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試卷?【解析】試題分析:相遇前任意時刻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也即相遇前,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兩質點在3s時刻相遇,可知相遇前乙在后,甲在前,出發時兩質點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為:,B對,ACD錯。考點:速度時間圖像、追擊與相遇?!久麕燑c睛】從常見的三種追及、那么,物理必修1試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卷(46分)
一.單選題:(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題卡中。每小...題3分,共30分)
1.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一汽車,速度越快,越難剎車,說明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物體只有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殺,是因為乒乓球的慣性小的緣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個物體從地球移到月球慣性減小為1/6
2.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當作質點。 B.研究和觀察日食時,可把太陽當作質點。
C.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可把地球當作質點。 D.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可把地球當作質點。
3.下面哪一組單位屬于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A.米、牛頓、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頓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會產生彈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D.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競賽中,測得某一運動員5s末瞬時速度為10.4m/s,10s末到達終點的瞬時速度為10.2m/s。
(1)設運動員打開降落傘著地時的速度為5m/s,打開降落傘時速度為vm,則有:
vm的平方=2g(H-h)
5的平方-vm的平方=-2ah
解得:h = 99 m (1分)vm=50 m/s
(2)當著地時豎直分速度為5m/s時運動員在空中的時間最短:
打開降落傘前下落時間:t1=vm/g=5s
打開降落傘后的運動時間:t2=(v-vm)/-a=3.6s
故在空中運動時間:t=t1+t2=8.6s
想要學好物理這門學科是沒有所謂的捷徑的,只有不停地做題和練習來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測試題,好好練習一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測試題
一、選擇題
1.甲、乙兩質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3s末兩質點在途中相遇,兩質點位置關系是
A.相遇前甲、乙兩質點的最遠距離為2m
B.相遇前甲、乙兩質點的最遠距離為4m
C.兩質點出發點間的距離是乙在甲之前4m
D.兩質點出發點間的距離是甲在乙之前2m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相遇前任意時刻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也即相遇前,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兩質點在3s時刻相遇,可知相遇前乙在后,甲在前,出發時兩質點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為:,B對,ACD錯。
考點:速度時間圖像、追擊與相遇。
【名師點睛】從常見的三種追及、相遇問題看一個條件——兩者速度相等。
(1)初速度為零(或較小)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速運動的物體,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大;
(2)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速運動的物體,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則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小;
(3)勻速運動的物體追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則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小.
2.如圖所示,物體A、B由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
1 .列方程組。
5^2-v^2=-2*h*12.5
2*(224-h)*g=v^2
得h=99m v=50m/s
相當于H=0.5gt^2=1.25m落下
2.125m=0.5gt1^2
t1=5s
t2=(v-vo)/a=3.6s
t=8.6s
高一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時期,此時是從初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的時期,所以我們一定要適應好這一個過渡的環節。下面是我網絡整理高一必修一物理單元測試題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高一必修一物理單元測試題
1.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車,車才前進,人停止推車,車就會逐漸停下來
B.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不能運動
C.地面上滑行的物體會停下來,是由于與地面摩擦的作用
D.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在不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摩擦力越小,滑行的距離越大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故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毫無意義
C.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時才具有慣性
D.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只有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具有慣性
3.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改變物體慣性大小的原因
4.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容易停下來,所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放在地面上的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一些
C.行駛中的車廂突然剎車,乘客向前傾,這是由于慣性所引起的
D.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才有慣性
5.16世紀末,伽利略用實驗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歐洲流行了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的理論,開啟了物理學發展的新紀元.在以下說法中,與亞里士多德觀點相反的是()
A.四匹馬拉的車比兩匹馬拉的車跑得快;這說明,物體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個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再受力了,它總會逐漸停下來;這說明,靜止狀態才是物體長時間不受力時的“自然狀態”
C.兩物體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較重的物體下落得較快
D.一個物體維持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力
6.如圖5所示,一木塊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已知小車的上表面光滑,在小車遇到一障礙物的瞬間,木塊將()
A.向前傾倒
B.向后傾倒
C.仍在車上勻速前進
D.無法判斷
7.如圖6所示,列車沿東西方向做直線運動,車里光滑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東滾動,則列車可能是()
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勻速運動
B.向西做減速運動
C.向西做加速運動
D.向東做減速運動
8.甲、乙兩個物體,m甲=5kg,m乙=3kg.速度v甲=5m/s,v乙=8 m/s.關于它們的慣性以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的速度小,乙的速度大,乙的慣性大
B.甲的質量大,乙的質量小,甲的慣性大
C.甲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大,乙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小,甲的慣性大
D.物體慣性的大小只由質量決定,與物體運動狀態無關
9.在水平軌道上行駛的火車車廂中的桌面上放有一個皮球,它能靜止在桌面上,如果皮球相對于面向火車前進方向的乘客發生下列運動,試說明火車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皮球向前運動;(2)皮球向后運動;(3)皮球向右運動;
(4)皮球向左運動.
10.有一儀器中電路如圖7所示,其中M是質量較大的一個鎢塊,將儀器固定在一輛汽車上,試分析在汽車啟動和剎車時,分別是哪個燈亮?簡要說出其原理.
高一必修一物理單元測試題答案
1.ACD2.A3.C4.C
5.D[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靜止是物體不受力的自然狀態;從同一高度較重的物體下落得較快.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受力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反,所以本題選D.]
6.C[小車與障礙物碰撞瞬間.木塊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慣性繼續向右做勻速運動.]
7.CD[當列車向西加速或向東減速時,小球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相對桌面向東滾動.]
8.BD
9.(1)火車做減速運動(2)火車做加速運動
(3)火車向左轉彎(4)火車向右轉彎
10.當汽車啟動時,鎢塊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因而相對汽車向后運動,將綠燈與電源接通,因而綠燈亮.同理分析,汽車剎車時紅燈亮.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1試卷的全部內容,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選項或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位移、力、加速度、速度B.重力、速度、路程、時間C.彈力、速度、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