一詞,最早見于1965年陜西省寶雞縣所出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

    其文曰:“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 文王,肆文王受茲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ㄨ民。

    ”可以看出,這里的“中國”,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區,即成周,也即今洛陽一帶。

    《史記?劉敬傳》說:“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雒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

    ”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土”或“土中”,這應該也是后來河南地區被稱“中州”和“中原”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一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

    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帶)。

    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

    由于河南不僅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而且數千年都是這片廣闊土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國”一詞漸漸成了正統國家的代稱。

    歷史上無論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還是失掉中原的漢族政權,都自稱“中國”而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怎么介紹河南的文化

    一、來自河南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黃帝-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軍事家,中華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倉頡-黃帝的史官,傳說中的文字創立者,有“倉頡造字”之說 杜康-夏朝第五代國王 商湯-商朝開國帝王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滅商,河南許昌人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經》,道教創始人,河南鹿邑人; 莊子-原名莊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莊子》,河南民權人; 墨子-名翟,墨家創始人,河南魯山人;墨子《呂氏春秋??當染》認為他是魯國人,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

    具體我也不得而知 商鞅-秦國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陽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世稱陶朱公,河南南陽人; 吳起-戰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濮陽人;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河南鄭州人;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河南洛陽人; 李斯-秦國丞相,是秦朝統一六國的關鍵人物,河南上蔡人; 韓非-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河南鄭州人;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河南省濮陽市人;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吳廣-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張良-西漢初年政治家、軍事家,河南郟縣人; 陳平-劉邦主要謀士之一,河南原陽人; 張釋之-西漢時執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河南洛陽人; 程顥-世稱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學家,河南嵩縣人。 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地動儀,河南南陽人; 馮異-東漢將軍,河南寶豐人; 張仲景-東漢名醫,被尊為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河南鄧州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徐庶 籍貫 [豫州]潁川郡 [今河南許昌一帶] 司馬懿-三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溫縣人;司馬懿 籍貫 [司州]河內溫縣 [今河南溫縣]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鄧艾-三國魏國大將,河握輪返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 蔡邕-東漢末年著名詩人、學者,河南杞縣人; 蔡文姬-三國時代著名詩人、音樂家,河南杞縣人; 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謝玄-東晉軍事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范縝-南朝杰出的無神論者,河南泌陽人; 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河南省淅川人; 謝靈運-南朝宋著名詩人,河南太康人; 翟讓-隋末瓦崗寨義軍頭領,河南滑縣人; 長孫無忌-唐代太宗朝宰相,長孫皇后之兄,河南洛陽人; 姚崇-唐代三朝為相,幫助唐神宗開創了開元盛世,河南陜縣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期血戰睢陽(今商丘),河南鄧州人; 楊貴妃-河南靈寶人; 褚遂良-唐代著名書法家,河南禹州人;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玄奘大師-唐桐賀代著名僧人,河南偃師人;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洛陽人;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沁陽人,后遷居滎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學家,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河南洛陽人; 石守信-宋代大將,河南開封人; 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河南衛輝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河南開封人; 花木蘭 是河南虞城人,屬商丘。

    楊靖宇,杜甫,岳飛和劉秀 白居易出生在新鄭辛店鎮。

    二、河南擁有哪些歷史文化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歷史上, 河南長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和商城鄭州。

    悠久的歷史為河南留下了極為珍貴和豐富的文物古跡,歷史學家稱河南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

    這里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段饑、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以少林武術發源地名揚四海的“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分別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人杰地靈,名人輩出。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 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蘇秦、岳飛,科學家、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司馬光,佛學家玄奘等等。

    他們都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驕傲。河南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省份,是臺灣70%的客家人,48個姓氏的祖居地。

    近年來,海內外華人來豫尋根者絡繹不絕。 此外,蘊含著豐富文化內容的鄭州少林武術節、洛陽牡丹花會、開封菊花節影響巨大,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商的到來。

    三、河南歷史文化

    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于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3、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于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陵:距今約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擴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古稱“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于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于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

    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于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

    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于洛陽,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于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

    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少林寺13、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14、中岳廟: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間。中岳廟始建于秦,后來,漢武帝、武則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宮對其進行擴建。

