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一個力的產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同時存在。(2)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2、判斷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那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個力的產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同時存在。
(2)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
2、判斷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
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物體的快慢和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舉例:用力推小車,小車由靜止變為運動;守門員接住飛來的足球。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舉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形。
3、力的單位:牛頓(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畫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表示力的大小,這種圖示法叫力的示意圖。
6、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2)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E⑹原理:當固體的形狀是柱體時,壓強也可以用此公式進行推算。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知識1
壓強
1.壓力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2.壓力的方向:從定義可知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被壓物體的表面。
3.壓力的作用點: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
4.壓力的大小:壓力的大小這個要素則比較復雜,如果一個物體放在水平桌面(或水平地面)上時,這時物體受到的壓力就等于物體的重力。
5.壓強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6.感受壓強:1Pa的壓強很小,相當于把3粒芝麻壓成粉,均勻地分布在1cm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
7.壓強單位:壓強的單位是N/m2,它有一個專用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8.壓強公式:p=F/S,其中F表示壓力,S表示物體的受力面積。
9.壓強物理意義: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壓強越大,壓力產生的效果越明顯。
10.減小或增大壓強方法:
(1)要增大壓強可以增大壓力或者減小受力面積,例如:推土機的推土鏟刀、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鋒利,破窗錘的敲擊端做成錐狀,這些都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
許多同學在復習八年級物理時,因為之前缺乏系統的總結,復習效率不高。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重要知識點梳理大全”,供參考。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 浮力
一、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號: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浮力=G-F
4.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
6.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
二、浮力的產生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
2.浮力是液體對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節 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2.數學表達式:浮力=
3.用于計算的導出式:
4.適用范圍:液體和氣體
二、關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討論
1.區分:浸沒、浸入、浸在、沒入;
2.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3.——決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有關,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密度,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及物體在液體中是否運動等因素無關。
八年級下冊物理公式如下:
1、浮力。
(1)F浮=F’-F(壓力差)。
(2)F浮=G-F(視重力)。
(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2、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3、理想斜面:F/G=h/L。
4、理想滑輪:F=G/n。
5、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6、功:W=FS=Gh(把物體舉高)。
7、功率:P=W/t=FV。
8、功的原理:W手=W機。
9、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0、機械效率:η=W有/W總。
11、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必考公式:
g=9.8N/kg 部分考題取10N/kg。
速度:v=s/t。
速度=路程/時間。
密度:ρ=m/v。
密度=質量/體積。
重力:G=mg。
重力=質量×9.8N/kg或10N/kg。
壓強:p=F/s。
壓強=壓力/面積。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懸浮時:F浮=G物。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材內容共包括四章,分別是:歐姆定律、電功率、電與磁、信息的傳遞。這些內容都是電與磁領域的核心知識。
第六章 歐姆定律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
1. 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2. 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并了解它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3.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4. 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
5. 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意識。
教材內容分析及建議:
- 章首圖以雷電現象為例,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
- 第一節“電壓”重點練習使用電壓表。
- 第二節“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讓學生自我探討。
- 第三節“電阻”重點是理解電阻的概念和變阻器的作用。
- 第四節“歐姆定律”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 第五節“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 第六節“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涉及知識面較廣,包括電壓、短路等。
第七章 電功率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
1. 從能量角度理解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 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計算。
3.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以上就是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材內容共包括四章,分別是:歐姆定律、電功率、電與磁、信息的傳遞。這些內容都是電與磁領域的核心知識。第六章 歐姆定律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1. 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的影響。2. 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并了解它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