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Periodic law),指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的原子序數(即原子核外電子數或核電荷數)的增加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周期律的發現是化學系統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結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為: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遞變規律。化學家已經發現了60多種元素,那么,化學元素周期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達的具體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規律。元素周期表簡稱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種表達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維爾納長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有16個族和4個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周期表中同一橫列元素構成一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等于該周期的序數。同一縱行(第Ⅷ族包括3個縱行)的元素稱“族”。族是原子內部外電子層構型的反映。例如外電子構型,IA族是ns1,IIIA族是ns2
np1,O族是ns2
np4,
IIIB族是(n-1)
d1·ns2等。元素周期表能形象地體現元素周期律。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測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當年,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的周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經過綜合推測,成功地預言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現在科學家利用元素周期表,指導尋找制取半導體、催化劑、化學農藥、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雛形。
)“定性”規律:若主族元素族數為m,周期數為n,則:①<1時為金屬,值越小,金屬性越強;②>1時是非金屬,越大非金屬性越強;③=1時多為兩性元素.
例如:Na是第一主族第三周期元素,=<1為金屬,Cl是第七主族第三周期元素=>1為非金屬.
(2)“陰前陽下,徑小序大”規律:與稀有氣體元素同周期的陰離子,該稀有氣體元素下周期的元素的陽離子以及該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三者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原子序數大者,粒子的半徑小.例如:r(Ca2+)<r(K+)<r(Ar)<r(Cl-)<r(S2-)
(3)序差“左上右下”規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相鄰兩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取決于它們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果它們位于元素周期表ⅢB元素之左(或右),它們的原子序數之差就是上(或下)面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個數.
(4)主族中非金屬元素個數規律:除ⅠA族外,任何一主族中,非金屬元素個數=族序數-2.
(5)“對角”規律.對角規律,包括以下兩點內容:①沿表中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方向(),對角相鄰的兩主族元素(都是金屬或非金屬)性質(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相近.②元素周期表中左上右下()相鄰的兩金屬元素的離子半徑相近.
(6)“相鄰相似”規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左右相鄰的元素性質差別不大,俗稱相鄰相似規律.
(7)“奇偶數”規律: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奇(或偶)數的元素,元素所在族序數及主要化合價也為奇(或偶)數(第Ⅷ族元素除外).
(8)“序位互定”規律:若n為奇數,則第n周期最多容納的元素種數為;若n為偶數,則第n周期最多容納元素種數為.應用這一規律,不僅可求出任一周期所含元素種數(第七周期未排滿除外),進而還可進行“序位互定”,即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數,可確定其在表中的位置;已知某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也可確定出其原子序數.
(9)“分界”規律:
①表中金屬與非金屬間有一分界線,分界線左邊元素(金屬元素)的單質為金屬晶體,化合物多為離子晶體.分界線右邊元素(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及其相互間的化合物,固態時多為分子晶體.
分界線附近的金屬大都有兩性,非金屬及其某些化合物大都為原子晶體(如晶體硼、晶體硅、二氧化硅晶體、碳化硅晶體等).另外,在分界線附近可找到半導體材料.
②若從表中第ⅤA與ⅥA之間左右分開,則左邊元素氫化物的化學式,是將氫的元素符號寫在后邊(如SiH4、PH3、CaH2等);而右邊元素氫化物的化學式,是將氫的元素符號寫在前邊(如H2O、HBr等).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的原子序數(即原子核外電子數或核電荷數)的增加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周期律的發現是化學系統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結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為:元素的性質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遞變規律。
元素周期律的本質: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決定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元素周期律的內容:
原子半徑變化示意圖一、原子半徑
同一周期(稀有氣體除外),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半徑遞減;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遞增。
二、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遞增(從+1價到+7價),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負化合價遞增(從-4價到-1價)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屬元素一般無負化合價,故從ⅣA族開始。
三、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四、單質及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減弱,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增強。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增強,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1):同周期的遞變規律(以第3周期為例 順序從左到右)
①、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由1逐增到7
②、主要化合價: 最高正價由+1→+7; 負價由-4→-1
③、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④、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増強
⑤、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堿性:堿性減弱,酸性增強
⑥、非金屬的氣態氫化物的形成難易和穩定性:生成由難到易,穩定性由弱到強
⑦、得失電子能力:失電子能力減弱,得電子能力增強
(2):同主族的遞變規律(以第1、第6主族為例 順序從上到下)
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②、主要化合價:相同
③、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④、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弱
⑤、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堿性:堿性增強,酸性減弱
⑥、非金屬的氣態氫化物的形成難易和穩定性:生成由易到難,穩定性由強到弱
⑦、得失電子能力:得電子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
(3):說明
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原子序數
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主族序數=價電子數=最高正價數
核外電子層數=周期序數
主族數+|最低負價|=8(限第4至第6主族)
元素周期表重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銫(Cs);非金屬性最強的是:氟(F)
很多很多,有時間再告訴你……
以上就是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全部內容,(1):同周期的遞變規律(以第3周期為例 順序從左到右)①、最外層電子數: 從左到右由1逐增到7 ②、主要化合價: 最高正價由+1→+7; 負價由-4→-1 ③、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稀有氣體除外)④、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増強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