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化學知識點?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5、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6、那么,初三下冊化學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
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學好化學首先要整理好知識點,了解化學重點知識點,下面總結了九年級下冊化學重點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金屬和金屬材料
一、金屬材料
1、純金屬(90多種)合金 (幾千種)
2、金屬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
(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鐵: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銅)
(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 (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 (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
(9)鋰 :密度最小的金屬
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有色金屬 重金屬:如銅、鋅、鉛等
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具有金屬特性物質。
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
合金鐵的合金銅合金焊錫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金屬)
成分生鐵(含碳量2%~4.3%)
鋼(含碳量0.03%~2%)黃銅(銅鋅)
青銅(銅錫)鉛錫鈦鎳合金
備注 不銹鋼:含鉻、鎳的鋼,具有抗腐蝕性能 紫銅為純銅 熔點低
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
學習中的困難莫過于一節一節的臺階,雖然臺階很陡,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攀登一層一層的臺階,才能實現學習的理想。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初三化學期末下冊必備知識點5篇,以供大家參考!
初三化學期末下冊必備知識點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化學性質
1、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2、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3、焦炭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二)煤爐中發生的三個反應:(幾個化合反應)
4、煤爐的底層:C+O2點燃CO2。
5、煤爐的中層:CO2+C高溫2CO。
6、煤爐的上部藍色火焰的產生:2CO+O2點燃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與性質:
7、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
9、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CaCO3高溫CaO+CO2↑。
10、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鑒別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質:
1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加熱Cu+CO2。
一、酸和堿的物理性質:從顏色、狀態、氣味、溶于水是否放熱、吸水性、揮發性等方面總結。
二、酸的化學性質:1、可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可使紫色石蕊變紅,酚酞不變色。2、酸+堿=鹽+水 3、活潑金屬單質+酸=鹽+氫氣4、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5碳酸鹽+酸=新鹽+水+二氧化碳氣體
堿的化學性質:1、可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可使紫色石蕊變藍,酚酞溶液變紅2、酸+堿=鹽+水 3、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 4、鹽+堿=新鹽+新堿
三、酸堿中和反應(反應條件、要求),關于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要點
四、酸的用途,堿的用途
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經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初三化學下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化學下冊知識點1
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5、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6、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7、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9、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10、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15、燃燒、鐵生銹、食物變質等都是化學變化。
16、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以上就是初三下冊化學知識點的全部內容,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 初三化學期末下冊必備知識點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1)金剛石、石墨:C (2)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