    現存的中岳廟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宮所建,因酷似故宮,故有“深山故宮”之稱。五岳名山為道教所封,而中岳廟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廟被認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陽書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

    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后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6、應天書院:位于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陽區,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于此,在商丘落戶,并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7、登封觀星臺: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8、袁家山:又稱小蓬萊、呂祖廟,在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城,是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筑群, 袁家山望月臺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建。體勢取山東蓬萊閣之險,數百年不減雄偉壯美之色。

    19、紅旗渠: 位于河南林州,是聞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林州人在崇山峻嶺中干了10年。

    工人們以頑強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終將河水引入干涸的土地。紅旗渠的總渠長超過4000公里,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杰作。

    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燧人氏:燧人氏位居三皇之首,在中國第一位人工取火,定都在商丘。 2、神農氏:神農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陽。

    3、軒轅氏:軒轅氏即黃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創業和定都于新鄭。 4、夏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

    夏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三個:洛陽偃師二里頭,陽城(今鄭州登封,也在洛陽附近),陽翟(今許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遷都,第一商都是商丘,還有四個: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

    四、河南都是有什么著名歷史文化

    少林寺

    龍門石窟

    云臺山

    清明上河園

    雞公山

    小浪底

    西峽峽谷

    重渡溝

    市區去王城公園 白馬寺 關林廟 龍門石窟 國花園 以及很多,郊區的去欒川 雞冠洞 重渡溝、很多地方,白云山嵩縣 神靈寨 洛寧 花果山宜陽河南旅游就去洛陽,時間夠的花再去開封,別的地方沒有多少景點洛陽最多然后開封,河南省第26屆洛陽牡丹花會將于2008年4月1日至5月10日舉行。 第26屆洛陽牡丹花會以“牡丹盛開迎奧運”為主題,開幕慶典儀式將于4月10日上午在洛陽新區體育中心舉行。開幕式上,洛陽市知名牡丹畫家將繪成牡丹長卷贈送給北京奧組委,(將突破世界記錄)以表達洛陽人民對2008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愿。同時還將舉行洛陽市向2008北京奧運會捐贈牡丹儀式。《牡丹放歌唱響奧運》花會慶典晚會擬于同日舉行,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但文化底蘊深厚的洛陽,并非只有這三絕值得你去體驗。游覽洛陽,請先了解這個城市千年的歷史,再展開你的行程吧~~ 洛 陽 八 大 景 □ 龍門山色龍門 □ 馬寺鐘聲馬寺鐘聲 □ 金谷春晴金谷園 □ 邙山晚眺邙山又名平逢山 □天津橋 □ 洛浦秋風洛河 □ 平泉朝游 □ 銅駝暮雨 洛陽黃金旅游線路: AAAA級景區: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龍峪灣、雞冠洞 伏牛山自然風光:洛陽、鐵頂山、玉馬水庫、西泰山、陸渾水庫、白云山、木札嶺、天池山、六龍山、龍峪灣、雞冠洞、重渡溝、老君山 小浪底黃河游:市區、王鐸故居、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黃鹿山、(乘船)八里峽、(上岸)荊紫山 牡丹花會游: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國色牡丹園、洛陽牡丹園、關林、龍門、經濟技術洽談會、民俗文化廟會、洛陽燈展 尋根問祖游:王城公園、洛出書處碑、伊尹墓、周公廟、關林、杜康仙莊、二程墓、龍馬負圖寺、荊紫山 民俗風情游:民俗博物館、老城步行街區、古墓博物館、豫西窯洞 古都歷史游—小浪底黃河游:龍門石窟、古墓博物館、白馬寺、小浪底水庫、呂家莊島、八里胡同、荊紫山 古都歷史文化游:王城公園、龍門白園、關林、杜康仙莊、隋唐洛陽城、豫西窯洞、古墓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白馬寺、商城博物館、玄奘故里、唐恭陵、少林寺 周末觀光休閑游:關林、龍門、少林寺、白馬寺、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小浪底水庫區、荊紫山、鐵頂山、玉馬湖、西泰山、杜康仙莊 洛陽道教游:上清宮、呂祖庵、下清宮、老君山、鐵頂山 自然生態游:洛陽、陸渾水庫、白云山、龍峪灣、雞冠洞、西泰山 都歷史一日游:王城公園、龍門石窟、市博物館、古墓博物館、漢魏故城遺址、白馬寺、商城博物館 附:主要景點門票費用(僅供參考) 西苑公園:0元 通天峽:20元 龍門石窟:80元 老君山:30元 雞冠洞:40元 白馬寺:35元 龍峪灣:50元 養子溝:20元 關林:30元 白云山:40元 天池山:20元 重渡溝:30元 木札嶺:20元 陸渾湖:20元 倒回溝:20元 花果山:25元 靈山寺:5元 除5.1,10.1外所有公園免費. 部分景點路線指南 洛陽龍門石窟:從市區乘坐81路,53路,60路可直達龍門石窟、白園、香山寺 關林:同龍門石窟 白馬寺:從西關乘56路公交車終點下車 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洛陽→伊川→嵩縣→欒川合峪鎮→白云山 重渡溝:洛陽-嵩縣-舊縣-潭頭-重渡 國色牡丹園:火車站或谷水西乘51路公交車國色牡丹園下車即到 ***洛陽長途汽車站有發往白云山、中岳廟、西泰山、天池山、木札嶺、倒回溝、神靈寨、小浪底、龍峪灣、少林寺、陸渾水庫、重渡溝、花果山、石人山、雞冠洞、青要山等旅游景點的班次,詳細時間請電話垂詢 0379-63233186 、63239453。 洛陽特色小吃 漿面條 不翻湯 新安燙面餃 胡辣湯 潘金和燒雞 牛、羊肉湯 丸子湯 洛陽特產:唐三彩 洛繡 洛陽宮燈

