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知識點匯總?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6、那么,初三化學知識點匯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較高。
8、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9、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較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
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步驟
“茶(查)、莊(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盛裝藥品,連好裝置
“定”試管固定在鐵架臺
“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收”收集氣體
“離”導管移離水面
“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
“一通、二點、三滅、四停、五處理”:
“一通”先通氫氣;
“二點”后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三滅”實驗完畢后,先熄滅酒精燈;
“四停”等到室溫時再停止通氫氣;
“五處理”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環境。
5.電解水的實驗現象
“氧正氫負,氧一氫二”:正極放出氧氣,負極放出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6.組成地殼的元素
養閨女(氧、硅、鋁)
7.原子最外層與離子及化合價形成的關系
“失陽正,得陰負,值不變”:原子最外層失電子后形成陽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價;原子最外層得電子后形成陰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得或失電子數=電荷數=化合價數值。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第1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制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F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物H2O:用干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
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變渾濁
(4)熄滅后: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可用于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
可用于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二)測容器--量筒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
初三化學是中學階段化學學科的重要階段,涉及到許多重要的知識點。以下是一些初三化學的重要知識點:
1.原子結構:了解原子的基本結構,包括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數量以及它們在原子核和電子層中的分布。
2.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順序,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周期性性質。
3.化學鍵:了解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以及它們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4.化學反應:掌握化學反應的基本概念,包括反應物、生成物、化學方程式和反應條件等。
5.氧化還原反應: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數和氧化還原平衡等。
6.酸堿反應:了解酸堿反應的基本概念,包括酸、堿、中和反應和pH值等。
7.溶液: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包括溶解度、濃度和溶解熱等。
8.化學計量學:掌握化學反應中物質的摩爾比例關系,包括摩爾質量、摩爾濃度和摩爾體積等。
9.化學能:了解化學能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學反應的放熱和吸熱性質,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
10.化學實驗:掌握常見的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包括實驗室安全、實驗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數據的處理等。
以上就是初三化學知識點匯總的全部內容,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有很多?;瘜W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化學與工業、農業、日常生活、醫學、材料等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后產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質?;瘜W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