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歷史介紹?斯里蘭卡是南亞次大陸以南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受印度洋季風影響,西南部沿海地區濕度大。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稱。2500年前,來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錫蘭島建立僧伽羅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弘揚佛教,受到當地國王歡迎,那么,斯里蘭卡歷史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斯里蘭卡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于任何其他國家**。
斯里蘭卡,全稱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位于南亞次大陸以南印度洋上的一個熱帶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斯里蘭卡的首都為科倫坡,該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下面將從多個角度對斯里蘭卡進行詳細介紹:
1. **歷史背景**:斯里蘭卡曾經歷漫長的英國殖民統治,直至1948年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在這一過程中,斯里蘭卡不僅在政治體制上受到英國的影響,其法律體系、教育方式乃至文化元素都帶有濃厚的英式色彩。這種歷史背景塑造了現代斯里蘭卡的國家框架,影響了其對外的國際關系及合作方式。
2. **國家象征**:斯里蘭卡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國家象征而聞名。其中,佛教是斯里蘭卡的主要宗教,佛陀教法早已融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這在國家的旗幟和國徽中都有體現。國旗中的黃色代表佛祖的袍色,境內各地的佛塔和佛像更是彰顯了這一宗教文化的象征意義。
3. **行政區劃**:斯里蘭卡全國分為九個省份,分別是東部省、北部中央省、西部省、中部省、南部省、西北省、北中央省、烏瓦省和薩巴拉加穆瓦省。這種行政分區的設置有助于政府更高效地管理國家事務,同時反映了對于不同地區地理、文化特色的尊重和管理需要。
斯里蘭卡,位于南亞次大陸以南的印度洋中,與西北方的印度隔著保克海峽相望。這個熱帶島國全年氣候溫暖,受季風影響,西南部沿海地帶濕度較高。它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
大約在2500年前,來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開始移民到錫蘭島,建立了僧伽羅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兒子到島上傳播佛教,得到了當地國王的熱烈歡迎。從此,僧伽羅人轉信佛教,放棄了婆羅門教。公元前2世紀前后,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也開始遷入并定居錫蘭島。島上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之間的沖突持續了從5世紀至16世紀。
16世紀起,斯里蘭卡先后被葡萄牙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期,它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2月,斯里蘭卡獲得獨立,當時稱為錫蘭。1972年5月22日,國家名稱改為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國名再次改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里蘭卡的外交政策:斯里蘭卡遵循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大國霸權主義,力主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拒絕外國干涉其內政和外交事務。
斯里蘭卡與印度有著深厚的歷史和地緣聯系,與印度保持友好關系是斯里蘭卡外交政策的重點。兩國重視經濟合作,并希望以此促進南盟合作的啟動。
斯里蘭卡歷史上,主要的殖民者是:
1、1521年登陸的葡萄牙人。
2、1656年 荷蘭軍隊攻克科倫坡,取代葡萄牙。
3、1796年2月15日英國軍隊占領科倫坡,1802年正式開始殖民統治。
法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侖戰爭期間,在此島周邊經行過海戰,期間法軍在亭可馬里(東海岸)等據點登陸過,但很快就退走,并沒有建立殖民地。
斯里蘭卡,全名“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位于南亞的島國,位于印度洋上。斯里蘭卡的首都及最大城市為科倫坡。斯里蘭卡國土面積約為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400萬人。該國官方語言為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宗教以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為主。
斯里蘭卡地理環境優越,擁有美麗的海灘、森林、高山和湖泊等自然風景。斯里蘭卡歷史悠久,曾經是佛教盛行的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歷史上,斯里蘭卡曾經受到外來入侵及殖民統治,直到1948年才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斯里蘭卡經濟以農業、漁業、礦業和制造業為主,并且近年來也開始注重旅游業的發展。該國政治格局曾經長期處于內戰狀態,但是在2009年結束了長達26年的內戰,政治局面穩步恢復。
斯里蘭卡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底蘊的國家之一,其中佛教文化和印度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傳統音樂和舞蹈也是斯里蘭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斯里蘭卡,全稱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形如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面上。“斯里蘭卡”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因為它有美麗絕倫的海濱,神秘莫測的古城,豐富的自然遺產,以及獨特迷人的文化。
中文名稱: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簡稱: 斯里蘭卡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科倫坡
國慶日: 2月4日(1948年)
國歌: 《頂禮,頂禮,母親》
國家代碼: LK
官方語言: 僧伽羅語,泰米爾語
貨幣: 斯里蘭卡盧比
時區: 東六區
國家領袖: 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總理賈亞拉特納
人口數量: 2020萬(2008年)
主要民族: 僧伽羅族 泰米爾族 摩爾族
主要宗教: 佛教 印度教 基督教
國土面積: 65610平方公里
國際電話區號: +0094
道路通行: 靠左行駛
國花: 荷花
國樹: 菩提樹
國石: 貓眼石
國鳥: 黑尾原雞
以上就是斯里蘭卡歷史介紹的全部內容,16世紀起,斯里蘭卡先后被葡萄牙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期,它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2月,斯里蘭卡獲得獨立,當時稱為錫蘭。1972年5月22日,國家名稱改為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國名再次改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斯里蘭卡的外交政策:斯里蘭卡遵循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