    五、河南簡介 越詳細越好

    河南省位于中國中東部, 黃河中下游, 因處于九州之中, 故有“中原”、“中州” 之稱。省會鄭州市, 是中國陸路交通樞紐。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有2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境內著名的古都洛陽、開封和安陽, 均為中國七大古都之列。長期以來, 河南始終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占據制重要地位。繁榮的經濟、燦爛的文化給河南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史跡, 為發展歷史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如龍門石窟、白馬寺、少林寺、中岳嵩山、宋陵等。

    鄭 州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位于黃河南25公里。京廣、隴海鐵路在此交會,為中國鐵路交通的重要樞紐之一。鄭州北距北京760公里,南距武漢514公里,東距連云港570公里,西距西安480公里。

    鄭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有市區人口120萬。鄭州綠化覆蓋率達35.5%,被譽為"中原綠城"。鄭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3℃。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7。3℃。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0.2℃。春秋兩季天高氣爽,百花齊放,為旅游最佳季節。

    鄭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就是商王朝的都邑。那時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陶瓷業已相當發達。鄭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周王將其弟管叔封于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里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隋文帝開皇三年(583),這里才開始稱鄭州。由于鄭州地處黃河中游,歷史上常受到黃河水災的威脅,致使鄭州經濟發展緩慢。到十七世紀,城墻也只有4.5公里長。十九世紀初,由于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建成,鄭州成為中國東西、南北大動脈的紐帶,它的經濟地位才逐步開始上升。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 *** 在這里發起。1948年,鄭州解放。

    1953年撤消鄭縣建制,將鄭縣并為鄭州市。

    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

    鄭州經濟資源豐富。農業盛產小麥、玉米、稻谷、棉花、煙葉、泡桐、蘋果。土特產有黃河鯉魚、新鄭大棗、滎陽柿餅、廣武石榴、密縣金銀花、中牟大蒜、鄭州西瓜等。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炭、鋁礬土、鐵、水泥灰石、耐火粘土、熔劑灰石、陶瓷粘土、石英砂、油石等。鄭州的新興工業有紡織、機械、煤炭、鋁、食品等。

    鄭州旅游景點較少,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紀念塔。市內有商城遺址,市北有新石器時代大河村遺址,市西有吉鴻昌墓,北郊區有黃河游覽區。

    六、河南名稱的來歷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擴展資料

    河南的歷史文化遺留

    河南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代表性的河南文化元素

    一、關于河南的文化,歷史

    關于河南歷史文化資源的分析 湯淑君(河南博物院) -------------------------------------------------------------------------------- 編者按:河南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悠久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這些資源可以鑒 史、育人、興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中,其現實意義都非常重大。在此我們選登了部分湯淑君從專家的角度對河南歷史的探討。

