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歐姆定律(Ohm'slaw)是指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該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1826年4月發表的《金屬導電定律的測定》論文提出的。隨研究電路工作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本人的聲譽也大大提高。那么,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兩端的電阻成反比.公式為:I=U/R,變形公式有:U=IR,R=U/I
2、歐姆定律使用注意:單位必須統一,電流用A,電壓用V,電阻用Ω;不能理解為: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因為電阻常規情況下是不變的.
3、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叫額定電流;但是生活中往往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實際電壓,實際工作時的電流叫實際電流.
4、當電路出現短路現象(電路中電源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況)時,根據I=U/R可知,因為電阻R很小,所以電流會很大,從而會導致火災.
5、電阻的串聯與并聯:
串聯:R=R1+R2+……+Rn(串聯電阻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阻值都大)
并聯:1/R=1/R1+1/R2+……+1/Rn(并聯電阻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阻值都小)
n個阻值為r的電阻串聯則R總=nr;n個阻值為r的電阻并聯則R總=r/n考試用書
歐姆定律解釋如下:
歐姆定律(Ohm'slaw)是指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該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1826年4月發表的《金屬導電定律的測定》論文提出的。
隨研究電路工作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本人的聲譽也大大提高。為了紀念歐姆對電磁學的貢獻,物理學界將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以符號Ω表示。
詹姆斯·麥克斯韋詮釋
詹姆斯·麥克斯韋詮釋歐姆定律為,處于某狀態的導電體,其電動勢與產生的電流成正比。因此,電動勢與電流的比例,即電阻,不會隨著電流而改變。在這里,電動勢就是導電體兩端的電壓。
參考這句引述的上下文,修飾語“處于某狀態”,詮釋為處于常溫狀態,這是因為物質的電阻率通常相依于溫度。根據焦耳定律,導電體的焦耳加熱(Jouleheating)與電流有關,當傳導電流于導電體時,導電體的溫度會改變。
電阻對于溫度的相依性,使得在典型實驗里,電阻相依于電流,從而很不容易直接核對這形式的歐姆定律。
(1)解:設:應串聯還是并聯一個電阻R才能使燈泡正常工作.則電路總電阻是8+R根據公式:電阻=電壓/電流則8+R=4.5V÷0.45A則8+R=10則R=2歐姆(2)解:設:應串聯還是并聯一個電阻R才能使燈泡正常工作8歐姆燈泡的電壓時U=0.45×8=3.4V并聯電阻的電流時I=1.35-0.45=0.9A根據并聯電壓相等,則電阻R的電壓也是3.4V則電阻R=3.4V÷0.9A≈3.78歐姆
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是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該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1826年4月發表的《金屬導電定律的測定》論文提出的。
隨研究電路工作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本人的聲譽也大大提高。為了紀念歐姆對電磁學的貢獻,物理學界將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以符號Ω表示。
1841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歐姆科普勒獎章,并且稱歐姆定律是“在精密實驗領域中最突出的發現”。
常見簡述: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一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就是歐姆定律。
標準式: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I:(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U:(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R :(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
部分電路公式:I=U/R,或I=U/R=P/U(I=U:R)
(由歐姆定律的推導式【U=IR;R=U/I】不能得到①:電壓即為電流與電阻之積;②:電阻即為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所以,這些變形公式僅作計算參考,并無具體實際意義。)
歐姆定律成立時,以導體兩端電壓為橫坐標,導體中的電流I為縱坐標,所做出的曲線,稱為伏安特性曲線。
電阻 歐姆定律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 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 )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 ;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 千歐; 1千歐= 歐。
3.研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1)當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一定時, 不同,電阻一般不同。(2)導體的 和 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 (3)導體的 和 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 (4)導體的電阻還和 有關,對大多數導體來說, 越高,電阻越 。
4.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 、 、 和 。(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 )
5. 的物體叫導體。 的物體叫絕緣體。橡膠,石墨、陶瓷、人體,塑料,大地,純水、酸、堿、鹽的水溶液、玻璃,空氣、,油。
6.導體和絕緣體是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常溫下的玻璃是 ,而 狀態的玻璃是 。
7.半導體:導電性能 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體。
8.超導體:當溫度降到很低時,某些物質的 會完全消失的現象。發生這種現象的物體叫 ,超導體 (有、沒有)電阻。
9.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變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 來改變電阻的。
以上就是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的全部內容,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是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該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1826年4月發表的《金屬導電定律的測定》論文提出的。隨研究電路工作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本人的聲譽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