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物理領域必讀的經典書籍 物理的所有單位和表示符號 物理學單位又叫什么 物理學有哪幾大分類 物理學常用單位
1、長度(L) 1m=10dm=100cm=1000mm
2、面積(S)1m2=100dm2=10000cm2
3、體積(V)m3=1000dm3=1000L=1000000cm3=1000000ml1dm3=1000mL
4.速度(v)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v=s/t)
5、質量(m=G/g)單位kg, 常用單位t, 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5.密度(ρ )單位kg/m3 常用單謹銷位g/cm3 (ρ=m/V)
1g/cm3=103kg/m3 1kg/m3=0.001g/cm3
6.壓強(P)單位Pa 常用單位mmHg,標準大氣壓 (P=F/S)
1Pa =1N/m21標準大氣壓=760mmHg=1.01×105Pa
7.力(F)的單位N
8. 功(W)的單位J , 1J=1N.m (W=Fs)
9功率(P=W/頌晌襪t)的單位W(1W=1J/s)常用單位KW 1KW=103W
熱學
1.溫度(t)單位:℃ 常用單位開爾文(K)T=(t+273)
2.比熱容(c)單位:J/kg℃ Q=cmΔt
3.熱值(q)單位:J/kg Q=mq
電學
1.電流(I)單位A,常用單位mA,μA (I=U/R)
1A=100mA 1mA=100μA
2.電壓(U)單位V,常用單位KV,mV ,μV(U=IR)
1KV=1000V 1V=100mV1mV=100μV
3.電阻(R)單位Ω,常用單位KΩ,MΩ(R=U/I)
1MΩ=1000KΩ1KΩ=1000Ω
4.電能(W)單位J,常用單位KWh(W=Pt=UIt)
1KWh=3.6×106J
5.電功率(P)單位W,常用單位KW,1KW=103W(P=W/t=UI)
6.電熱(Q)單位J(Q=I2Rt)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2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3水的密度1.0×103kg/m3 ;野激 4水的比熱容4.2×103J/(kg℃);冰的為熔點0 ℃; 水的沸點100 ℃在單位里面一般都有國際制單位一說,一般在某一領域確定一個單位為國際制單位,其他的可以叫做擴展單位,就伏特這一電壓單位來解釋是這樣的:
1M(兆)V=1000K(千)V
1K(千)V=1000V
1V=1000m(毫)V
1m(毫)V=1000μ(微,讀“謬”)V,在平時已經很少用了,更低的還有n(拿),p(皮)
都是千進位的!
1、速度:V m/s
2、重力:G N
3、密度:ρ kg/m^3
4、壓強:p 帕斯卡
5、液體壓強:p 帕斯卡
6、浮力:
(1)、F浮=F’-F N
(2)、F浮=G-F N
(3)、F浮=G N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N
7、杠桿畝兆平衡條件:F1*L1=F2*L2 等式無單位
8、理想斜面:F/G=h/L 無單位
9、理想滑輪:F=G/n 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N
11、功:W=FS=Gh J
12、功率:P=W/t=FV W
13、功的原理:W手=W機 J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J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無單位
16、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名稱單位符號
長度 米 m
質量 千克 kg
時間秒 s
電流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
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
物質的量 摩[爾] mol
SI輔助單位
物理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體角 球面度 sr
SI導出單位
物理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頻率 赫[茲] Hz
力;重力 牛迅跡租[頓] N
壓力,壓強 帕[斯卡] Pa
能量;功;熱 焦[耳] J
功率;輻射通量 瓦[特] W
電荷量 庫[侖] C
電位;電壓;電動勢 伏[特] V
電容 法[拉] F
電阻 歐[姆] Ω
電導 西[門子] S
磁通量 韋[伯] Wb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特[斯拉] T
電感 亨[利] H
攝氏溫度州仿 攝氏度 ℃
光通量 流[明] lm
光照度 勒[克斯] lx
放射性活度 貝可[勒爾] Bq
吸收劑量 戈[瑞] Gy
劑量當量 希[沃特] Sv
物理里面(SI)是國際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法語: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符號:SI),源自公制或米制,舊稱“萬國公制”,是現時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敗伏標準度量衡單位,采用十進制進位。是18世紀末科學家的努力,最早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1799年被法國作為度量衡單位。
國際單位制是在公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位制,于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推薦各國采用,其國際簡稱為SI。頃枯悄
擴展資料:
發展歷史
1、1948年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根據決議,責成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研究并制定一整套計量單位規則”,力圖建立一種科學實用的計量單位制。
2、1954年第10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決定采用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和發光強度6個量作為實用計量單位制的基本量。
3、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按決議,把這種實用計量單位制定名為國際單位制,以SI作為國際單位制通用的縮寫符號;制定用于構成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稱為SI詞頭)、SI導出單位和SI輔助單位雀渣的規則以及其他規定,形成一整套計量單位規則。
4、1971年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決定在前面6個量的基礎上,增加“物質的量”作為國際單位制的第7個基本量,并通過了以它們的相應單位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SI
國際單位制中有七個基本培旅的物理量單位:長度單位米(m),質量單位千克(kg),時間單位正中攔秒(s),溫度單位開爾文(K),電流單位安培(A),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發光強度單位舉胡坎德拉(cd)。
物理只有7大基本單位,分別如下:
1、米: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時間間隔內所經過路徑的長度。
2、千克
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第1屆國際計量大會(1889)螞爛和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1901)]
3、秒
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1]
4、安培
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m的無限長平行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恒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長度上為2×10-7N,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A。[國際計量委員會(1946)決議2。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1948)批準]
5、開爾文
水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
6、摩爾
是一的物質的量,該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數與0.012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
7、坎德拉
是一光源在給定方向上的發光強度,該光源發出頻率為540×1012Hz的單色輻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輻射強度為(1/683)W/sr。
歷史沿革
由于歷史的原因,世界各國一直通過有各種不同的單位體制,混亂復雜。不同行業采用的單位也不盡悶旦漏相同,例如:法國曾通用米-噸-秒制,英美曾通用英尺-磅-秒制,技術領域中采用工程單位制,即米-千克力-秒制,而物理學則習慣于厘米遲辯-克-秒(CGS)單位制。
這對經濟交往和科技工作都十分不利。為了便于國際間進行工業技術的交流,1875年在簽署米制公約時,規定以米為長度單位,以千克為質量單位,以秒為時間單位。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米-千克-秒(MKS)單位制。