    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河南的歷史文化,我 們也對湯淑君表示感謝。 河南是個文物大省,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的中心,悠久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河南境內已明確的各類文物點有28168處,每個鄉鎮都有分部。僅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達96處之多,在全國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6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14處。世界文化遺產一處。

    特別是河南人文薈萃,造就了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名人,象黃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隱、岳飛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業績,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中華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的精神以及他們留下的大量的遺跡遺物等,是十分寶貴的文化資源,可以鑒史、可以育人,可以信念則興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中,其現實意義都是非常重大的。

    但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這些資源,為河南經濟建設服務,并運用文物來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的河南形象,讓河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河南。本文擬談幾點看法。

    一、對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再認識 文物古跡是歷史的見證,它的價值就在于它是歷史上形成的,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物質載體。"見了故物,如見其人",說明了實物表現的歷史、文化與感情,是文字的記載不能代替的。

    這些文化資源,能夠流傳下來的,一些是有形的,一些是無形的,它們是歷史的一面鏡子、是一種精神,可激勵人、感染人。我們今天搶救保護文物,是為了服務于人,以達到"觀今鑒古"、"古為今用"的現實目的。

    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在經濟、文化等許多方面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為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對當今社會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如:張衡的地動儀、杜詩的水排、張仲景的方劑法、李誡的《營造法式》等,對今仍有借鑒的價值。

    歷史文化資源中有許多愛國主義的生動教材。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已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中各族人民的共同旗幟。也是維系國家團結滑棚的重要的精神支柱,無論是在維護國家的統一,抵御外來的侵略,還是在和平年代中進行經濟建設,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愛國主義等思想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史冊,不僅昭示了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發明創造的事實。而且還展現了為維護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無數英雄兒女英勇捐軀捍衛疆土的可歌可泣的史實。

    這面旗幟永遠激勵著炎黃子孫,使我們的國家永遠自強、自力。如民族英雄岳飛,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很多民族英雄中的一員,是南宋王朝最杰出的一名愛國將領。

    從開始從軍,到三十九歲被害身亡,一生的主要經歷是在抗金的斗爭中。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壯懷激烈的英雄氣概,都體現著我們中華民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積極上進的民族精神。

    湯陰縣岳飛紀念館,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人,是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和反對封建迷信的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他們在介紹展示名人的同時高滑,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文物,配備輔助陳列,通過文字、圖片來豐富內容,使前來參觀學習的大、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群眾經過潛移默化,使祖國、民族的觀念不斷得以加強。

    特別是加強了對青少年的教育,使他們了解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良的傳統,逐漸加深青少年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堅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是在其他地方體會不到的,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現岳飛紀念館與當地學校、部隊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相對穩固的聯系,被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命名為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是文明的窗口,發揮著教育人民、啟發人民愛國思想的作用。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傳說時代,他是人,也是神。直到今天,黃帝的偉大業績,仍斑斑可見,仍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他開創的宏偉業績彪炳青史。千百年來對黃帝的奉祀不斷,在今河南新鄭、新密、靈寶等地留有黃帝時期大量的遺跡、遺物。

    因此,黃帝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今天祭祀黃帝,就是以"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進祖國統一"的原則為主旨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新鄭、新密、靈寶等地,相傳農歷二月初九為黃帝誕辰,每到此時,不僅附近的群眾自發舉行祭祀活動,遠自山西、陜西、湖北等地游客也絡繹不絕。并有來自海外尋根問祖、緬懷圣德、領略黃帝文化精髓的。

    它不僅促進了對外文化的交流,使我們的文物古跡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風采,而且更能吸引大批的外國人來華參觀游覽。為加深世界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對河南省的了解,促進。

    二、文化資源包括什么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光輝燦爛,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

    “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我們耳熟能詳;孕育出的名人和大家——李耳、莊子、商鞅、張衡、張仲景、韓愈、岳飛等,一個個英名赫赫、如雷貫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始終占據重要地位,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個,分別是洛陽、開封和安陽……這是河南的“古代文明”,正所謂“一部河南文明史,半部中國文明史”。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燦爛的文化需要發展、需要傳承創新。

