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質譜儀知識點?質譜儀是測量帶電粒子荷質比的,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公式r=mv/qB,v是速度,B是磁場強度,這兩者知道后測出運動半徑r就能知道m/q了,基本上就是這個原理,具體做法就是讓帶電粒子通過電場加速,然后進入磁場,那么,高中物理質譜儀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力 物體的平衡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離地面高h處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3.彈力 (1)產生原因:由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形變的趨勢而產生的.
(2)產生條件:①直接接觸;②有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彈力的受力物體是引起形變的物體,施力物體是發生形變的物體.在點面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面;
在兩個曲面接觸(相當于點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
①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且一根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②輕桿既可產生壓力,又可產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桿.(4)彈力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的大小簡橋兄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4.摩擦力 (1)產生的條件:①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壓力;③接觸面不光滑;③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這三點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設法:首先假設兩物體接觸面光滑,這時若兩物體不發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也沒有靜摩擦力;若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有相對運動趨勢,并且原來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跟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據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確定靜消茄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據二力平衡條攔襲件可以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種摩擦力,然后再根據各自的規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動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進行計算,其中FN 是物體的正壓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無關.或者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②靜摩擦力大小:靜摩擦力大小可在0與f max 之間變化,一般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由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5.物體的受力分析(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分析周圍物體對它產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該物體施于其他物體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2)按“性質力”的順序分析.即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順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混淆重復分析.(3)如果有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先假設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體會發生怎樣的運動,然后審查這個力應在什么方向,對象才能滿足給定的運動狀態.
6.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 (3)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點力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幾個力. (2)平衡狀態: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叫平衡狀態,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狀態. (3)★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平衡條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問題,則平衡條件應為:∑Fx =0,∑Fy =0. (4)解決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圖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若粒子束是同位素則q相等m不同
Uq=1/2mv^2R=mv/qB
得R=(2um/qB^2)^1/2
即R與根號m成正襲拍比拍燃羨
對于普通離子束有
m/q=(R^2*B^2)/(2U)
故比段蘆荷相等
帶電粒子經過談春電場加速后的速度v0=√2qu/m
再進入磁悶橘場偏轉,偏轉半徑為r則由qv0B=mv0^2/r 得 r=mv0/qB=1/B*√2um/q
由上式可見經磁場偏轉后我們可以將不同比荷的帶電粒子分開,還可以將電荷數相同而質量數不同的同位素分開。(半徑不含罩耐同)
穩定同位素質巧祥譜部分的核心是離子源,操作人員對附件設備做任何操作之前必須先考慮保護離子源。
1、設備配置
IRMS部件主要由主機、三個外設、兩個接口和一個工作站組成。
①主機:即質譜儀,由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電氣以及真空系圓茄統組成。
②三個外設包括:燃燒型元素分析儀(Flash EA1112HT)、氣相色譜儀(GC)和預濃縮裝置(PreCon)。
③兩個接口:連接元素分析儀的連續流接口(即Conflo Ⅲ)和連接氣相色譜儀的的接口(GCC)。
④ 一個工作站:一臺運行控制程序ISODAT 2.0的計算機。
2、功能及操作:
instrument control 主要控制質譜及相關附件設備(如:自動進樣器),電腦啟動后首先啟動的;
acquisition 做樣運行,
workshop備份,每年在設備狀態最好時做一次備份。
workspace 方法編輯,數據導出和處理;
configurator附屬硬件與主機質譜鏈接的設置。
EA control元素分析儀參數設置的。
3、儀器的維護
為保持儀器正常工作和良好性能,定期和必要的維護是必不可少的,具體的維護項目見下表:
表1:維護日程表
序號
維護內容
時間
1
換氣路及反應管
必要時
2
He氣泄漏檢查
每月(換氣或設備調整后)
3
更換水井
必要時
4
烘烤離子源
每月(或必要時)
5
老化色譜柱
每個月(或必要時)
6
更換壓縮機干燥劑
每個月(或必要時)
7
機械泵油面觀察
每月
8
換分子泵油杯
每年(或必要時)
9
清洗離子源(硅)
每2年(或必要時)
10
更換燈絲
每年(燈絲燒斷或必要時)
①換氣路及反應管:做C或N分析時,視測試樣品的圖形和標準樣品的偏差,確定更換反應管(反應管填裝要均勻)中化學試劑或清理爐灰(一般每周更換或清理一次);換做HO分析時,EA的氣路依照氣路圖更換,參考氣換作CO和H2。
物理(必修一)——知識考點歸納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考點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如:
第4s末、4s時、第5s初……均為時刻;4s內、第4s、第2s至第4s內……均為時間間隔。
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考點二:路程與位移的關系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點三:速度與速率的關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
量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
標量
分類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決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 由瞬時速度的大小決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
方向為該質點的運動方向 無方向
聯系 它們的單位相同(m/s),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點四: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變化量
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過程量
定義式
單位 m/s m/s2 m/s
決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決定 a不是由v、△v、△t
決定的,而是由F和
m決定。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質譜儀知識點的全部內容,粒子在加速電場中運動時,并沒有說是初速度為0吧?加速電場的作用只是讓其粒子速度增加,而速度選擇器只是把速度為E/B的粒子選擇出來,這樣在第二個磁場中運動的軌跡當然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