    為此,河南憑借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全面實施文化強省戰略。

    三、請介紹河南人文,地理,資源

    河南省位于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游資源而著稱。對于廣大海內外旅游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后有20 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圣祠、商丘閼伯臺(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游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筑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游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游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游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蕩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 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游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云臺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云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游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0多萬人次,旅游創匯1.46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6300多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09.13億元。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1個國家AAAA級景區。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游涉外飯店33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臺北。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準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鐘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四、請介紹河南人文,地理,資源

    河南省位于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

    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游資源而著稱。

    對于廣大海內外旅游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后有20 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

    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

    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圣祠、商丘閼伯臺(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游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

    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筑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

    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游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于河南。

    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游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

    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游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蕩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 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游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

    "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云臺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云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游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0多萬人次,旅游創匯1.46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6300多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09.13億元。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1個國家AAAA級景區。

    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游涉外飯店33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臺北。

    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準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鐘之間。

    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五、河南有哪些旅游資源

    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于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于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陵: 距今約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擴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古稱“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于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于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

    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于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

    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于洛陽,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龍門石窟 12、龍門石窟: 位于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

    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佛教傳入中國后,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并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

    少林的積極入 少林寺 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 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并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后的今天,禪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

    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中岳廟: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間。中岳廟始建于秦,后來,漢武帝、武則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宮對其進行擴建。

    現存的中岳廟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宮所建,因酷似故宮,故有“深山故宮”之稱。五岳名山為道教所封,而中岳廟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廟被認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陽書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

    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后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6、應天書院:位于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陽區,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于此,在商丘落戶,并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7、登封觀星臺: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今天,我們國家正。

    六、河南自然資源有哪些

    土地資源:河南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7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其中耕地面積7179.2萬公頃。地勢基本上是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在全省面積中,山地丘陵面積7.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積9.3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5.7%。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為農、林、牧、漁業的綜合發展和多咱經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礦產資源: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26種(含亞礦種為157種);探明儲量的73種(含亞礦種為81種);已開發利用的85種(含亞礦種為117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38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7種,居前10位的有44種。其中,鉬、藍晶石、紅柱石、天然堿、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巖、霞石正長巖居第1位,鑄型用砂巖、耐火粘土、藍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巖居第2位,鎂、鎢、錸、鎵、鐵礬土、水泥用大理巖居第3位,鋁土礦、石墨、玻璃用石英巖居第4位,鋰、銫、電石用灰巖、巖棉用玄武巖、玉石居第5位。河南還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氣居第11位。

    水資源:河南橫跨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水資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國第22位,為全國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資源蘊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為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農業有效灌溉面積479萬公頃。中國跨世紀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旅游資源:河南旅游資源豐富。少林寺、龍門石窟、龍亭、相國寺、殷墟等歷史人文資源響譽海內外,嵩山、云臺山、黃河等名山大川縱橫。以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寺、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開封菊花)為特色的旅游資源,是河南旅游業發展的一大優勢。近年來開辟的“三點一線”沿黃之旅,已成為我省旅游精品線路。河南可供觀賞、旅游的景區、景點有100多處。省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25處,其中國家級的有雞公山、嵩山、龍門、王屋山和云臺山5處,省級的有石人山、環翠峪、黃河游覽區等20處。自然保護區23處。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為河南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河南的歷史文化底蘊

    河南,史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元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之一。

    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以及鄭州(夏商鄭管韓五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河南在國務院頒布的109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占據了8個,居全國第一。夏代在偃師二里頭(今河南洛陽偃師)建都,后遷都陽城(今河南鄭州洛陽登封)。

    后遷都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商代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后來遷到“殷”(安陽),以后許多朝代在洛陽建都。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余并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帶的國家。

    在遠古新石器時代早期,在中國黃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就有再不同歷史時期多種形式的文化發源和發展,現考古發掘出的有裴李崗文化,和賈湖文化。

    擴展資料:

    河南的歷史文化遺留

    河南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旅賀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拆毀派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參考資料來源:-河南

    河南三大文化

    河南歷史文化是很源梁神遠薯洞流長的,比如它的古都洛陽,它從路數渣枯朝換代到一些目前的發展,它的美食以及文化都是非常的源遠流長的。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JAVA性无码HD中文|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